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价值观表达逻辑
时间:2022-01-13 09:50:25
导语: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价值观表达逻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话题度与公众参与度最大、最广的电视节目当属以央视为首的几大卫视推出的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它们不仅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消遣与谈资,更重要的是,与以往的电视综艺节目不同,这些节目主动承担起“开启民智民德”的社会责任,寻求以新颖、生动的视听表达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分析其与以往电视文化娱乐类综艺节目的不同以及独特的创新点,并试着去研究其价值观传递路径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及表达逻辑。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价值观传递;运行机制;社会责任
自2017年以来,文化类综艺电视节目异军突起,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社教类综艺节目。它们不仅在与传统歌舞选秀类综艺节目的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润物细无声式的价值观引导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一股“文化清流”。而此类节目都有着鲜明的共同点,即节目内容与环节设计制作精良,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破传统灌输模式,提供了舒适、愉悦的视听感官体验,吸引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注意力与兴趣,形成了全民互动的热潮。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与电脑的普及,各种面向不同受众的网络综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看更为自由、内容更为多样、模式更为多元的网络综艺节目。而这些网络综艺节目大多数本着“娱乐至上”的心态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和吸引流量为目的,质量良莠不齐,没有起到积极的文化传播作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现代社会的迅猛变化造成了社会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混乱,大众传媒应成为人们的引路人,教导人们正确看待社会新近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在这个大环境下,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了确保自身对观众的吸引力,也在力图寻求变革,即通过优化设计、突出社会价值观引导作用,加强节目综合表现力,继而为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长效发展创设有利的辅助要件。[1]当今社会,人们工作及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停下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极易在这种“钟摆式”的生活中迷失自我。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满足了观众对于追求更高文化水平、更多文化知识的精神诉求,使得观众在参与文化知识的角逐与对抗中抛却空虚和麻木。[2]本文比较具有典型代表价值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研究它们的节目运行机制,并分析其关于价值观传递的表达逻辑。
反向创新思维,在“表面娱乐时代”做“深层次文化综艺”
电视节目的播出与受众的接受能力紧密联系,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与受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氛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3]新时代以来,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多,但部分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着依靠引进、刻意模仿、缺乏创新等问题,节目的环节与内容形式都缺少“中国精神”“中国风貌”的时代表达与传递。有部分媒体人开始反思,认为当前电视台应当致力于制作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展现民族风貌、传递正确文化价值观的综艺节目,而不是一味随波逐流,屈服于大众市场娱乐需求。同时,观众也在过度的娱乐浸染下产生了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观看需求,《中国青年报》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存在“文化缺失”的现象,61.0%的受访者希望能够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制作更多类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4]在如此背景下,文化类综艺节目承载着传递新时代主流价值观的使命应运而生,而这正是电视综艺节目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当为娱乐而娱乐的综艺节目充斥荧屏,一颗颗曾经平静的心不再平静,但即便如此,泛娱乐化汹涌的波涛下仍潜藏着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望,希望匆忙的脚步能等一等滞后的灵魂。[5]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一种兼顾娱乐性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电视节目,其首要使命是传播文化,它不仅能够满足在当下快节奏社会中的观众观看节目时的娱乐性、放松性需求,同时还填补了当下人们心灵与精神上的价值缺失。央视出品的《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逆娱乐社会思潮的反向创新,把握了当下年轻群体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消费需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通过诗词知识比拼及赏析的形式,让观众感受诗词魅力,提升欣赏品位,提高文化内涵。《中国诗词大会》没有天花乱坠的节目噱头与包装,也没有赚取眼球与流量的当红流量明星,参赛选手都是各行各业的平凡人,通过选拔进入节目。就是这样一个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又“接地气”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第一期播出就取得了该时段收视率全国第一的成绩。之后,央视相继推出的《见字如面》《朗读者》,虽各自呈现的具体内容不同、传播的文化方向不同,但它们的共性显而易见———守住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底线,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们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快节奏与快餐文化盛行的社会做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慢”综艺与“深层次文化”综艺。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曾这样评价:“这些节目都是慢下来、静下来,读信、背诗、朗读、访谈,用稀缺而有价值的内容来做电视。”[6]
走“真挚”路线,以感性为载体进行文化价值观念传递
以明星为核心卖点的真人秀节目在电视综艺中占据较大的市场,并形成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群体。然而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却一直备受质疑,时常被“吃瓜网友”推上媒体热搜。贴近生活实际的节目内容展现,能够帮观众建立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准确认知,避免形成脱离现实的、扭曲的价值观念。如今的综艺节目虽然都号称秉承“真实”“返璞归真”的制作理念,但基本上所有节目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通过后期剪辑与艺术加工来迎合观众的喜好以呈现更好的节目效果,“真人秀”变质成了“作秀”。以之前备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湖南卫视制作出品的《变形记》节目为例,因为节目组的剪辑与字幕引导,被交换到农村体验生活的城市少年王境泽被描绘成一个任性、冲动、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的问题少年。看似客观的视觉画面呈现最初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与赞扬,但之后在社交媒体上流出的录制原片却暴露了剪辑后成片的“伪纪实”性。原来,“问题少年”王境泽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幽默风趣……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中,参演嘉宾著名女演员袁立的举止言行被节目制作团队剪辑得支离破碎,给观众留下了喜怒无常的负面印象,愤怒的袁立直接在微博上为自己叫屈,并表示节目早就内定了淘汰结果,这场“真人秀”并不“真”。这种单纯为吸引关注与流量、盲目追求展现效果而不惜通过后期剪辑甚至是再创造来制造剧情的节目比比皆是,这完全背离了“真人秀”综艺节目客观反映生活以及传播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价值观的初衷。“真人秀”节目如果没有了对于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坚持,哪怕在一开始因为丰富的人为制造的剧情获得观众的兴趣与关注,其最终必然摆脱不了被观众抛弃的下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一定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映射,通过观照现实触动人们关心、关注的敏感点,纯娱乐、浅娱乐的思维只会让节目空洞乏味。《见字如面》就是一个如春风轻拂般令人愉悦的真正有社会价值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在朗读信件之前对当时所处环境做一个总体介绍,第二部分是由节目邀请来的社会公众人物对信件的深情朗诵,最后一部分则是对信件书写背景的解读。三个环节的设置为观众提供了每一封信所处的时代、环境所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信中的相关内容,而声情并茂的朗诵则能够带领观众一同去体会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某期节目中,台湾著名女演员归亚蕾朗读萧红写给抗战一线的弟弟的信,当念道:“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灭亡的!”配上她充满感情且极具渲染力的朗诵,观众仅仅在视听语言环境下就能深切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抵抗精神的喷涌,仿佛自己就身处在当时水深火热的中国。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国情感带给观众的感动是难以用言语表述的。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爱国精神从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加重要与珍贵,这样极富感情的爱国教育正是我们如今所极度欠缺的。《见字如面》以书信为引贯穿整个节目,并不只是向观众普及书信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或号召人们重拾写信这一传统的交流方式,也不是简单地推敲信件的文笔用词,而是为了展示由信件所引出的宏大的历史背景。不同于《朗读者》从讲述者本身挖掘节目的故事性,《见字如面》与众不同的核心内容是将个人故事融汇于文字。这其中有亲情有爱情,有山河有国家,有小情小爱,更有宏伟大爱。各种复杂叠加的情感在书信汇集并喷涌而出,让人的思绪回到旧时光中,在缅怀历史记忆的同时回味书信中蕴含的真挚情感。[8]这种“不掺有一丝水分”、真挚的互动式的情感传递更为直接与深刻,更容易进行价值引导,产生精神上的价值观念共鸣,也是此类文化综艺节目能“叫好又叫座”的根本原因。
结语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当下的中国各类思潮与观念涌动,呈现多元化、包容化的特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歌舞类、选秀类等娱乐节目固然有其生存土壤,但绝不应该成为电视台保证流量与关注度的“掌上明珠”。新时代呼唤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优质电视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异军突起,归因于它们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浇灌以真挚的情感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浮躁与不安的社会中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与温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摸索,要想获得观众的尊重与喜爱、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更好地将教育性与娱乐性融合,才能既赢得市场又赢得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丽丽,苏燕华.从社教类综艺节目看电视文化的社会引导价值[J].当代电视,2017,(04):84-85.
[2]罗丁元.《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探索[J].新闻传播,2018,(02):80-81.
[3]范靓.《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28):28.
[4]崔艳宇.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N].中国青年报,2017-03-07(07).
[5]洪婷.论“慢综艺”《见字如面》的故事化叙事策略[J].视听,2018,(10):67-68.
[6]王彦.“慢综艺”走红,让文化浸润心灵[N].文汇报,2017-02-20(04).
[7]卢武,周敏.央视《国家宝藏》对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J].新闻世界,2019,(2):25-27.
[8]蔡瑞国,蔡瑞邦.书信类节目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以《信中国》《见字如面》节目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8,(13):196-197.
[6]王彦.“慢综艺”走红,让文化浸润心灵[N].文汇报,2017-02-20(04).
[7]卢武,周敏.央视《国家宝藏》对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J].新闻世界,2019,(2):25-27.
[8]蔡瑞国,蔡瑞邦.书信类节目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以《信中国》《见字如面》节目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8,(13):196-197.
作者:颜美艳
- 上一篇:复杂网络方法在数据挖掘的应用
- 下一篇:地铁5G无线通信覆盖工程建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