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D电影发展思索
时间:2022-09-05 10:52:42
导语:中国3D电影发展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20世纪50年代立体电影出现以来,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以3D技术为核心的立体电影发展迅速。尤其前几年《阿凡达》在全球电影市场的强力吸金,让电影人士对3D技术顶礼膜拜,并一致看好其背后的经济效益。不少影界人士预测3D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即将升温,3D技术将是今后大片制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众多乐观看待3D电影者面前,笔者却颇感忧虑,尽管目前数字立体技术能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特效,并吸引更多的观众,但如果过度追逐技术而放弃电影艺术本身语言的探索,无疑是本末倒置,不利于国内电影市场健康发展。因此笔者以《龙门飞甲》为例,探析该如何看待国内数字立体电影的发展,希望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些思路和看法。
一、《龙门飞甲》简介
《龙门飞甲》是香港著名导演徐克从影30年来的又一倾力之作。片中以侠客赵怀安除暴安良,并与西厂雨化田之间的斗争为主线,演绎大漠恩怨情仇的故事。该片不仅汇集了众多当红明星参与,还采用了先进的数字立体技术,被誉为华语片中的第一部3D武侠电影,是首部获IMAX3D认证的华语电影。因震撼的数字立体视听效果,该片获2012年香港金像奖提名,并参加了柏林影展。从该片的成功可见3D技术的成功运用,但该片也显现出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没有注意到文化折扣问题,影响观众对电影文化的理解
电影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气质和艺术思想,而不是一味的商业化,过于娱乐性。加拿大学者科林•霍斯金在《全球性电视和电影》中说过,当电影在跨国放映时,观众所处的社会背景、政治倾向、风俗习惯、文化价值等的不同势必引起对电影所传播的文化不能完全理解,从而导致对影片文化内涵理解不完全,形成文化折扣现象。中国文化富有独特的民族色彩,不论在观念上还是社会价值上与其他民族文化有着极大区别。所以中国电影在演绎故事时,常会出现在国内受到观众热捧,而在国外却遭遇冷场的现象。例如,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国内尽管有不少学者颇有微词,但仍博得不少观众眼泪,并突破3亿票房,但在国外却受到不少批评。出现这样极大反差原因之一是,文化上的差异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下,徐克率先敲开了中国3d大片制作的大门,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并凭着3D的震撼视听效果获得较好的社会评价,但隐藏在技术后边的硬伤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电影文化的普适性问题。在片中,令徐克引以自豪的是影片中兵器的设计,据其介绍,在《龙门飞甲》中采用了六大兵器,其中有赵怀安的长剑,凌燕秋的转手剑,雨化田的三子剑,布鲁嘟的乾坤圈等。导演可谓用心良苦,借角色不同的特色武器来塑造角色个性,但笔者在佩服导演精益求精的严谨工作态度之余,心里不仅暗忖,在武器上这样大费周章,放映时是否能达到导演预想的效果呢?中国古代冷兵器,于现代中国人都知之甚少,更何况国外观众,况且徐克善于在拍摄中调换机位,镜头转化极快,至少笔者在观影中根本无法看清楚这些不同角色使用的兵器的细微区别。倒是李宇春扮演的顾少堂先使用飞镖,后突然在混战中突兀地拿出了大刀,让人匪夷所思,极为茫然,暗想在大漠中,何处能这么快速地买到如此长的大刀。这些缺乏真实性的情节硬伤,严谨的导演却没注意到。依笔者观点,对电影细节的精益求精无可厚非,但务必要从电影整体出发,多从观众的角度思考,植人文化元素去体现恰当的文化内涵,减少因社会背景不同而引起的文化折扣现象,努力扩大观众的接受度才是王道。
三、内容与形式的博弈
巴赫金认为,形式主义者往往会以牺牲内容来提升形式在主体中的位置。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娜在《文心雕龙》中也曾提到“为情而造文”,强调了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的观念。在电影创作中,与其他文学创作一样,都是先有故事,然后再有电影的构思、类型的确定、场景的设计、角色的塑造,最后才采用恰当的形式来表现。3D技术尽管披着最新科学技术的外衣,但它也脱不了载体的本质,它与传统ZD技术从媒介载体的角度来说没有太多区别。形式仅能作为内容的表现而不具有主导和决定作用,在电影作品中形式仅是辅助电影故事之叙事,而不能喧宾夺主成为主体。电影故事中总有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精神诉求,而电影技术是为了充分演绎这样的精神内涵而采取的手段,它们包括了结构、体裁和语言,而3D技术或者ZD技术不过是电影语言的一种形式而已。
例如,20年前的《新龙门客栈》,尽管采用ZD技术,但徐克导演在电影故事中对荡气回肠的江湖情意的恰当处理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尽管时隔这么多年,重新观看,仍觉精彩依旧,尤其在该电影中对传统武侠的精神内核的重新定义,把现代人的人生观、自我价值观融人到武侠文化中,并且片中各类角色的塑造和刻画上个性鲜明,生动突出,给观众留下了极深印象。而《龙门飞甲》尽管在形式和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革新,徐克利用3D技术把自己擅长的武打情节处理得十分震撼,但令人遗憾的是片中人物塑造较之《新龙门客栈》相去甚远。片中主要角色众多,故事情节复杂,不仅有护送宫女的故事,还有寻宝的故事,既有赵怀安与凌燕秋相忘于江湖的情感纠葛,也有布鲁嘟、顾少堂与风里刀的三角情恋,过多的故事线,再加上炫目的3D特技,使观众感觉有些应接不暇。赵怀安与凌燕秋的感情戏没有细腻的刻画,显得流于皮表,不能打动观众,而西厂头目雨化田片头的霸气,在片末消失殆尽。从整体上来说,片中的视觉冲击力胜于影片的文化内涵,观众在感叹华丽的视听感受后,对电影故事有种索然无味的遗憾。片中出现了很多炫目的场景,例如60年一次的黑沙暴情节,赵怀安激将雨化田去黑沙暴中决斗的场景,从故事情节处理上,显得故弄嘘头,没有任何精彩之处,寥寥几个镜头,死板的人物打斗,令人匪夷所思的结果,不但没有20年前《新龙门客栈》剔骨的精彩,而且还有为了3D效果而设计的黑沙暴场景的垢病,这种典型的为形式而形式的形而上表现,的确需要斟酌。记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朱丽丽说的,电影应当和特定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联系起来,也应该和普通大众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电影为大众带来消遣娱乐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寄托,在观众与电影之间能捕捉到许多跟大众精神文化息息相关的、情感相通的精神体验。电影作为文化消费品,除了流通于市场,它也是文化艺术品,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这种特质有别于其他物质产品,过度地消费,势必伤及文化的品质。普通大众有着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和消费权利,电影作品希冀能得到大众的认同,理应重视电影中必有的文化诊释,深入提炼故事中的精神内涵,设计鲜活的生活因子,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品电影。
四、客观看待运用3D技术
这次《龙门飞甲》红了,不仅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收人,还博得了国人的赞许。由于是华语首个3D武侠大片,大众的民族主义情感再一次被激发起来,纷纷认为该片为中国电影争了口气,中国电影的3D技术可以与国际3D大片抗衡,且已经具备国际水平等。在大家欣喜之余,笔者认为不妨冷静下来仔细思量,能够在传统武侠电影中注人新的高科技技术本无可厚非,但需要客观地、辨证地看待该问题,其原因如下:
(一)实际水平仍存差距尽管徐克导演为拍摄《龙门飞甲》自己组建了3D特效团队,但我们对《龙门飞甲》所取得的3D特效效果也需客观认识,该片能实现令人称许的视觉效果,与制作《阿凡达》特效团队的加盟紧密相关。例如,在该片担任立体拍摄顾问的ChuckComisky,曾在国际级大片中担任3D特效制作总监。这种具备丰富经验的国际顶尖级专业人士的参与,促成了《龙门飞甲》较好的视听效果。而要论国内的整体3D技术,无论在人才还是设备上离国际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此时的自喜为时尚早,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还有待拓展和提高。
(二)过快上马数字立体观影设备,将遗留诸多问题电子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极快。一个新技术投放市场不足半年就会遭遇淘汰风险,而大量院线设备改造,尤其是数字立体设备需要投人极大的资金,在技术更新极快的情况下,难保设备极易被淘汰。另外电影市场的核心产品是电影,而电影产品具有极不稳定的市场风险,在风险估计不准确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影响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看待3D电影的问题上,除了替国内导演能拍摄出3D电影而欣慰外,还应冷静看待3D技术的运用。徐克在新技术的拓展上为国内导演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任重而道远。五、结语3D电影以其精彩的视听效果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为院线增加了票房收人,这为促进扩宽电影市场增加了更多机会,但发展3D技术的数字立体电影所涉及的层面较复杂,具有极高风险与挑战性。电影市场过度看好其好的一面,而忽视其存在的问题,势必导致因发展过快而带来许多后续问题,为电影市场发展增添变数,所以如何客观看待3D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合理评估其所带来的风险,恰当引人数字立体技术等问题是到了业内人士应该重视和商榷的时候了。
- 上一篇:全县行政奖励指导意见
- 下一篇:浅议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