传统动画表现主义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8 04:01:00

导语:传统动画表现主义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动画表现主义管理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动画、绘画和戏曲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所体现的“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写意”、“摹情”的艺术观,“传神”的审美追求,“意向”的形象思维,“虚实相生”的手法等美学思想是一致的。整体上呈现出有别于西方表现主义的“表现主义倾向”,这种“表现主义倾向”艺术观有三点艺术特征: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对潜藏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电影元素进行开拓和发扬,重视主观感受的表现,亦希望得到观众的共鸣。

[关键词]传统动画写意表现主义倾向

1961年第1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中国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被国际动画影坛关注,从此中国传统动画作品在国际动画影坛上获得很多国际荣誉。这些传统动画作品整体上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称为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在世界动画电影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中国动画之所以被成为“中国学派”,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当初从事动画创作的艺术家们都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对传统艺术遗产的博收巧取及正确的借鉴与继承,中国传统动画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独特艺术体系与美学品格,以丰富多彩又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样式及民族艺术手段,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和精神状态。中国传统动画对中国绘画原理的运用,以虚代实,追求韵味和意境,整体呈现出表现主义的倾向,当然这种表现主义倾向有别于西方的表现主义,其在国际动画艺术交流中获得众多荣誉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传统动画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动画,将中国绘画艺术、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等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它们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中国传统动画的“表现主义倾向”。趋向于绘画的“写意”艺术和戏曲的“摹情”艺术,它拉大了动画和电影的距离,有意忽略和回避了电影语言,坚持中国传统动画的特质,具有“表现主义倾向”。

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出现在德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表现主义一词最早是由沃林格提出的,“表现主义”是被作为“印象主义”的对立形态提出的,表现主义的“由内而外”与印象主义的“由外而内”构成了两者的根本对立,表现主义是来定义那些精神内省形态的艺术家。表现主义和野兽主义一样,都主张艺术是自我精神的表现,主张作者强烈的个性,反对艺术是自然的摹仿。但与野兽主义的色彩讲究装饰性更重视个性表现性不同,表现主义在艺术手法上更重视作者主观激情的表现。

表现主义画家否认物体是眼睛所见到的客观实体,认为物体只是凭画家视觉产生的形态,所以他们认为画家的任务不是在于表现客观物体本身,而在于表现由于客观物体所引起的画家的主观激情。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绘画是画家感情爆发的表现,色彩鲜明,强烈而令人感到刺激和跳跃,线条笔触大胆奔放令人不安。

表现主义的先驱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1863-1944),代表作《呐喊》,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形似婴儿的小人张着口从桥上跑来,远景是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的落日景象,整个画面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表现了蒙克的“艺术只从人的内心产生”的思想。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

“写意”、“摹情”与“表现主义倾向”

“写意”是中国绘画独特的艺术观,《辞源》“写意”条释为“以精练之笔勾勒物之神意,注之艺术家的主观灵魂意向”。中国绘画的写意性不是相对工笔而言的技法体系,而是在“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影响下,人们认识到艺术创作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因此不满足于对物象的描摹,企图与心灵上的进入,寻求与哲学相统一的绘画观念。

“写意”与西方现代艺术表现主义“由内而外”的自我精神表现、反对艺术对自然的摹仿本质上是一致的。表现主义强调主观表达的同时,更重视主观激情的表现,艺术手法上亦是如此。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在主观激情表达上不像表现主义绘画色彩鲜明,中国绘画寻求主客观相统一,是一种意象的表达。意象作为思维形式,是人的意志与自然形态的统一,作为审美意识,是美感形成的根源,是在人的主观意识作用自然的人化。所以中国绘画本质上具备了表现主义的气质,借用表现主义一词,中国绘画是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山水画家借山水清气,洗胸中郁浊,创作上出现苍凉空寂的意境,倪瓒的“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的思想,就是典型的“表现主义倾向”的绘画思想。

中国绘画的“写意”被戏曲表演采纳,就成为戏曲审美主客观的辨证统一,人物性和艺术情态的统一《吴光记序》中屠隆说:戏曲特征“万物皆假,戏又假中之假也”。“写意”在戏曲中称为“摹情”,“摹情”是表演不凭借生活幻觉,而是把生活概括、集中、典型化为艺术真实,强调用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感动观众。徐渭,既是画家、戏曲作家,又是理论家,他绘画上主张“借物抒情”,戏曲上把“摹·情”作为艺术创作原则。可见戏曲作为中国艺术传统同样具有“表现主义倾向”。

中国传统艺术不管是绘画,还是戏曲,都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的模写,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中国绘画由丰富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禅境的表现,与西方艺术中的表现主义同中也有异,这种异主要体现在:中国绘画不表达个人主义和个性,表达的是某种更广大的东西,某种观念精神,共同的体会或者是禅顿悟的瞬间,是具有宗教性和大众化的东西,表达的不是真实的个人。中国绘画所表现的最深的心灵,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所表现的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精神,它所启示的境界是虽动而静的。这与西方现代艺术表现主义有共通的境界,但还是有很大差异性,所以我用“表现主义倾向”来概括中国艺术传统。“表现主义倾向”也将与绘画的“写意”、戏曲的“摹情”一样,成为中国传统动画的艺术观。

中国绘画艺术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与中国戏曲舞台、中国传统动画场景上的空间处理方式是相通的。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里有这样一段话:“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说明了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让人联想到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更叫人想起中国传统动画场景的独特空间处理风格。

中国传统动画、绘画和戏曲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所体现的“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写意”、“摹情”的艺术观,“传神”的审美追求,“意向”的形象思维,“虚实相生”的手法等美学思想是一致的。中国“表现主义倾向”的传统动画作品,集中国绘画艺术、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等传统艺术文化的特点,尤其是对中国绘画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当初从事动画创作的艺术家们都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我们以前的动画片也叫做美术片,可见美术思维对中国传统动画创作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动画在探索的道路上,继承中国艺术传统和精神、借鉴中国文化遗产、反映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理、体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即中国传统动画的“表现主义倾向”,这一“表现主义倾向”整体上有三点特征:

一、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在艺术形式上追求虚实相生,以虚代实的意境和韵味,内容作为形式的有机载体,艺术想象贯穿在题材内容上。中国传统动画很多时候是一种创作者比较喜欢的艺术形式加上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构成的。中国传统动画对形式的追求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主观假定性基础上。追求虚实相生、以虚代实的意境和韵味,内容只是形式的一个载体,艺术家的全部创作冲动集中在形式表现上。

中国传统动画对形式的重视,除了美术绘画形式,还包括表演动作形式和音乐形式,这三种形式的共同点是虚实观的表现主义手法。表演动作虚拟化和舞蹈化的形式特征,夸张的不是动作的物理属性,而是对生活化动作的精神表现,音乐形式也是民族音乐的表现主义手法。

中国绘画创作思想是所要表现的不是客观物质现实,而更多的是宗教的或社会的抽象理想。重视的是伦理道德,而不是以视知觉为基础的美学价值。中国传统动画在继承绘画这一创作思想上,故事内容上注重教育思想和抽象理想,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这与中国传统动画形式上意境的追求是完全融合的,中国传统动画形式上近似于书法、音乐和诗。

二、中国传统动画对潜藏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电影元素进行开拓和发扬。

中国传统绘画本身就存在很多电影元素,由于创作者的这种美术思维的创作观念,利用美术手段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一是东方的宗教总是把人的命运寄托于未来世界,从来没有人高于自然的观念。重精神理想而轻客观现实,创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将精神理想等,本不存在的物象视觉化;二是创作者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的散点透视,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融入一幅画中,东方主观与客观、时间与空间整一性的哲学,是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也可以称为“任意透视”,赖以产生的土壤;三是立轴和长卷的形式,中国绘画没有自我为中心的焦点,不受在一个瞬间内所看到的空间有限的制约,所以画面构成不是方形或长方形,而是高耸的立轴或无尽的长卷,表现的是无可度量的时间与空间。立轴和长卷确似电影蒙太奇手法,将不同时间而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的景融于一幅长卷画面之中。中国水墨动画的镜头变化正是采用了长卷的形式,又保持了绘画本身的韵味。

三、中国传统动画重视主观感受的表现,亦希望得到观众的共鸣。

中国动画无论借鉴怎样的绘画艺术都体现创作者对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像敦煌壁画的生动恢弘艳丽的色彩是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唐代的金碧山水,两宋的水墨梅竹,明清的水墨山水花鸟都是强调创作者寄情于山水花鸟之间,表达主观感受,以及民间年画、剪纸、壁画等等都是来表达创作者的美好愿望。中国传统动画戏曲化舞台表演,强调以虚拟的动作传神,以夸张的方法取胜,以节奏鲜明见长,讲究虚拟手法的程式化表演,强调是是对生活的提炼表现非再现。

创作者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感受与观众审美感受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创作者面对现实强调的是自己内在精神的表达,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描摹,是表现而不是真实地再现:观众面对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作品,由于各自审美经验差异或是生活阅历不同,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就不同,但创作者仍然希望观众的感受与其创作意图的同一性,观众不仅是参与动画创作的作者,而且又是使动画得以成为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