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采编工作认识
时间:2022-06-12 02:36:00
导语:电视节目采编工作认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传媒宣传中,人民群众就是受众。如今,随着电视文化的全面铺开,电视已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大众媒体,电视节目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笔者在多年的采编工作中坚持了这一原则,受益颇丰,总结了几点体会,与同行们切磋。
1善于从群众中发现题材
新闻来源于生活。广大人民群众是生活的主体,我们的节目记录的大部分都是生活主体的身边事,善于在他们中间发现故事,并收集故事,这往往就是一篇好报道的开始。实践证明,许多受众呼声高的成功作品常常就是这样诞生的。2003年8月,笔者所在单位到一个山水相依的风景区休闲,坐在水边的沙滩上,不远处错落有致的村舍,近处波光涟漪的水面,鸭子、老牛、木船,还有村民们在田间劳作、下水撒网捕鱼的一幕幕生活片段,成为了笔者大脑中挥之不去的个个鲜活的镜头,纪录片《水边人家》就这样搬上了电视荧屏,并且在当年的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评奖中获得了二等奖。像这样百姓原汁原味的生活里面,有许多我们需要的故事,与其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不如到生活中去走一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到群众生活中采集素材
到群众生活中采集素材常常是针对已有选题的采访而言的。作为一个地市级台,在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宣传方向和重点,拟定出自己节目的宣传主题,至于报道形式和素材来源则是灵活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视角放到基层,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是因为:其一,基层面广,有着丰富的节目源,素材好采集。其二,在基层从平视的角度出发,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实事求是地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增强节目的鲜活性,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大宣传效果和力度。其三,到群众中采集素材,可以和群众零距离接触,更能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灵感,从而创造出精品节目。在国庆六十年到来之际,我们《家园》栏目组先后推出了《变化中的家园》、《老照片新照片》、《光荣与梦想》系列报道,百分之九十的素材来源于基层。为了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一年中我们几乎走遍了城市的街道和乡村的沟岔,拍摄采集了大量鲜活的素材,节目制作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在台内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以群众的喜好为准绳,学会换位思考
现在人类已进入多媒体时代,那种单一的传播模式已经成为了历史。受众的自主权大了,也更加灵活了。尽管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但面对电视传播,没有人愿意被动地坐在电视机前,守着一个频道任凭时间流逝,可以说,收视率的高低就是群众喜不喜欢这个节目的一把尺子。近年来山东卫视推出的《说事拉理》和辽宁卫视推出的《王刚讲故事》在全国始终占据着收视高峰,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两个栏目迎合了群众的口味,站在了群众一边,说的也都是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以群众的喜好准绳,还要求记者下基层采访,一定要摆正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被采访的对象,而是换个位置,站在他们一边,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常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到靖宇县采访优秀律师赵春芳的故事,就是一个换位成功的典型例子。赵春芳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律师,她从业几十年从未做过一次假证,身患癌症却始终坚持为弱势群体代言。但当我们慕名前去采访时却碰了钉子,她不愿意和我们配合,不想走出她的办公室,更不想影响她的正常工作。这和我事先策划的采访主线一点也不吻合,笔者有些慌乱,但没有放弃,而是站在她的角度理解了她的淡泊名利。和摄像师简单的沟通后我们决定不设计镜头,打开外录麦克全程跟踪她的工作过程,并利用她短暂的休息时间和她聊起了屋里养的兰花,从兰花的淡雅自然而然地说到了她自己的精神境界,不但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还采回来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不意味着只要去了就会有现成的新闻等你拿,它对记者的综合素质还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一,它要求记者要有着敏锐的新闻洞察能力,因为良好的新闻感知能力是发现新闻的基础。第二,要求记者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这就是说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兴趣不断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新闻。第三,能够吃苦耐劳,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基层条件差,每天东奔西跑的,还常常要熬夜,吃不了苦、没有好的身体做基础,就是有再好的题材也无济于事。
综上所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是新闻工作“三贴近”、“三服务”的根本要求。坚持这一原则,电视节目就有了市场,有了生命力。
- 上一篇: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传播要素
- 下一篇:从受众需求变化看女性电视节目风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