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同体建构与文化自信的重塑
时间:2022-02-26 04:36:07
导语:文化共同体建构与文化自信的重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系列文化综艺类节目通过文化形式与传播方式的创新构建大众的想象、协作、情感文化共同体,并借助新媒体发挥参与式民主价值,提升个体文化自信;利用媒体融合提升群体文化自信;运用主旋律和正能量文化要素,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因此,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在创作时要利用多屏幕、多场景、多终端的共同到达以培育主体文化自信;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精神为己任,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着重输出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媒介化内容,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综艺类节目;文化共同体;文化自信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培根铸魂的过程,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把社会责任放到首位。以弘扬爱国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为主,以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观众为目标,培育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2019年1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一档地名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地名大会》,节目旨在探寻地名背后的命名智慧,梳理地名背后的历史脉络,追溯传承地名文化中的名人与平民英雄,带领观众领略神州大地的精彩华章,从中深挖地名的文化价值,引导观众从文化旅游、特色美食、非遗民俗等方面体验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文化形式创新构建多元“文化共同体”
《中国地名大会》继续沿用“中国XX大会”模式,使用多人竞赛选拔的挑战模式,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地名高手同台竞技答题,以此保证知识的密集输出。同时,题目设置丰富多样,涉及语言、民俗、历史、地理、饮食、文学等多个方面,不但要求选手们读万卷书,更要求选手行万里路。通过多轮提问后选拔出前三名进行三选一角逐,最后选出一名挑战地名天梯。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节目间隙通过穿插专家的讲解来普及地名相关知识,揭开地名背后的“文化密码”,通过想象文化共同体、协作文化共同体、情感文化共同体激发受众对国土的热爱,并引发集体共鸣。(一)“他者”与“自我”共建想象文化共同体想象文化共同体,是具有共同理想和相同文化性状的社会个体所构成的有序群体。一个想象出来的群体,其想象空间可以无限和至高无上。群体成员能够通过各种媒介“想象”构建出一个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整体。[2]想象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主体涉及个体、群体和全民族,正是由于主体相信共同的祖先在共同的努力和经历中造就了共同特征的形成。[3]人类通常以地域划分界线,也会以地域区别民俗、人物、建筑、地名等文化,因此“自我”往往通过空间速记法来总结“他者”群体的特征,也就是根据其居住的地方对“他们”进行定义,这不仅是一种个体、群体乃至民族的地域归属认同,还是一种文化归属认同,这也是想象文化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一旦形成了想象的文化共同体,就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方式或人物之间的关系叙说故事,并在不同的内容和具体情境中重新演绎。例如节目邀请了电影《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老师传颂其家乡广西河池对于“歌谣”想象的文化共同体,回溯了广西河池这一具有地域性和区域性的共同文化回忆,并以黄婉秋的“自我”角度向来自四面八方的“他者”观众展示了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二)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创建协作文化共同体传统文化科教类节目往往着重强调其公共服务职能,节目宗旨以传播和展示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化为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解释和阐述。现代社会,媒体的多元化扩大了阅听人的数量,提升了信息链接的价值,增加了信息链接的密度,信息的互联共享加速消解了传统知识精英集团的话语权,推进了民主文化活动参与互动的进程。草根、素人等能够体现大众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多地注入电视节目中,使“文化科教”节目变为“国民综艺”节目,普通民众也能够和明星大咖一样登上荧屏舞台,共同打造“万众创新”的协作文化共同体。《中国地名大会》选拔了70名“地名达人”与台下和屏幕前的观众协同互动,通过多个竞赛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地进行地名知识竞猜、选拔。节目还将镜头聚焦于在一线基层工作的奋斗者们,以此致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民英雄”。由主持人、地名达人、专家、特邀嘉宾、台下观众、线下观众共同构建的协作文化共同体由此产生,他们共同深入挖掘这些地名的文化意蕴,了解地名背后隐藏的本地特色和民族文化,也让观众学习到了热爱和平、安土重迁、尊老爱幼、爱国敬业的传统美德。(三)溯源与寻根文化重塑情感文化共同体共同体首先是以血缘、地域等为纽带,然后再延伸出充满温情、相互信任和高度认同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享。这里的情感共同体更强调“社会构建性”和“当下性”,即人们根据当下生活对集体的过去进行理解、建构、回忆与再现。[4]一处根脉、一个源泉,都可以让文化主体溯本追源。在家族血脉开始的地方,通过重拾一段情感的文化记忆、重述一段宗族历史、重演一段寻根之旅,将两个人文景观完全不同的地方联结起来,以深厚的“落叶归根”和“故土难离”情思联结建立一种能够为之移情的情感文化共同体。为此,节目特意邀请了能够追思乡愁的“人”重新诉说家乡的美与善。如怀揣几代华人回家寻根的梦想,用大半生时间编纂族谱只为唤醒在外游子中国心的美籍华裔郑国和,他们向所有人展示了具有深深情感联结的“家乡与故土”的寻根文化,唤起了中华儿女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也重塑了一个新时代“依托情感的文化共同体”的新群体形象。
二、媒体传播策略创新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这是文化主体对文化共同体的进一步的认同升华和情感寄托,也是对自身文化价值与所身处社会地位的自我信任与肯定。文化自信并不是文化与自信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把握文化发展历史、熟知文化基本内容、明确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做出的肯定性回应。[5](一)新媒体发挥参与式的民主文化价值,增强个体文化自信现代传播技术可以用来教育民众,启发参与式民主,也可以帮助受众重塑并增强个人自信。在微内容、短视频等“短、平、快”的内容不断传播的今天,电视内容也必须把变革融入传播之中,新的对于传播形式的解释就必须不断变化,通过语言和作品构造一个新的现实。[6]《中国地名大会》巧妙地将智媒内容(无人机拍摄、智能拍摄、智能导播)、移动社交媒体内容(抖音)与节目结合起来,通过长与短、微与精的互补方式,以城市为“导游”,增强观众对其所处的“文化共同体”的认同。相较以往的线性时间与空间连接,智能视频、短视频、微视频等新媒体形式能够在不同地点演绎不同的时间片段,从而创造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视觉角度,再通过结合电视内容将城市生活中发生事情的异步性、复杂性和非连贯性表现出来。如抖音拍客“Xiaosha666”向观众展示了“姑苏”的美人美景。在新媒体的加持下,民主参与进程中的文化价值被放大,信息或观点在群体共鸣、分形迭代的作用下,将一件小事、一个小节点演变为具有社会影响的热点事件,从而增强个体融入群体的文化自信。(二)媒体融合提升群体文化自信2019年1月,在关于“加快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指导思想中指出:媒体互动融合能够催生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7]让传统媒体联结新媒体,牢牢占领思潮引领、文化传承、娱乐大众、提升自信的传播制高点,大幅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改变媒介生态与格局,借助移动端、PC端搭建“内容兼融、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互动传播矩阵,是传统权威媒体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地名大会》通过“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与央视客户端)的全媒介整合、分发、运营平台扩展与传播节目内容。如在微博端开设了专门的大V账号“中国地名大会”并创建微博话题#中国地名大会#;联合百度、腾讯平台打造在线答题专区,用微信端线上小程序“中国地名大会”为节目输送优质选手,还用“中国地名大会”的微信公众号向大众传递每期最新的节目内容与资讯;同时借助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微视频平台和央视客户端实现大小屏内容互通、平台互通、情感互通,实现“电视观众”与“网络用户”的无障碍互转,不断强化个体在全媒体平台中的文化价值定位与认同,通过“深度嵌入式”的情感社群联结促进形成群体性的文化交流,群策群力的提升群体文化自信。(三)多文化要素联袂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多次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电视媒体的传播规律,创新理念、形式、手段、体制、机制,切实提高电视媒体的引导力、宣传力和公信力。电视媒体作为最亲民、最具感召力的媒体之一,是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主要舆论阵地,尤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多变的社会浪潮中,如何将文化要素嫁接到节目中,传播积极正面的舆论思想是一件极富意义的事情,也是电视传媒机构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地名大会》在这方面巧妙地设置议题,将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故事与地域地名联系起来,并深挖事实,用富有激情的表达激发受众兴趣,达成共识与激发情感交流,增强了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力、吸引力,提升了受众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例如,因太湖得名的世界首台峰值计算速度超过十京次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不仅意味着该计算机具有更胜一筹的机器运算和处理能力,更展示了我国在国际电子信息行业中所处的领先地位。正是这种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的文化要素的植入,不断刷新观众对本国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科技等最新发展动态的认识,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大幅提升受众对本国文化的自信。
三、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与建议
国际化、现代化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不断冲击着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念,也为我国的文化价值、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传承历史文明、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捍卫我国“文化领土”,对抗外来文化侵蚀和腐化的最有利反击手段。因此,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的创作需善用如下几种方式提高国民的个体、民族和国家文化自信。(一)多屏幕、多场景、多终端共同培育个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这要求我们自身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修养,对本国、本民族文化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它的历史演变、发展方向和趋势。移动端内容输出的碎片化、非线性、交互性等特征让受众更乐意以轻悦实时互动的方式达成“在看中学、在学中看”的“终身学习”目的。多场景、多媒介、多终端的聚合分发使流量分配权快速迭代,不断下沉,倒逼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的信息生产、内容呈现、整合运营等环节变革。未来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应向智慧化、定制化、社群化发展,内容呈现应向轻悦化、青春化、科技化发展,分发运营应向场景化、跨屏化、垂直化发展。以“小屏”驱动“大屏”、“多媒体”驱动“富媒体”、“单终端”带动“多终端”、“单场景”带动“多场景”,重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二元甚至是多元媒体传播结构,不断增加受众个体接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多媒介内容的整合分发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和熏陶氛围,推动“全民学习”的文化风气,以文化自觉拉动文化自信心的增长。(二)优秀民族文化内容与精神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脊梁。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应对各民族文明、异域文化、地域方言等优秀民族文化有基本的认识、敬意和自豪,应采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度借鉴吸纳多元、多样的民族文化。《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为观众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播、展示的平台。今后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创作仍要坚持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为己任;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以传递有价值、有特点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内容和精神为导向;以全面、兼顾、包容的全局视角始终把五十六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面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信。(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媒介化内容输出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价值理念、科技创造与发展的外显影响力指标,文化自信的提升要着重解决“回首望”和“向前看”的两个重要问题。“回首望”是要坚守,要不断回顾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梳理总结出文化发展规律。“向前看”是要创新,要不断加强文化与科技的交融,善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内容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这方面,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制作一方面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传播手段现代化、终端泛化、智能化;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文化科技发展趋势与节目主体的结合点,开发内容展示数据化、可视化、沉浸化。以串联叙事法向观众展示能够体现中国地域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增强观众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入认识,从而有效提升国民的国家文化自信。
四、结语
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能巧用电视语言与传播策略构建想象、协作和情感的文化共同体,并借助新兴技术、媒体融合、多要素整合增强个体、群体和国家层面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对我国文化价值的内在肯定与自我确认。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创作只有深刻体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使命深意,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意识并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塑造国民的文化意识,才能在文化创新中不断提升多层面的文化自信,从而使我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
作者:林宏 王璇 单位:1.山东教育电视台 2.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与旅游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上一篇:广播电视语言文化性及规范性探析
- 下一篇: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改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