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时间:2022-01-05 04:00:13

导语:浅析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摘要:伴随新兴媒体的应运而生和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广播电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庞杂的信息也给电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作为大众接收信息的重要媒介,电视新闻在向大众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承担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责任。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围绕如何提升电视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的探讨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对电视新闻舆论导向内涵的深层理解,分析探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其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要举措,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舆论导向;提升策略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悄然来临,人们接收、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迅速普及,并逐步代替传统媒体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相比于其他媒介形式,电视新闻在视听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即使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依旧获得了大批受众的认同,成为受众接收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新媒体时代,信息鱼龙混杂,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着种种难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播电视应更注重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在帮助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倾听党的声音的同时,正确引导群众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文明健康,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一、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具体内涵

要掌握电视新闻舆论的具体内涵,应先厘清舆论引导的基本概念。舆论引导,是指传播者通过对有关信息的组织、解释、加工和制作来影响公众舆论的耗散状态,进而促使其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过程[1]。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广电系统,具体来说,舆论导向体现在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中,尤其是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新闻是对时下社会各类事件及现象的报道,是舆论客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通过不同形式和角度将新闻事件的内容呈现出来,以此来体现出一定的立场,且所呈现的内容和形式在传达各种不同的信息时,也隐含着不同的观念和态度。简单地说,电视媒体通过对新闻内容和结构进行不同的编排,激发受众产生不同的感受,进而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当受众收看电视新闻时,会自然而然地接受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进一步理解新闻内容。可以说,对于受众而言,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更直接、鲜明和及时。可见,唯有从更深层次理解与把握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具体内涵及重要价值,认清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传播手段、形式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展及人民群众所需,才能使其舆论导向作用得到显著强化[2]。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时效性不强。美国新闻界有这样的说法,“无论新闻事件多么显著,与多么知名的人士相关,新闻价值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锐减”。一则时效性强的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传播价值,而过了时的信息就成了旧闻,一文不值。可见,对于新闻而言,其时效性与真实性同样重要。纵观时下大多数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存在着时效性不强的现实问题,个别新闻节目“炒冷饭”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和节目收视率。(二)同质化严重,个性化缺失。长期以来,同质化现象严重一直是困扰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节目改革创新的一大瓶颈。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铺天盖地,新闻选材角度是否新颖独特,是否富含个性成为其能否即时吸引受众的衡量尺。当下,不少电视新闻节目将关注点着眼于无限循环的琐闻当中,一旦某种题材较受受众关注,其他电视台就会相继模仿。如此推出的新闻报道内容雷同且形式单一,自身定位模糊,毫无节目特色。(三)报道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时下,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应用于信息传播中,新闻信息的传播手段日渐丰富。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形式相对较为单一,节目的表现形式过于僵化,难以吸引受众[3]。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信息,其主要是单方面的信息传播,受众往往被动地接收信息,无法进行反馈,导致节目互动性不强。(四)新闻内容深度不够,可读性不强。新闻内容深度不够,新闻可读性不强也是制约电视新闻发展,导致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较弱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不少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粗糙,新闻内容过于浅显,缺乏独特的剖析与解读,且不少新闻多在小事上做文章,报道浮于表面,并未真正对新闻背后隐藏的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这不仅源于电视新闻从业者自身专业技能薄弱,更与其责任意识淡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长此以往,将削弱媒体舆论引导力、公信力。

三、提升电视新闻舆论引导作用的重要举措

(一)重视新闻时效性。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到了瞬间化,对传统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快”节奏的刺激下,传统媒体更应加强对新闻时效性的重视。身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就必须从更深层次把握时效性的重要价值。2020年8月,“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陆续通过重庆主城中心城区,造成沿江多个区县受灾。笔者所在的重庆广电集团第一时间成立报道小组,通过跟踪报道的方式,密切关注汛情的发展,实时更新新闻信息,回应民众关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与此同时,通过系列报道让民众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威胁,体会到开展救助工作的不易,进而激发公众团结一心,共同为援助灾区献计献策。可见,电视新闻媒体及时发声,占领舆论制高点,正是赢得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关键。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着手加强新闻时效性。一是优化管理系统,完善采编播流程,一套高效的采编播系统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二是遍地撒网,广泛设置新闻采访点,提高新闻的制播效率;三是采取灵活的新闻播报机制,如遇重大突发事件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应急报道机制,确保新闻时效性。(二)寻找独特的报道视角。信息社会,每时每刻都有新闻发生,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离不开新颖独特的报道视角。身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树立“受众本位”的服务意识,从受众需求出发,从受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解决什么等方面去思考问题,捕捉信息,选取角度。以小切口切入大主题,以求异思维挖掘新闻素材,充分贴合大众审美,才能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新闻作品。换句话说,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新闻报道,才能激发情感共鸣,进而达到媒体舆论引导的目的。(三)丰富报道形式,增强互动性。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为电视新闻带来生存考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时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们获取、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为顺应时展的需要,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领域应积极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合理运用新媒体,改善传统单一的传播模式,创新、丰富报道形式,实现自我革新。此外,不断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也尤为重要。利用新媒体做好舆情收集,如网络连线等,及时与受众进行互动,不仅能更快实现信息传递,还能更准确地知晓受众意见、评论及反馈,从而以受众反馈意见为依据,做好新闻事件的舆论引导。(四)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人才竞争,是媒体竞争的关键;人才优势,是媒体的核心优势。可以说,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是新闻节目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4]。只有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把握正确舆论方向,提升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具体做法有:第一,提升新闻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其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鼓励并定期安排从业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强化新闻队伍的作风建设;第三,有计划、多渠道地组织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提升新闻队伍职业素养;第四,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保障、激励等各项制度措施,为壮大新闻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环境[5]。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意见表达的主体。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达和情绪宣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舆论空间,对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肩负舆论引导这一主要社会职责的电视新闻媒体,更应坚持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报道手段和舆论引导技巧,牢牢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不断提升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舆论引导[DB/OL].MBA智库百科,

[2]刘轩.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舆论引导力研究[J].传媒论坛,2020,3(21):42+44.

[3]吕梦圆.电视新闻舆论引导作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7(01):113-114.

[4]张颖.浅谈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J].安徽文学(下),2008(02):223.

[5]何广州.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及其实现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3(01):19.

作者:富治平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