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与影响
时间:2022-08-17 11:08:39
导语: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与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过程中,文化类电视节目起到了积极的跨文化传播推动作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不仅传承了历史文明,还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文化宝藏,同时提高了全民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本文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探讨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对中国文化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类电视节目;文化传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中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政策背景和环境背景为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土壤、创造了条件。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是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在全世界传播的助推器。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的背景
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与政策背景和环境背景紧密相关,无论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还是电视受众的文化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1.政策背景。近些年,我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认可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并提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是文化产业。2003年,原文化部的《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仅将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还提到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概念对应。2004年,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进一步明确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我国文化产业近年发展迅速,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到2016年的30785亿元,增长了70.4%,年均增速14.2%,比同期的GDP增速高5.9个百分点,占同期GDP的比重从3.48%上升到4.14%。中国的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成为非常重要的增长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长远发展目标。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国家自信和文化自信,强调一个国家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承和发扬好中华文明,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快速发展符合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趋势,具有高度的政策敏感性和顺应时代的可持续性。2.环境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休闲放松的需求,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日益凸显。近些年,电视台通过购买国外人气较高的综艺节目版权,真人秀、体验类、竞技类节目广受关注,涌现出一大批观众喜爱的电视综艺节目,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等。然而,必须看到,在国内综艺类电视节目繁荣发展的同时,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很多节目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难以取得理想的收视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大批量的综艺类电视节目将娱乐性作为节目追求的目标,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观众需求,短期内会取得一定的收视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电视节目难免会被淘汰。为进一步规范和净化播出环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指出“优化节目结构,丰富节目类型;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在这种环境下,电视节目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持续发展;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并不能满足观众思想文化层面的精神追求,文化类电视节目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考虑到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市场需求,这类电视节目在选题过程中更注重题材的传播价值,融合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通过传播中国文化,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出现,扭转了观众以往对传统文化节目重说教的刻板印象,节目内容接受程度高、环节形式丰富、互动效果较好,掀起了全民的文化热潮。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提升了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对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的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迅速发展,节目的收视效果也十分显著。1.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迅速。中央电视台2012年推出国内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开讲啦》,一经播出广受好评,收视率居高不下。不仅在电视播出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成绩,在互联网播出平台上也获得较高点击率,相关词条搜索数百万次,到2019年互联网上的点击率已经过亿。节目播出至今共邀请三百多位嘉宾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些嘉宾来自各行各业,结合人生阅历分享感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和榜样力量。2013年,中央电视台在国家语委大力支持下,推出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每期时长90分钟。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代表队以晋级赛方式参与节目,内容不仅援引名著,还涵盖天文、地理、生僻字词等。节目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屡次获奖。《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获得的关注度和节目影响力充分说明了观众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需求旺盛。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节目包装还是环节设置,都体现出浓浓的中国文化元素。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收视率达1.11%,单期最高收视率1.24%,官网互动总人次刷新了录播节目的互动纪录,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诗词的浪潮。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节目从普及度高、观众熟知的古诗词入手,拉近了观众与古诗词文化的心理距离,节目的互动环节营造了良好氛围,观众的广泛参与使得节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7年,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播出后广受好评并掀起全民热潮。嘉宾选取的文字有经典名著、温情信件等,透过这些文字和对嘉宾的采访,节目不断展现人文关怀和文化自信。《朗读者》的衍生活动在线下推广,观众可在朗读亭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其情感、文化和精神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得以满足。近年来,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化类电视节目影响力不断攀升。这些节目精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节目的形式积极创新、技术不断改进、效果显著提升,不仅以更高的节目质量满足观众的多样需求,同时也传播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全民的文化自信,增强了我国的文化影响力。2.文化类电视节目效果显著。在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背景下,文化类电视节目蓬勃发展,市场和传播效果显著。《开讲啦》不仅被评为年度最佳人文节目,还被誉为“思想好声音”。《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一经播出,话题热门榜点击量就突破18万次,百度搜索点击达42万次,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评论该节目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时代活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比近几年央视和各卫视的情况,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大好形势。根据2019年上半年文化类电视节目涉及题材的统计结果,历史故事、文物、文学等题材的节目数量大于诗词和时代故事题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类型已经从最初的朗诵、竞技发展到谈话、讲述、脱口秀等多种形式,节目收视人群的年龄分布也越来越广。虽然节目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但是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整体收视效果提升显著。
三、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影响
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电视节目类型,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对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助力对外传播有着重要影响。1.增强文化自信。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往来日渐频繁。中国需要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更为多元的国家形象,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发扬、创新,比如,我国的戏曲、剪纸、国画、诗词等独具特色的内容,不仅能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同时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也可以将这些文化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进行对外传播。《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海外也引起极大的反响。通过该节目,有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多人有兴趣学习中文。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中国文化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同时也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2.加强文化归属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选题多来源于我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国古老历史和文明在节目中的展现,不仅能增加观众对祖国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强文化的归属感。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强有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进步。观众热衷于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方面说明节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观众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3.提升国际形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往来更加频繁,各种文化思想汇聚。经济增长已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影响力的唯一指标,文化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各国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国家文化的输入输出政策也尤为重视。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位居世界前列,《蜡笔小新》《火影忍者》等众多经典作品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在文化产业备受瞩目的韩国,其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对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在2000年后开始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类电视节目作为其中组成,近年取得的成绩和社会影响力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作为当前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经济实力,同时还有日益增强的文化竞争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文化。文化类电视节目可以很好地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文化类电视节目应当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技术相结合,制作更多优秀的电视节目,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国家形象的提升持续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鹏林,刘德道.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源、内涵与外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2]刘兰.从《朗读者》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价值体现和意义[J].电视研究,2017(09).
[3]孟令杰.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4]张利英.《中国诗词大会》: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9).
[5]文卫华.电视节目的价值引领与形态创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的启示[J].中国电视,2013(10).
[6]胡怡芳.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09).
作者:尤文静 单位:韩国清州大学
- 上一篇: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论文
- 下一篇:浅谈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