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衡阳本土电视剧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2-09-16 03:19:39
导语:看衡阳本土电视剧的发展现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拐角巷七号》是一部反映衡阳本土生活的电视剧。本文从主题内涵、人物塑造、视听语言三个方面探究《拐角巷七号》的本土文化表征情况,从日常人性、时代精神、打造衡阳味道的品牌人物等多个方面对其表现的独特地域文化进行梳理,力图为衡阳本土影视艺术的创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拐角巷七号》;风土民情;本土文化
《拐角巷七号》是由湖南本土笑星本色出演的首部衡阳方言电视剧,讲述了在当前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发生在拐角巷七号楼各位住户身边的故事。该剧以民间的叙事视角来描写衡阳人的日常生活,由本土演员进行本色出演,将衡阳人民单纯、朴实的气质和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1《拐角巷七号》主题的本土化
正如柴刚所言:“一副作品的好坏,形式只是构成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也具有独立的审美内涵,呈现出具体故事情节的独立构思和思想表述。内容的深度是最为关键的,它决定着主题的深度,以及思想内涵的传达。”[1]《拐角巷七号》和其他情景喜剧一样,用一群人风趣幽默的相互调侃来带动气氛,通过制造矛盾来推动故事发展。以幽默滑稽的语言,甚至是淋漓尽致的讽刺,来展示衡阳本土生活,再现衡阳本土风貌。在主题的选择上,该剧注重社会功能的表达。1.1重现本土生活。该剧演绎了一个以拐角巷七号楼住户为轴的有看点的民生故事,小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到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人们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市民精神文化建设都是本土生活情趣及其城市特色的一种贴切的诠释。日常生活方面,从市民的衣食住行到百姓的生产娱乐。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帮三根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帮菠萝蜜收场婚姻悲剧;鼓励马果给家里打电话,缓和家庭矛盾;帮助爱面子的德彪西承认自己的错误;茶余饭后人们买彩票消遣;下班之余,几个网友凑在一起去唱k娱乐……一个个五味陈杂的故事,共同拼凑成衡阳人民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在热点问题方面,拐角巷七号的住户们用他们的故事来还原世间真善美。“南京彭宇事件”让很多想要做好事的人望而却步,信任的缺失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生活中的冷漠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观念由“见义勇为”到“见义最好不为”。但夏胖胖“救人一命胜吃七块肥肉”的善举,让人们坚信善意的人性光芒终究熠熠生辉。由一次性饭盒以及西瓜皮等化普通为神奇的产品附加值性的探讨,引发到对送礼的附加值讨论。三根筋夫妇为了不让自家排档违章搭建的棚子被搭建,给区城管大队送上一箱附加值的“涪陵榨菜”,但最后都被原原本本地退回。《拐角巷七号》用剧中演员的行动告诉我们: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下,附加值送礼现象此起彼伏,但也不乏不被附加的人们。《拐角巷七号》是衡阳本土人生活的一个浓缩,是日常生活的情景再现。我们在其中看到了现实中你我他的影子。这种镜子一样的观看效果在更大程度上缩减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能更好地从剧中人物身上寻觅到自我的情感价值。1.2展现时代精神。《拐角巷七号》在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的同时去寻求人们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中的酸甜苦辣,去把握人们的真实体验与思想情感。它洋溢着浓郁的社会风气,展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在迎合观众精神需求的同时,穿插一些社会热点舆论,引导人们在观赏故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见很多谐音字、简化字出现在商店的招牌上,商家意图借此加强广告宣传效果,起到一语双关又不失风趣的作用,从而招揽大量的消费者。然而也不乏很多属于无心之举的商家,他们确实不知道所用字有错。剧集《恐怖的菜单》,三根筋的排档被误以为屠杀贩卖国家的野生保护动物,被举报店里贩卖猴头、老虎,甚至连实验室的小白鼠也不放过。而这一切的起因都在于他的奇葩菜单,“野生猴头骨汤,清真活老虎,溜白鼠,蜡三样……”,最后被发现只是因为老板文化水平有限而写错了字。电视剧用一出惊悚的笑话让观众在大笑的同时明白文化的重要性,也警示商家在以后的营销过程中要注意推行方式,注意菜单招牌等广告词的书写,要有发现语病、修改错字的精神,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笑话。《拐角巷七号》构建了一个关于生活和社会的和谐世界,用一个个充满趣味同时又富有意味的小故事深深地感染着人们,让观众将剧情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帮助观众化解在现实中遭遇的困惑,使之转化为积极光明的一面,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拐角巷七号》人物塑造的本土化
该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饱满,本土演员在大银幕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毫无矫揉造作的表演将衡阳人民的单纯、朴实的气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表现得十分到位,打造了以夏得米和龙胡子等为代表的具有衡阳味道的品牌式人物。2.1本土演员本色出演。《拐角巷七号》并不是一部由当红明星出演的大型电视剧,其巧妙运用了本土群众演员来更好地和剧情相融合。如剧中夏胖胖的饰演者夏传进,是湖南本土喜剧演员;德彪西的饰演者赵彪,相声湘军主力之一;菠萝蜜的扮演者陈明妃等,他们非科班出身,却成功塑造了《拐角巷七号》中的经典角色。本色出演,顾名思义,就是演员们以一种生活中最为自然的姿态出现在剧中,以更加完美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展示给观众最真实的自己。夏得米的每场戏都令人印象深刻,他代表着善良老实的农村娃,思路过于传统,其饰演者对其个人形象的演绎妙到巅峰;三根筋,每次出场都令人难忘,商人的市侩,然而又不失人情味,其饰演者对此演绎得入木三分。虽然相比职业演员,无论是颜值还是演技都不可同日而语,但这部电视剧并没有让观众因导演不启用大牌明星而失望,反倒为其更添了一份真实和质朴。因为具有本土气息的演员,更具有形象上的说服性,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来发挥创作一些意想不到的戏剧灵感,使电视剧的本土文化韵味更为浓厚。另外,该剧在人物造型以及细节方面也充分展现了其地域特色。该剧中的人物造型总体上是生活化的,即以衡阳普通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来塑造人物的外在形象,不做过多的外在修饰。该剧不像其他电视剧一样旨在用华丽的服饰吸引观众,其服饰清新自然,几乎就是衡阳普通群众的日常穿着,从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得故事的叙述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2.2打造衡阳味道的品牌人物。“影视剧作为一种艺术,它的崇高表现在对人的终极关怀上。”[2]一部电视剧唯有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性的探讨,才能摆脱虚幻,获得生命。该剧意在打造夏得米、龙胡子等具有纯真朴实的品牌式人物,所以,贯穿电视剧《拐角巷七号》始终的是浓厚的人情味。《拐角巷七号》把视点集中在普通市民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寻常百姓的真善美。夏得米,拐角巷七号住户中的一员,因身型肥胖,大家都管他叫胖胖。他是一个从事婚礼策划工作,为人处世忠厚老实的农村人;龙胡子,媒体从业人员,自称“新闻补讲师”,一个正义的存在,知识渊博点子多,是拐角巷七号的智多星;杨阿姨,喜欢唱歌,做得一手好菜,她是拐角巷七号一个温暖的存在,是拐角巷七号大家的妈妈;四面拱夫妇,市侩气息浓厚的商人,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但又在关键时刻让人刮目相看;菠萝蜜,一个在事业上聪明能干的女强人,但在感情上心思单纯、常常受骗……拐角巷七号的住户都是人性真善美的回归。夏胖胖和三根筋在给外甥女买海鲜的路上,遇见一光头晕倒在路上口吐白沫,众人围观没人搭手。夏胖胖好心要帮忙,三根筋极力劝阻说“对门火烧山,关你屁相干”,并拿南京彭宇在路上好心救急老人,反倒被老人家属敲诈的事件劝说胖胖。最后,在胖胖发现其是曾经要过自己100元的光头后,仍不计前嫌地救下了他。《拐角巷七号》的人性色彩得益于它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剧中的人物并不是电视上那些“善者全善,不善者全不善”的脸谱化人物,而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物,以真实细微的笔触来书写平民情感,把镜头移向人的日常生活,把人物内心的生命体验自然流露在荧屏上。
3《拐角巷七号》视听语言的本土化
《拐角巷七号》通过描写人们的爱恨纠葛,用以小见大的民间视角,对社会主旋律有了创新性阐释,在视听审美方面突出了衡阳本土的地方性特色。妙趣横生的地方性语言,地方风味十足的本土场景,让人们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够领略到衡阳的地大物博,并感受到衡阳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3.1本土方言的运用。语言的运用是情景喜剧中最强有力的艺术手段之一,对于故事情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拐角巷七号》作为一部情景喜剧,亦是一种“方言剧”,诙谐幽默的语言是支撑骨架,衡阳地域的本土方言是情景剧的根本。主题曲《老友》中就伴有典型的衡阳本地土说唱,歌词融入了衡阳典故、小吃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比如:天马山的围墙,仙姬巷的麻拐,柴阜门的油条,进步巷的臭豆腐,衡阳的徕几。曾有学者对衡阳的土话进行专门研究,认为“衡阳话音腔不圆润、翘舌发音不太明显、有加重语气的语气词一般都在句尾。且在衡阳话词类系统中,形容词是较为活跃的一类词”。在《豪门婚宴》《土头碗》《穿越》等剧集中,打眼(显眼)、活趟、麻溜(利索)、拐场(糟糕)、崭劲(刻苦)、神棒(有精神)、划得来(合算)等词的运用即为典型的例子。衡阳话语气词比较丰富。特别是“啊”“哒”“磋”这些非常典型的衡阳腔,在剧中频繁出现。当地观众听起来会觉得自然亲切、充满趣味。另外,本土方言的运用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人物更加立体。剧中人物夏胖胖、龙胡子、四面拱等搞笑人物配上幽默的台词及衡阳腔,更引人发笑。剧情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多体现在人物的对话中,显得饶有意趣。“方言的运用在喜剧电视剧中同时具有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在形式上,方言发音的怪异腔调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怪诞效果。在内容上,方言本身的粗鄙和直白更切合了来自底层的小人物本性。同时,方言运用中更多的民间俚语和俗语的加入使整体的语言风格更趋平民化,更符合喜剧电影平民化的本质特征。”[3]衡阳土话的运用,对于观众而言,不仅能从语言上获得一种惊喜感和新鲜感,而且扩大了本土受众群体的范围,可将一些老人或者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纳入其中。同时,方言在电视剧中的运用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保留了电视剧所展现出的衡阳人民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避免了因语言的二次加工所带来的本土风味感的流失。3.2衡阳本土场景的再现。电视剧《拐角巷七号》在拍摄之初对剧作的定位就是一部衡阳本土方言情景喜剧。因此,无论是内景还是外景,该电视剧在场景选择上都取景于衡阳本土。熟悉的故事场景让他们产生一种自身融入的参与感,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而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拍摄场地方面,本土剧也是运用最真实的、原生态的拍摄场景,最大程度还原本土生活。电视剧内景是围绕拐角巷七号大院以及三根筋的大排档来开展人物故事的,为表现衡阳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也加入了许多衡阳著名的娱乐休闲场所,如世纪钱柜、金色家族KTV、红旗大剧院等。同时,也选取一些在衡阳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衡阳土菜馆如毛氏饭馆,着重宣扬了毛氏饭馆的红烧肉以及衡阳特色土头碗,既充满了浓郁的衡阳本土气息,也让观众垂涎欲滴。而外景则是以衡阳市的街道包括其比较著名的风景区为主来讲述故事情景,例如:石鼓书院、回雁峰、岳屏公园等衡阳本土风景区,该剧巧妙的将一些日常活动的平台搭建在此,让人在观看电视剧的同时领略衡阳的地域风情。在饮食起居方面,也是通过一种充分的纪实性手法来还原衡阳本土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服饰方面,该剧大多采用家居日常服饰,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大众的服饰审美。该剧与其他流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在于本土二字,它不是去追逐流行元素,而是善于发现普通生活中的美,挖掘的是本土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把本土居民的生活日常、精神世界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通过一个个极具衡阳特色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衡阳的地大物博,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4结语
《拐角巷七号》以拐角巷七号住户所代表的衡阳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来反映时代的新风,表现出对平民百姓的关注,尤其是本土风情的关注。采用民间叙事视角,重点描写的是一系列个人的和日常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情节表现了个人的性格成长变化和心路历程,展示了衡阳本土生活的画卷。同时,又与宏观的衡阳大背景水乳交融,从寻常百姓的生存状态折射出社会风情。但该剧在拍摄中存在制作经费和题材方面的不足,这也导致其对受众的吸引力相对较小。由于是小成本制作,所以不管是演员、服装还是灯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众小鲜肉和大牌老戏骨中间,这部电视剧实在朴实得可怜。题材上展现的是衡阳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这就导致场景设置相对单一,选取的拍摄场地在画面呈现上美感的不足,也导致了话题量和吸引力不足。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是依托观众而存在的。所以,要把握好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键点,不能一味地追求市场,也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这就要求在制作本土电视剧时,不仅要有继承性还要有创新性,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情况下结合当下潮流,以此吸引更多观众,增加本土电视剧的关注度。正所谓瑕不掩瑜,大家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衡阳本土电视剧的发展,为其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柴刚: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60-162.
[2]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7-78.
[3]贺彩虹.诙谐中的坚守——近期喜剧电影中方言言说[J].东岳论丛,2010(2):91-97.
作者:葛佳宁 邓欢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上一篇:传播学下电视演讲的叙事说服策略
- 下一篇:影视作品与传统文化共生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