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节目的影响
时间:2022-02-26 04:42:11
导语: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节目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要把握住时展的脉搏,大力开展创新改革,推出全新的行业发展理念。在创新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广播电视编导环节入手,及时更新编导思维,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与编导技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文章首先分析了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之后针对编导人员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所提出的建议可以为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电视节目质量;影响
一、引言
编导工作是一档广播电视节目的初始环节。因此,编导人员的思想理念、专业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的最终质量。同理,一个好的编导团队,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可度及其市场发展空间。因此,要想让电视节目在融媒体时代获得健康发展,编导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赋予电视节目更强的时代感与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观众出现审美疲劳,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促进固定收视群体规模的持续提升。
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
(一)促进节目质量的提升。从电视节目编导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上,他们是节目内容及节目形式的主导者与决策者。因此,编导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目质量的好与坏。如果编导人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那么节目内容和形式就可以做到常播常新,总是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与期待感,从而避免出现审美疲劳。这样不但不会造成忠实观众的流失,还会不断扩大受众群体规模,使电视节目呈现出现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成语大会》这几档优秀节目,就是因为节目本身所独有的人文关怀外加编导人员对于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的不断推陈出新,得到了大批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与发扬,肩负起广播电视行业应有的社会责任。由此看来,要想长期保持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务必从编导环节入手,凭借编导人员的创新思维使节目呈现出较强的新鲜感与吸引力,方可促进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二)塑造良好的节目口碑。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口碑的好与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节目质量以及观众对于节目的认可程度。因此,所有电视节目都需要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在业内和观众心群体中树立起良好口碑,通过口口相传不断扩大节目的知识度与影响力,从而是使节目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以湖南卫视《歌手》这档音乐综艺节目为例,不仅每一季都推出多名优秀的新歌手,在比赛形式和整体结构上也会进行相应的创新调整,在稳定原有观众的同时,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与认同感,从而将这档节目推荐给其他人,又吸引来了大批新观众。新一季节目播出后,不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还树立起更加牢固的口碑,建立起良性循环模式。(三)不断提高节目新鲜感。一档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长期吸引观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观众对其具有较高的期待值和期待感。要想满足观众的期待感,节目编导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赋予节目更多的新鲜元素。在延续节目精髓与精神内涵的同时,时常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一方面,《声入人心》节目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首先,编导人员将原有的流行歌曲类型调整为新颖的歌剧形式,但又考虑到歌剧比较倾向于阳春白雪这种高雅艺术,为了让节目更加平易近人,编导人员又在节目当中融入了一些综艺节目形式。这样一来,不仅让节目内容和结构层次变得更加丰满,还满足了各个层次观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需求。在保障了节目收视率的同时,更推动了我国歌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对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四)提高节目制作信心。很多广播电视节目都具有拍摄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人员参与多、拍摄期间不确定因素多、节目制作环节复杂的特点。因此,对于节目制作团队而言,不仅工作量较大,还需要面临着保证节目收视率和观众认可度的双重压力。要想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压力,编导人员首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与时俱进的编导思维,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节目制作,使节目从外在的视听效果到内在的精神内核,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创作出一档经久不衰的精品栏目,使制作团队对节目质量和观众评价充满信心,推动节目编导制作水平的整体发展。
三、提高电视节目编导创新能力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编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以往的广播电影行业内,之所以很多节目播出后收到观众的差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节目编导人员素质不过硬,专业水平有限,同时对观众的收看心理和市场需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均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最终一档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节目只能无疾而终,消失在电视观众的视线之中。因此,要想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必须尽快提高电视节目编导人员的专业素质。这里所说的专业素质并非单一的要求编导人员必须是科班出身,或者拥有较高的学历。而是在专业知识水平、生活实践经验、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工作方法多样性等各个方面均要过关。不仅如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导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市场敏感度和拼搏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视节目常播常新,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例如近期播出的影视剧《庆余年》就是编导人员借助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原著小说进行了些许改编,使剧本题材变得更加符合观众的需求与品位,为其播出效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二)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目创新。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观看广播电视节目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得资讯、休闲娱乐的唯一选择。只要手中拥有一台移动设备,人们便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广播电视资源。例如观看网络直播或者回放某一期广播电视节目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编导虽然面临着巨大的节目创新压力,但同样要把握好创新方向,使节目内容呈现出更强的针对性与主题性,确保人们在进行网络搜索和口口相传时,能够对节目内容和收视群体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促进节目质量、观众口碑、收视率的整体提升。例如针对那些不习惯使用移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而言,可以推出一些适合他们观看的电视节目。例如养生栏目、美食烹饪节目、家庭访谈节目等等,以此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晚年生活度过得更加愉快,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另外,还要面向广大青少年儿童开设更多有意义、有收看价值的精品电视栏目,让他们通过收看节目,获得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出广播电视行业的积极引导作用。(三)积极推动新旧媒体融合。电视节目编导作为媒体工作者,必须看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这一历史趋势。因此,在提高编导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将融媒体理念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当中,实现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例如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运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社交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火山短视频等众多自媒体平台与电视观众进行实时互动,观众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电视节目的现场录制、后期制作等环节当中,极大了提高观众了的参与感与融入感。因此,在提高编导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使其具备较强的受众意识。凡事都要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和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需求,赋予电视节目较强的差异性特点,彰显出与众不同的节目风格;此外,还可以在节目当中增加一些人工智能元素,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广播电视节目当中,使节目内容更具新鲜感与现代感,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四)节目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在当前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各种新鲜资讯,促使人们逐渐建立起网络化思维。比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会第一时间登录到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上进行查询,或者通过各类移动客户端了解时政要闻、行业资讯等等。对于一档电视节目而言,虽然凭借自身鲜明的节目主题和风格定位吸引来大批忠实观众,但随着人们获得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在节目的内容上,要同时涉及经济、文化、教育、政治、娱乐等多个领域;在这些内容的体现形式上,还要使其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在保留电视剧、访谈节目、纪实报道等传统节目形式的同时,新增微电影、真人秀、综艺节目、栏目剧等新形式。在节目编辑环节,可以适当融入一些网络语言、网络歌曲或者网络游戏元素等等,还可以引进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使节目本身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满足人们获取资讯、丰富思想内涵、增长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等多样化观看需求。例如《一站到底》这档节目就兼具了知识竞赛与休闲娱乐这两大功能特点。有效避免了观众对竞赛环节产生乏味之感,又让大家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获得很多新知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满足了现代人的观看电视节目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节目的整体质量和思想内涵,甚至还会影响到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作为一名编导人员,要顺应时展潮流,在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更多高质量、贴近生活、传递正能量、符合观众收看需求的优秀节目,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的创新思维[J].西部广播电视,2019(23):173-174.
[2]孙银银.谈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J].声屏世界,2020(05):31-32.
[3]马雨潇.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探究[J].记者摇篮,2019(08):91-92.
[4]申宇.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05):111-112.
[5]张晓文.试论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J].传播与版权,2014(8):76-76.
[6]张青.分析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5,(012):176-177.
作者:李嘉瑞 单位:黑龙江工商学院
- 上一篇: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改进探析
- 下一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意类课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