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信号集成平台设计流程分析

时间:2022-10-09 03:52:23

导语:广播电视信号集成平台设计流程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广播电视信号集成平台设计流程分析

摘要:根据传输要求,制定了合理传输方案,并充分利用现阶段先进的广播电视信号处理和传输设备,完成了信号集成平台设计

关键词:传输方案;信号处理;备份;应急预案

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从直播间、演播室播放出来,需要经过不同的传输部门,历经不同的处理方式,才能被收听收看,这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传输过程。信号集成平台会使得这个过程安全、简洁、高效。

1确定合理的传输方案

①要清楚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关系。即接收来的是用什么传输方式传送的什么格式的信号,将要用什么发送设备将什么格式的信号送出去。通常来说,传输方式、传输设备和信号格式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中,常见的传输方式多为有线和无线;传输设备有卫星、光端机、微波机、各类调频调幅发射机等;信号格式有DS3、ASI、E1、RF、IP等。其中,DS3格式多用于信号传输,ASI格式多用于本级信号处理使用,这两种格式是传输过程中最常用,也是重要的传统信号格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P码流也正逐步开始用于传输广播电视信号。②要清楚所需传送的节目内容。简单地说,是把收来的信号直接全盘送出,即通常所说的“透传”,或是只送出一部分,或是需要将通过不同的方式接收的信号先进行整合再送出去,亦或是多种方式相结合。这些情况都将会直接影响平台的复杂程度。③要清楚在此过程中是否需要配置信号监测功能,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广播电视的信号集成平台基本可以分为接收和发送、格式转换、信号整合、监看监管等4部分。

2选用适当的信号处理方式

在收、发信号格式相同,也无需对节目进行监测的情况下,则不必对信号进行处理,直接通过连接线将收信设备和发射设备连接即可,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地处偏僻的中继站。更多的台站还是需要将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分为两种情况。①仅对信号进行监看。这种情况也比较简单,将接收信号的输出端一路接入匹配的解码器进行监看,另一路接入发射设备送往下游台站。如果收、发信号格式不一致,那么再另加入一个适配器即可,如图1所示。②对多种格式信号进行整合并监看。通过前面①的内容分析,可知这个步骤的关键是要选择与信号格式相匹配的信号处理设备。卫星和光纤,仍是目前广电系统常用的传输手段。如图2所示,卫星接收机接收的节目和光端机接收的E1类型的广播节目都是单路信号,可被直接解码使用;光端机接收的DS3信号为复用码流,多为包含不同节目的信号包,只有当信号转换为ASI格式时,才可以通过码流地址选择出所需要传输的信号,再将其分别送入复用器和监看设备;复用器通常只对ASI信号进行整合,并不改变其格式,因此需要再次经过适配器将格式转为DS3,才能送至发射设备用于传输。③监看功能主要通过网管系统实现。网管系统一般由录流服务器、监看服务器、显示器等设备组成,能实时直观地反映出信号质量优劣和传输通道稳定与否,更能为判断故障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可以在任一关键结点取出信号进行监看,如果信号格式与监看设备要求的输入格式不匹配,加入适配器即可。监看信号既可以是传统的ASI信号,也可以是现代的IP码流。另外,对同一路信号使用多种模式进行监看时,由于选点位置不同,以及监测设备存在的固有电气缺陷等原因,监测效果也会有差别。因此,对重要的传输结点可以选用多种途径进行监测。

3备份和应急预案

①需要对重要结点信号进行备份。针对信号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光缆和卫星信号中选择主用信号和备用信号,若同为光缆信号,可以要求上游部门送出经不同路由合成、送出的信号;针对某一台重要设备可以增设热备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所有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好;将输出端口信号线空甩并做好保护,以备随时接入电路;从图2中可以看出,适配和复用在整个链路中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该适当进行信号备份;针对发送信号流,可加入切换器,对主、备复用器输出的信号质量进行甄别后再使用,从而达到对整个传输链路进行备份的目的。②应急预案是确保安全传输的最后一道屏障,在设计系统方案时就应制定完毕,在电路试运行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被调整,当系统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其务必完善并极具操作性。

4正确选择链路设备

目前,广播电视传输设备集成度高,许多功能已经完全进入模块化阶段,有些设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功能模块进行定制,而且大部分的模块均支持热插拔,这些高科技为合理搭建传输链路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因此,只要制定出合理的传输方案和计算出正确的传输容量,选择传输链路所需设备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至此广播电视信号集成平台的设计工作也圆满完成。

5结束语

广播电视信号历经了模拟、数字、IP码流等多种传输模式。文中未涉及对现在比较常见的IP流信号的处理和使用,一是IP流暂时在传统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二是文中主要是提出设计思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对信号格式处理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只要思路清晰,一定可以设计出合理的传输链路。随着科技的发展,传输理论越来越完善,传输技术越来越先进,传输手段越来越便捷,传输方式越来越多元,传输效率越来越高效,传输设备越来越集成,这些都为完成广播电视优质高效传输的任务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对如何跟紧科技迅猛发展的步伐,利用先进技术传输信号的探索将会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关良柱.卫星数字广播电视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方德葵.有线电视网络与传输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方德葵.广播发射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作者:姚晓亮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