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态环境下动画的创作与发展
时间:2022-01-20 08:57:18
导语:媒介生态环境下动画的创作与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动画,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视听艺术形式在创作的过程中虽然具有其自身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但播放媒介的技术演变对整个历史分期中动画的创作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新媒介的出现不仅营造了一个新的传播环境,更是直观地影响到动画作品的叙事策略和营销手段。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媒介;动画创作
1研究对象———动画的概念界定
动画作为叙事性艺术产品,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动画的应用领域和播放平台也在不断扩展。对于动画的概念界定问题涉及到了动画本体研究的范畴,对此,目前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在此不做一一赘述,只界定本文所述对象的既定范围概念。本文要论述的动画界定在传统的叙事动画之内,且区分于非虚构类的动画即动画纪录片,集中论述虚构类叙事动画的创作与发展。论述过程中会按照屏幕的具体区分来探讨不同媒介载体的特性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以期为当前媒介环境下动画的发展提供扎实有效的叙事和营销策略。
2动画的历史分期及对应的媒介载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2.1历史分期和媒体革命:《世界动画史》一书中卡瓦梅耶将动画按照时间线分成了四个分期:实验时期、影院时期、电视时期和数字时期。这是同上及时的媒体革命息息相关的。自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的艺术活动就日益受到奠基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媒介技术发展状况的制约。首先是印刷技术在19世纪末的完善,使得以语言为媒介的理性知识的传播和文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与此同时,摄影技术和电影艺术也在积聚力量并完善自己的技巧,它们在20世纪前半叶达到了自己的巅峰水平,使人类从此步入成熟的机械复制艺术时代;紧接着,随着20世纪中期电视传播的兴盛和20世纪下半叶至世纪末以电脑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媒介技术的崛起和弥漫于全世界,人类社会转而迅速地过渡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人类的文化艺术在此期间也急剧地完成了“视觉转向”。①2.2媒介载体对动画特性的影响:叙事与媒介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上任何一种新传播媒介出现后,都很快就被运用到叙事行为当中,这成为叙事文化发展的一种推动性力量。②不同的历史分期,不同的传播媒介,随之对应的动画的叙事、风格与形式也各不相同。在时间线的历史分期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将动画史按照其播放媒介或者称“媒介载体”的历史流变来划分,这也就是“四屏”的由来:(影院)银幕、(电视)荧屏、电脑屏、移动终端屏。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故事,媒介载体的特征决定了叙事方式的选择。③动画是一门需要技术去实现的艺术,动画的发展史亦可显示为动画技术的发展史,技术对于动画影片制作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管是哪个时期,无论我们创作什么样的故事,无论影片是何种形式,最终都是要靠某种媒介载体传播开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是说由此获得商业利润和文化传播与渗透,提高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2.2.1影院时期:1937年伴随着迪斯尼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的问世,动画史也随即掀开了影院时期的帷幕,从此动画不再是真人电影开映前的甜品。这一时期银幕动画的特点:时长较固定一般在80分钟左右,浓缩剧情;主题宏大,题材丰富多彩;结构模式化、强烈的戏剧冲突;叙事方法一气呵成;精雕细琢的画面品质,高流畅度;造型偏立体化;声音工艺要求严格;制作周期长;远景、全景和中景景别使用率比较高,着重于制造壮观的视觉效果。这些特性均是由于观影环境和媒介载体———银幕所决定的。2.2.2电视时期:20世纪中期,随着电视机的发明与普及,动画也开拓了它崭新的创作和传播方式,进入电视时期,对比影院动画来讲,电视动画很鲜明的特点便是制作工艺的简化,角色造型平面化;背景更是简化到利用单线平涂的方式;动作设计不再追求高流畅度,出现了停格的概念。电视动画采用分集播映的方式,总时长不定,每集时长大概在20分钟;主题日常化;造型平面化;画面质量、动作流畅度、声音工艺的要求相对宽松;制作周期短;相对于影院动画的“造视”,电视动画更偏重于故事叙述,主题开始转向现实的日常生活,而这种家庭式的短剧也正好迎合了电视动画的观影环境:家中。一家人茶余饭后不用出门、不用花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一集幽默有趣的动画片是既经济又惬意的休闲方式。2.2.3数字时期:进入数字时期,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动画的创作具有深刻影响,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更是让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状,动画的传播载体除了影院的银幕、家庭的电视屏外,又增添了基于互联网的电脑屏和各种中小型移动终端(如ipad、手机)屏。动画电影各方要求高;而电视又带有行政色彩,受限多;那么网络动画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制作全民化、传播和互动的及时性,以及碎片化、个人化的特点让网络动画成为发展成人动画、诉说当下话语的有利土壤。
3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动画如何发展
3.1媒介生态环境: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由于数字媒介技术不断演化发展而出现的媒介融合态势的全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推动着媒介和人类以及社会文化关系的演变发展。媒介生态学研究学者莱文森在其媒介进化论的理论中曾撰文《玩具、镜子和艺术:技术文化之变迁》,文章提出他的原创理论之一—技术演化的三个阶段理论:玩具———镜子———艺术,而媒介后续的发展逐渐呈人性化趋势。综合来说媒介发展的总的趋势便有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以及人性化。此外,不同于以往的生态环境和传播方式,全媒体时代拥有其自身的特征: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多媒体化、全民化、受众自主性高、时间碎片化等。那么动画应如何顺应该趋势,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征在媒介化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3.2动画发展策略3.2.1针对总趋势和媒介生态特征: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产动画又该如何发展?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受众的自主选择性更高,让不少业界人士坚信要做到“内容为王”才是根本。但是除了在内容上下功夫外,还要做好营销。真正地将作品传播给受众才是硬道理。那么就要做好规划、利用好互联网思维。除了内容的升华,传播手段,还应特别重视品牌的建设与推广的问题。全媒体时代,动画片说什么、怎么说、如何传播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动画片的创作来说,要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就应当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即用户思维,从受众角度考虑,将用户思维融入到创作过程中。3.2.2针对具体媒介载体: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动画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动画逐渐细分化。针对各个屏幕特点和受众需求等因素的不同,动画向“大”“小”两极化发展,并且针对性更强,区别更加明显。“大”主要是指影院动画电影的大发展:IMAX、4D甚至5D的发展趋势,高投入、高炫技、视觉奇观。而“小”相对来说是针对新媒体———移动终端而谈:屏幕更小、随时性、移动性、个体化、可触化、碎片化。笔者认为媒体形式不断发展,面对不同的影像载体,应从最初的策划环节就开始针对具体播放媒体的特征而设计制作相应特性的动画。这就要求动画在最初规划设计环节便要考虑到播放媒介平台的需求,根据不同播放媒体的不同特性便使创作的作品有其各自的制作工艺、叙事模式和美学特征。比如,区别于巨大银幕所特有的奇观,针对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呼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碎片化需求,在“微转身”过程中应注意到:时间短、体量小,内容简易明确,有针对性地小众化,话题当下性。
4总结
在如今这样一个“读屏”的时代,我们应当关注到屏幕的变迁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以引导动画的创作与发展。每一次屏幕的革新并不会导致传统屏幕的消失,只是在其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播放媒介和传播方式。但是这个新兴的播放媒介对动画创作的影响程度也日益增强和显现。笔者认为,如何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中,结合好技艺之关系,关注到媒介载体和受众的影响因子,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叙事策略和营销策略是国产动画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作者:姜喜艳 单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注释
①董春晓.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
②米高峰,王少雄.国产动画电影的跨媒介叙事方法与策略[J].传媒,2014
③李显杰.“跨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15卷第6期
参考文献:
[1]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6
[2]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常虹.动漫与媒体艺术—艺术动画[M].浙字I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
[1]胡兵.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黄慕媛赵聪.关于新媒体时代的动画创作[J].艺术科技,2012
[3]董春晓.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276—创作与欣赏中华少年2016
- 上一篇:教育公平视野下高等教育对策探讨
- 下一篇:瓦格纳戏剧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