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像画面表现艺术

时间:2022-07-13 03:09:28

导语:新闻图像画面表现艺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闻图像画面表现艺术

20年前,—张《大眼睛的小姑娘》照片轰动了海内外,画面中小女孩充满对读书无比渴望的那双大眼睛,像通红的烙铁打入人的记忆,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的希望工程。仔细研究和认真分析每一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影视画面,无不发现画面中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隐或现都镶嵌着这样一个个特别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的“大眼睛”,这些能够突出画面重点、聚集画面亮点、凝结画面焦点的关键点,我们称之为画面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既领略到了照片构图平衡之美和色调搭配之美,更感受到画面所表达的贫困孩子上学难这一主题的震撼效果。一双“大眼睛”不仅震惊了世界,而且推进了历史,这就是画面“眼睛”的力量!影视作品主要是用画面说话。画面语言的构成不仅有赖于画面的构图、用光、色彩、影调等外在元素,更需要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情感等内涵,画面的关键点就是画面精髓的凝练,是画面灵魂与核心的外在表现。

欣赏和阅读画面,首先要找到画面的“眼睛”,这样才能真正解读画面本身所包含的准确信息,甚至发现画面背后潜藏着的重大主题。新华社吴晓凌的《血染赛场》是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体育特写类单幅一等奖作品,从中我们看到北京奥运会一位柔道选手受伤的情形———运动员一只缠着绷带撑于垫子上的手和一条跪着的腿,虽然占据了画面较大空间,但我们的眼光仍然会不自觉地聚焦到画面的一个小点上,这就是运动员受伤溅落在地面上的一滴血,这被作者瞬间捕捉到的血滴,就形成了这幅画面的“眼睛”。

探究画面的“眼睛”是欣赏和创作画面的必备功课。一般而言,“眼睛”愈显现画面就愈直白,“眼睛”愈明亮画面就愈优美,“眼睛”愈含蓄画面就愈富韵味,“眼睛”愈深邃画面就愈有分量。一些画面,乍看兴许让人眼前一亮,但耐不得仔细推敲琢磨,其症结就在于缺少了“眼睛”。没有或缺少“眼睛”的画面往往显得空洞苍白、索然乏味,而久经传看让人铭刻于心的影视画面,无不有一个个闪动的“眼睛”,它们是照亮原野的篝火,是撬开观众心灵的钥匙,找到和读懂画面的“眼睛”,就找到了欣赏和理解画面的枢机。再让我们看看这幅经典之作: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反映的是战乱频频下非洲的一角:在干涸地面、焦黄植被的映衬下,画面中的两双“眼睛”赫然入目,一双“眼睛”是羸弱无助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一双“眼睛”是虎视眈眈等待饕餮盛宴的秃鹫,二者前后倚角对应、一强一弱,格外分明。透过画面的“眼睛”,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战乱、贫穷、饥饿像恶魔般正在吞噬着非洲人民,帮助非洲、制止战争,刻不容缓!

寻找和发现画面的“眼睛”,最重要的还是摄影机、摄像机、照相机背后的那一双双“火眼金睛”,这就是创作者对题材选择、主题挖掘以及对画面驾驭的能力。画面的“眼睛”不仅仅是用眼看的,更是用心去体味、揣悟的。我们说思想有多远理解就有多深,对画面“眼睛”的认知也是如此,新鲜出炉的2011年度第55届荷赛大奖作品《怀抱中的也门男子》,就是一幅用心去经营画面“眼睛”的佳作,它是西班牙摄影师SamuelAranda于2011年10月15日在也门首都萨那拍摄的。画面中一位蒙面妇女抱着在反强暴示威中受伤的男子倚墙而坐,恐慌无助,受伤男子的头脸扭曲地紧贴在蒙面女子的肩头,画面中虽然无法看清两人或愤怒或痛苦的眼睛,但这个焦点成了画面的“眼睛”,让读者很容易用心看到他们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对独裁与血腥的愤懑。

笔者在拍摄《虎门永铸的炮台》专题片时拍了很多古铁炮,而铁炮沉沉但仍觉缺少分量,惟有一幅画面让铁炮力鼎千钧,这就是一位少女将一束鲜花插进铁炮炮口,使这尊铁炮画面顿时有了醒目的“眼睛”。铁炮与鲜花、战争与和平,“眼睛”为画面赋予了太多的想象内容。一般讲,画面的“眼睛”也是画面构图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眼睛”所在画面的方位虽没有绝对定规,但它也必须遵循画面构图原则。由于画面“眼睛”所占的重要比重,从画面的和谐与平衡角度分析,画面“眼睛”的定位基本不会离开画面黄金分割线或黄金分割点,否则它不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平衡,甚至还会导致“眼睛”的“失明”,失去其艺术欣赏价值。富有黄金比例结构的画面,是人们视觉审美中最具美感的一种比例关系,它被称为九宫格构图或井字构图。“井”字的四条线被称作黄金分割线,“井”字的四个交叉点被称作黄金分割点,画面主体的最佳位置应该在这四条线或四个点上,这样的画面结构才比较稳定,才能与人的视觉最敏感的触点达成一致,作品《饥饿的苏丹》、《血染赛场》等画面,它们的“眼睛”所在位置也都分布在这些黄金分割线上,特别是黄金分割点上,不但凸显了“眼睛”的重要作用,且更加突出了主题,实现了构图的形式美,增强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