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探析

时间:2022-07-30 04:15:11

导语: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探析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迅速。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活跃在大众视野中,依附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五千年历史的土壤,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品牌优势、展现大国文化底蕴,是当前电视综艺需首要解决的问题。而优秀的、赋予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更是延续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品牌优势;问题对策

一、《经典咏流传》节目概况

为了响应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1],2018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推出了大型文化音乐类电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开播三天,全网平均收视率达1.33%,豆瓣评分高达9.3。节目以传统文化诗词为载体,以传承经典为导向,重在阐释文化内涵,传播传统文化。节目将中华古典诗词文化通过电视媒介、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重在传达诗词文化的韵味、意境,并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展现。传唱人不仅有明星、艺术家,也有许多社会上的普通人。每个传唱人都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诸多感悟,通过演唱的方式,将经典诗词转化为动人、优美的旋律,并用现代流行唱法来演绎中国古典诗词的新韵味。

二、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现状及功能

(一)发展现状。自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开播以来,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便不断涌现,掀起了一股“综艺文化热潮”。在此基础之上,《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故事》《传承者》等关于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更是发展迅速。此外,2016年底,《见字如面》在春节档走红,被网友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2017年推出的《朗读者》更是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同年年底《国家宝藏》的播出再次带来一夜刷屏的惊喜[2]。2018年推出文化音乐类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是继系列口碑佳作后,又一经典力作。由此可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国家在文化层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文化是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基本前提。因此,大力发展和传播优秀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重点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综艺节目也是当下展现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二)功能。1.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就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而言,达到宣传的效果是最为理想的。《经典咏流传》由中央电视台打造,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和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并非易事。2.继承传统弘扬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新时代的不断发展,致使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时代淹没以致流失,这对国家和人民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经典咏流传》在这一点上的做法是千千万万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最佳典范,让优秀的文化再次点燃,也让继承的火焰生生不息。3.彰显国家文化底蕴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谓长久,首要传承,之后才能继往开来。从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具备的主要功能来看,其不仅能够唤醒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更能够在提升个人内在上发挥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在国家形象的树立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

三、《经典咏流传》传统文化元素展现

从当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节目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基本都是沿用相似的竞赛形式为基础来展现的。《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方式上。(一)“和诗以歌”传承传统文化。“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穿越千年,又再次得到回应[3]。节目将“诗”与“歌”完美的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进行再次演绎。那些曾经或是激荡、或是悠扬、或是忧伤、或是叹息、或是欣喜或是婉转的文字,在传唱中又再次触碰我们的心底,打动着、也感染着无数人。元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由新生代实力唱将谭维维演唱,康震老师讲解的就十分出彩。他讲解到:“这首诗就是告诉大家我并不是靠那点颜色来让你们喜欢的。我有我让你们感到欢喜和高尚的东西。”所以不得不说这种“和诗以歌”的形式成为了节目的一大亮点。《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这种传唱的创新形式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以其独创的视角收获了众多观众。和以往诗词节目或音乐节目竞演方式不同,《经典咏流传》打造了一种“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4],实现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节目本身不仅让人们了解到了更多的中国经典文学,而且相当具有中国特色。不仅如此,古典诗歌的意蕴也完美地呈现在观众视野中,历史积淀着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涌进人们心中,让经典文化传承,不觉已成为一种习惯,便是最为成功和令人欣喜的。(二)“三情合一”直抒胸臆。中国古典诗词自古就十分注重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这里的“三情合一”主要指诗词作者本人情感、传唱人情感以及受众情感的融合[5]。首先,一首诗自然少不了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本我思想,作为原创作者对这首诗所赋予的情感是能从诗的字里行间中展现的;其次,作为传唱本人对诗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诗词本身,结合流行音乐传唱,这样一来,传唱者对诗词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最后,受众基于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加上传唱者新活力的注入,在受众心中情感升华会更加浓厚。“三情合一”在这种传统文化情感的表达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清代袁枚的《苔》这首诗写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传唱人支教老师梁俊这样说:“我是从大山里出来的,我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优秀的那一个,就像是角落里潮湿又不起眼的青苔,但是如果在显微镜下,这些青苔就像一朵一朵的小花,很美。”而作为演唱者的梁越群小姑娘来说,这首诗里面就有她的人生。所以,在她唱这首歌时,梁俊老师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像牡丹一样盛开时,观众在看到后也是眼前一亮,感动的不仅是诗本身传达的思想,更是梁老师和学生对现实人生的感悟,默默无闻即便再浅小,也有自身的价值所在。此情此景,诗中有我,我中有诗,情到深处最为感动。(三)传统与流行相融的创新元素。在大多数观众的眼中,诗词是非常古典、雅致的,所以跟诗词搭配的一定会是传统的、有一定韵味的、古色古香的,而《经典咏流传》则是将以往这种一贯风格打破。1.在传统文化元素上,为了与当下时代相结合,将这种最传统的文化元素,与当下流行音乐相结合,根据古诗词的选择,既有通俗唱法又有流行唱法。例如,王力宏饶舌版《三字经》是典型的流行唱法,曹轩宾用陕西方言这种通俗的唱法演绎的《别君叹》,仅3天点击量破两千万,无论是现场嘉宾还是观众都深受感动。2.在配乐上,节目既有中国传统的乐器伴奏,又结合了西洋管弦,节目既结合了当下潮流时代的发展需要,又将这种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更好地赋予了这种古典文化以时代内涵,希望用流行的方式唤醒传统古典诗词的原有生命力。3.在舞台设计上,节目遵循了我国古代诗词从右到左的竖排写作模式,加上场内LED视频背景内容的展现,让观众一下就能融入到诗词之中,进而展现了传统诗词典雅、隽美的特点,同时营造出了一种浑然天成,清新古朴的意境。4.在传唱人选择上,节目组在人员传唱上要求也十分严格,要求传唱人首先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其次是所选择的诗词要与本人的经历相似或相近,有相同的体验感这点也十分重要。例如,王俊凯传唱的《三字经》,这本身与王俊凯的气质很相近,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精神面貌都十分吻合,伴随着古琴的意蕴,尽显传统的魅力所在。

四、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虽然中央电视台成功地打造了这档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但物以稀为贵,很多综艺节目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帜一味地追求商业价值,既戏谑、恶搞、扭曲了优秀文化,又毫无内涵可言。1.内容缺乏新意从我国的电视产业角度来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视节目,其内容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同质化”。例如,宫斗剧、抗日剧、相亲类综艺节目的同质化最为严重。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体制相对固定也会出现“同质化”现象,内容的“撞车”更是层出不穷。2.娱乐营销商业气息重信息与科技的时代,我们无可避免地都会和“娱乐至上”“商业利益”挂钩,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也寥寥无几,只是打着“传统与文化的招牌”谋求各自的利益。所以传统文化元素变成了盈利的手段,纯粹的变得不纯粹,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3.未能真正融入日常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正是因为在这种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导致许多文化渐渐淡出大众视野,最终可能导致消亡。尤其是当前处于信息科技时代,古老文明的传统很容易被时代冲刷,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感,导致这些传统文化很容易被人们遗忘。(二)对策。1.内容选择上凸显主题,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对于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而言更要严格把关,对内容要优中选优、要结合当下时代的需求、要引人共鸣、要展现文化内涵、要体现人文气息。在内容上《经典咏流传》是一个很好的典范,选择诗词题材,又结合当下流行元素,新颖又具底蕴。2.打造国家品牌计划,展现大国传统文化经典品牌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荣誉,要想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首先就要考虑如何打造品牌。《经典咏流传》是国家品牌计划的节目,也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因此,中央电视台在制作此节目之前,就制定了“国家品牌计划”。事实也印证了各行各业都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一旦树立,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3.分析受众特点,明确受众需求,将传统文化植根于人们的日常中去传统不是呆板、乏味、陈旧的象征,而是历史积淀下的厚重感的完美展现。如何将传统融入到日常生活,包括衍生品的开发、新媒体的运用等是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经典咏流传》节目选择的诗词是语文课本上出现的诗词,这样就会显得日常化。此外,根据诗词的内容来选择传唱人的新型演绎方式,受众在广泛接受的同时好评如潮,正因如此节目也达到了创作预期的传播效果。

五、结语

客观来讲,《经典咏流传》这档综艺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品牌计划的打造、全新的创新元素的注入、新型的表演方式的融合等。但从主观上来讲,人们对于古诗词这种文化的强烈归属感,它是我们中华古老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悠久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以往的以“播出为核心”的商业倾向,转向以“传播为核心”的宣传倾向,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注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彰显中华文化底蕴的文化综艺节目是亿万观众所共同期待的。未来绝不仅有一个《经典咏流传》,要让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绽放光彩、让经典永传,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做优做强中国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开播[EB/OL].光明网,2018-03.

[2]朱瑞.当前我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3]刘媛媛.从《经典咏流传》看传统文化的传承新意[J].当代电视,2018(10).

[4]廖冲.创新性发展视野下经典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尝试[J].科技视界,2018(8).

[5]陈旭.实现综艺节目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出版广角,2018(11).

作者:李敏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