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变革逻辑
时间:2022-10-20 11:15:06
导语: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变革逻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以大数据、5G、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核心支撑的智慧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培养观念滞后、培养方式陈旧、培养效果欠佳等问题日渐显现。为此,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亟待进行重要变革,以适应传媒生态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的变革应遵循三重逻辑,即必要逻辑、互联网逻辑以及知识赋能逻辑,并在相互胶着与彼此渗透中实现全方位的形塑,从而激活编导教育的活力。
关键词:智慧全媒体;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变革逻辑
智慧全媒体建设在大数据、5G、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下,日渐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社会景观与普遍特征,并日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全媒体作为传媒生态的再造体系,不仅在5G、4K、VR等新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了全程、全息、全员以及全效的“四全”格局,而且在用户至上的理念观照下重构了产品服务的智能化和日常生活的场景化。在智慧全媒体的强力渗透下,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作为传媒前沿的重要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仍然带着传统的“广电思维镣铐”在舞蹈,人才培养观念的滞后、培养方式的陈旧无不消蚀着青年学子对美好未来的热情,使人才培养效果与新时代的期待形成“意义的断裂”。为此,编导人才培养亟待进行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传媒生态对人才的需求。
一、必要逻辑:培养体系的重要意义及现实困境
智慧全媒体时代下,精准把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内在必要逻辑,是其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前提。培养体系的必要逻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专业存在的必要意义。作为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的交叉学科,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文艺素养的,可从事音视频节目策划、编导与制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可以说,编导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媒体技能型人才,促进了我国传媒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从目前来看,编导专业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开设院校众多。该专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上至“双一流”院校,下至民办院校,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科高校达到191所①。二是专业应用性强。该专业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更加强调其实践和应用价值,学生需要掌握节目策划、拍摄、后期等各项专业技能。三是专业包容性强。专业兼容文学和艺术培养的双重标准,学生既要拥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和素养,所以对学生在专业学习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作为传媒专业的重要分支,广播电视编导始终要保持时代的敏感性,跟随技术的脚步不断前进。智慧全媒体在技术的引领下对媒体业态以及传媒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媒体业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闻生产、艺术创作、传播路径的技术层面。对传媒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如果人才不能与智慧全媒体的生态进行匹配,那么传媒教育的效果则丧失了其应有的意义。在智慧全媒体的影响下,虽然各大高校在积极深耕编导专业改革,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传统“广播电视”思维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编导专业早期培养人才的目标直接与“广播电视”挂钩,所以专业的主干课程依旧按照“采”“编”“播”的内容生产流程规划课程和教学体系。例如,课程设置仍然以“视听语言”“电视摄像”“新闻采访”等传统课程为主。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没有融合新教学体系,造成学生新媒介素养与创新意识的缺失,难以适应全媒体传播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二是教学主体的全媒体运用能力欠佳。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表层,技术的专业性并不能真正发挥,这与教师队伍有关。因为编导专业的任课教师大都是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出身,不一定真正懂技术,所以专业的技术实践必然会受到限制。三是日益僵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专业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培养体系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双方对媒体行业存在失望情绪,课程和教学实践体系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顶层专业设计者管理组织松散,缺乏跨界思维、国际视野,最终导致专业发展滞后,变革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逻辑:观念与思维的重塑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中,观念与思维占据着核心地位。在智慧全媒体语境中,编导人才培养首要的是进行观念和思维的重塑。在观念和思维的变革中,互联网逻辑契合了这个时代的特质,并在此逻辑的影响下,大力推进以用户为中心,以开放、共享、跨界、智慧为特点的教学实践。首先,培养体系的互联网思维。培养体系通过培养方案这一具体的文本实践来体现,那么培养体系的互联网思维要重点体现在培养方案上。一方面,从培养目标来看,广播电视编导培养的不仅是广播电视艺术工作者,还应是有互联网精神的全能型人才,既要有编导的专业素养,又要能够在其他领域游刃有余,培养目标已经从“广电编导”变成了“全媒体人才”。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培养效果。在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变化下,课程设置需要融入互联网精神,具体而言:一是增设互联网相关课程,诸如“社交媒体运营”等;二是强化“跨学科”的互联互通,打通编导与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等学科之间的壁垒;三是强化课程考核,使课程与时俱进,坚决清除“水课”“老课”和“废课”。其次,教学主体的互联网思维。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互联网思维必不可少。面对互联网思维的普及,教师要积极接受并转化为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进行呈现。在互联网思维的塑造中,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要善于学习新技术、新观念,将互联网思维的当代表现、内涵特征等知识弄通学懂,并转化为课程讲授的重要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具有互联网特质的知识体系。二是要“走出去,引进来”。互联网思维重在多种主体的贯通与汇融,由此教师要敢于“走出去”,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知名企业去学习和体验,将它们成功的编导创作经验以及互联网做法带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融合性。最后,就业观念的互联网思维。就业关乎学生的未来,良好的就业前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传媒格局发生巨变,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大量编导专业毕业生将职业视点转向了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为此,编导专业的就业要有互联网意识。一方面,在大三上学期增设契合互联网特征的就业课程,让学生明晰网络社会真实的用人需求,从而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做好编导专业就业培训,融入新媒体生产与运营等内容。此外,还应为即将毕业的同学配备业界老师,帮助学生顺利从校园过渡到职场。
三、知识赋能逻辑:人才培养的能力建构
在互动互联的全媒体生态再造中,技术的智慧表现是在知识推动下得以实现的,因此知识在新时代更需要被强化。对于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知识赋能是其重要的逻辑遵循,以此更好地促进知识的现代性转化,全面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作为对自然世界、社会与人的科学认识②,知识不仅包括基本理论话语,而且涵括生产技艺实践,还涉及思想精神意义。编导专业的知识能力建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基础理论的内在渗透。无论哪个学科,理论都是其内在的核心支撑,如果没有基本理论作为支撑,那么就很容易在跨学科的融合汇流中失去其根据。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分支,编导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依赖于影视艺术理论,因此影视艺术学中的影视本体论、影视系统论、视觉文化等基本理论需要被强化。与此同时,还要将其他学科的理论融入进来,诸如媒介效果理论、场景理论等,以此拓展基本理论的知识学习,从而契合全媒体时代的知识融合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其次是新技术能力的实践养成。在新技术日渐主导的今天,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忽略学生的新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的新技术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据分析能力。近年来,以算法为运作核心的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等)进入大众视野,并凭借其技术优势深入挖掘用户画像并进行精准推送。在此基础上,应主动引导学生学数据分析,并为学生搭建优质特色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所长,创作热度高、质量优的视听作品。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和信息传播能力。人工智能的三大技术———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类神经网络的应用已经开始渗透到新闻业务的各个方面③。编导专业也会涉及新闻传播领域,要提高学生智能分析数据、AI智能新闻写稿、撰稿、改稿等技能,积极与专业的人工智能企业合作;与校内人工智能专业合作,提高学生在此环境下解读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三是虚拟与仿真技术实践能力。以VR、AR、MR为主的虚拟仿真技术营造的沉浸性、虚拟性、交互性给用户带来了全新体验。学校要立足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丰富教学资源,例如建设VR演播实验室、虚拟电视节目制作工作坊等;还要树立跨学科协同合作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深化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认知。最后是人文精神的着力培育。在知识的陈述框架中,人文精神虽然不是外显性的、直接的表现形式,但却是最有力量的思想武器,因为精神关乎存在的意义和奋斗的动力。互联网时代,我们不断提高着技术应用的能力,但是人文精神更是不可缺失。一方面,注重担当精神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中,编导专业的艺术性和实践性一直被强调,其担当精神却常常被忽略。为此,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强化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家国情怀以及社会担当精神的教育,促进内在品质的提升,使其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另一方面,注重批判精神的培养。“批判精神是认识主体的一种独立怀疑精神、辩证扬弃精神、自觉反思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的集合体,是人类创新能力的内在驱动力”④,是人才培养必需的一种精神动力。无论在教学实践还是自主学习中,都要贯彻批判精神,培养出善于抓住和解决问题的编导人才,才能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保持精神定力。
四、结语
在智慧全媒体的时代观照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进行变革的必要逻辑、互联网逻辑以及知识赋能逻辑为新时代的传媒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传媒教育遵循的逻辑要坚持“一条主线,三个方向”,即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线,深化智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企校合作运作模式等三个方向,从而让人才培养在多元主体并存的全媒体生态中实现一次意义的升级,为当代社会的传媒发展注入强劲的生机与活力。
注释:
①王莹.新媒体格局下编导专业的“创新型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传播与版权,2018(03):171-173.
②刘诗白.论现代知识生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4-10.
③倪万.全媒体人才培养中新媒体教学体系的建设[J].青年记者,2019(10):59-61.
④雷鸣.论批判精神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11(02):48-49.
作者:赵红勋 王鑫 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上一篇:音乐类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路径分析
- 下一篇:电视编导的创作艺术技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