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节目受众语言心态调研

时间:2022-06-14 02:10:00

导语:方言节目受众语言心态调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方言节目受众语言心态调研

语言态度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态度又称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价值的看法,其中包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的看法。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方言电视节目为方言文化提供了展示和传播的平台,方言区的居民在收看方言电视节目时获得身份认同感,从而达到提升方言自身文化地位的目的。笔者所指的方言电视节目即“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节目。方言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不是以普通话而是以方言作为播音语言”。昆明地区电视方言节目主要以昆明话为主要播音主持语言。目前昆明地区电视方言节目主要以三种类型呈现:一为方言新闻类节目,以云南电视台《大口马牙》为代表;二为方言综艺类节目,以昆明电视台《开心一夏》,云南电视台《非常头条》为代表;三为方言情景剧,以云南电视台《大口马牙小电影》及《拿手菜天下》和昆明电视台《东四街西寺巷新传》为代表。本调查选取了在12-75岁之间会听说云南方言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来自云南各州市,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昆明地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发出调查样本450套,收回420套,其中有效问卷403套,有效率为96%。

在问卷中,笔者对被试者的语言水平以“很标准(地道)、标准(地道)、不太标准(地道)、不标准(地道)”为四等级作了调查,得出结论:认为自己普通话水平达到很标准水平的,有15人,占3.7%;达到标准的,有146人,占36.2%;认为普通话水平不太标准的,有161人,占40%;认为不标准的,有81人,占20%。被试者普通话水平普遍集中在标准与不太标准之间。认为自己昆明话达到很地道的,有36人,占8.9%;达到地道的,有213人,占52.9%;不太地道的,有129人,占32%;不地道的,有25人,占6.2%。被试者昆明话集中在地道的水平。可见,昆明地区的人们对于昆明话水平满意度较高,对普通话水平满意度略低。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昆明是一座历史文化老城,当地人对昆明文化相对自信,常把自己的方言作为交流沟通的第一语言。而同时,也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省会城市,昆明越来越多地容纳了云南各州市,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人们。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只能在本民族间使用,大部分人通常使用昆明话或普通话交流,因此也存在昆明话水平不太地道的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不同年龄对方言的自我评价程度也存在差异。其51-75岁年龄组的人认为自己的方言很地道,认为自己昆明话地道的占到了该组的78%。由于他们长期居住于昆明,常使用昆明话,并且很少与其他语言接触,因此昆明话较为地道。31-50岁年龄组认为自己昆明话地道的占70.8%。12-18岁年龄组认为自己昆明话地道的占42.6%。在所有年龄组中,19-30岁年龄组的人对自己昆明话水平的评价只是最低的,认为达到地道的占38.3%。12-18岁年龄组,与19-30岁年龄组的方言自评率低是由于这两个年龄组的人们大多是学生及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自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下发以来,这个年龄组的人们在学校学习期间,普遍都学习、使用过普通话,因此有较好的普通话基础。并且,他们的交际范围比较广,容易产生较多的语言接触。特别是19-30岁年龄组的人大多都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较高,甚至对于一些职业来说,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是必备的技能。因此,昆明话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所以他们自己所使用的方言的自信度也就降低了。问卷中特地设置了对方言电视节目的态度问题——您如何看待方言电视节目?分成五个选项:很喜欢、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无所谓。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方言电视节目表现出喜欢的倾向性,“很喜欢”及“喜欢”占到45.7%,“不太喜欢”及“不喜欢”占30.5%。这与昆明话水平的自我评价结果相符。这也再次证明了很多学者的观点——方言地域文化的载体,与这一区域的受众有天然的心理亲近感。不同的年龄组对方言电视节目的态度也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人们对本土方言节目表示支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支持度最高的是12-18岁年龄组,占71%;其次是是51-75岁年龄组,占62%;再次31-50岁年龄组,占54%;对本土方言节目支持度最低的是19-30岁年龄组,占46%。

一般而言,人们对方言的自我评价应该与他们对方言节目的态度是一致的。51-75岁年龄组、31-50岁年龄组对方言的自评率较高,因此,他们对方言节目的支持率也较高;19-30岁年龄组对方言的自评率较低,所以对方言节目的支持率也相对低。但是,为什么12-18岁年龄组的人对自己的方言评价并不高,但是对方言电视节目的支持度却最高占71%。12-18岁年龄组的人处于青春期,感性思维比较活跃,对新生事物感兴趣。看惯了普通话节目,方言节目对与他们而言便具一定的有吸引力。12-18岁年龄阶段也是语言习得能力较强的阶段,因此调查显示,“可以学习方言”成为12-18年龄组喜欢方言电视节目的原因之一,43人中有30人选择了此项内容,占此年龄组的69.8%。由于电视方言节目常常运用方言的生动、形象、幽默的特点来娱乐大众,这也成为12-18年龄组青少年通过方言电视节目来习得方言的原因。不同的学历背景,对方言的自评率有差别,对方言节目的态度也有差别。小学以下的昆明话自评率较高,51人中,67%的人认为自己的方言“很地道”,而大专及本科和本科以上的方言水平普遍集中在“不太地道”,占191人的52.3%。学历往往与社会地位、经济价值等因素相关。小学以下学历人群接触普通话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对方言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对方言自我评价也比较高;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较高。问卷显示,这两类学历人群中,92.4%的人认为生活中不能不会说普通话,否则会影响沟通与交流。学历层次不同,对方言节目的接受程度也不同。

通过统计,我们得出:本科以上学历人群支持本土方言节目的比例最大,占36人中的69.4%;其次是小学以下学历人群,占51人中的49%,再次是初中和高中及同等学力人群,占161人的46.6%,支持方言节目的比例最小的是大专及本科学历人群,占该组人数的的38%。结合他们对昆明话的自我评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学及以下学历群对长沙话的自我评价最高,他们对方言节目的支持度也最高。他们平时对方言的依赖比较强,并且他们中的78.4%都认为方言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生动、有趣;方言节目容丰富、贴近大众,有亲切感,有共鸣。所以普遍表现为喜欢方言电视节目。而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对方言的自我评价率比较低,但对方言节目的支持度却同样相对较高。通过访谈,我们得知,此类学历较高的人群对“方言安全”的敏感度很高。他们希望昆明本土文化能够被保护既传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此类学历人群中,83.3%的人认为方言中一些特有词汇和俗语逐渐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年轻人虽然知道方言俗语的意思,但使用频率明显减少。93.3%的人认为方言节目对本地区的文化或风俗有影响。所以,他们会对利于自己方言文化的事物给予更高的评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寻求自己文化身份的心理需求。这也反映了这一学历群的语言态度的实际倾向,即通过对方言的认同,追求本土文化的归属感。虽然大专及本科学历人群也接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们对方言节目的支持率却最低。分析其原因,此类学历人群的方言自评率较低,平时常使用普通话沟通交流,对方言的依赖性较低,32.3%的人对方言电视节目表示“无所谓”,因此对电视方言节目的支持率也较低。数据显示,此类学历人群中,49%的人认为电视方言节目用词粗俗、内容无聊,并对主持人风格表示不认同。由于方言电视节目为了更高的收视率,会出现降低格调取悦受众的现象,因此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大专及本科学历的人群,往往认为方言节目媚俗,缺乏深度。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受众对方言节目的评价,管窥到方言电视节目的问题所在,从而加以改进,使之更好的发展。通过对昆明地区受众语言态度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受众对普通话和昆明话语言能力自我评价、对方言节目的接受程度差异,以及对方言节目的评价。首先,昆明地区的人们对于昆明话水平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方言电视节目在昆明地区具有比较广阔的语言基础作支撑。其次,从受众对本土方言电视节目的态度来看。

受众对本方言节目热衷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跟人们对云南本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关。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对受众喜欢方言电视节目原因的问题(多选题),其中51.1%的受试者认为“方言节目容有亲切感,有共鸣”,49.6%的受试者选择“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生动、有趣、形象,令人放松”。这说明方言节目满足了大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其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比较丰富,承载了这一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同时,方言的生动、有趣、形象让节目呈现出很强的贴近性和娱乐性,让受众觉得亲切、放松。方言节目潜移默化的传播本地文化,容易让受众产生心理及文化的认同感。每种方言都代表了一种文化生态的存在,而这种文化生态是与当地方言人群的思想、情感深深相契合的。这种情感使人们倾向于接受用家乡方言演绎的节目,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实现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流传。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方言自身文化地位。这无疑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少部分非昆明地区的受众,也可以借助方言电视节目学习地道的昆明话。这也为当地方言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与其他语言接触越多的受众,对方言节目的支持率越低。对于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来说,他们普遍认为希望将来自己的后代能掌握方言、普通话及英语。这也说明,在昆明地区方言的发展比较乐观。方言电视节目为更多青少年学习本地方言提供了条件。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方言电视节目对本地区方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方言电视节目既然承载着本土文化,就应该加大对方言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的提升,避免“俗”、“滥”的节目内容,及粗糙的节目制作,提高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及主持素养,才有利于方言电视节目更好地发展。

1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从土壤学角度来看,盐碱地与盐碱土、盐渍土的概念相近,是各种盐土、碱土以及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土壤的总称,其特点是土体中含有较多的盐碱成分,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致使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ls]。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一2007)将盐碱地定义为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的耐盐植物的土地lel。基于资源学视角,结合盐碱地的土壤学内涵及资源利用管理需要,本文认为盐碱地是受到盐碱化危害的土地资源,是一个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及人类活动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主要包括因受盐碱化影响而难以利用的未利用土地及具有盐碱化障碍的耕地。其中,盐生植物资源、滨海和内陆盐碱湖沼等也可视作)”义概念上的盐碱地资源。因此,盐碱地可持续利用也便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使用、保护与治理,并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协同和公平l7]。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结合盐碱地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盐碱地可持续利用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与组织管理机制,对盐碱地资源进行开发、使用、保护与治理,以获取盐碱地生态经济功能的持续维持和提高。盐碱地生态经济功能的持续维持和提高不仅体现了盐碱地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也突出了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具有高效利用、可持续利用的双重特性。综上所述,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就是盐碱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基于生态适宜性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目标,通过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获取盐碱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维持与提高。在自然生态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盐碱地农业利用的经济效益,并在利用过程中,考虑区域的相互影响,使其具有社会可承受性。不难看出,盐碱地的农业可持续利用,要求根据盐碱地利用的多目标性,有机地组织各种可行的技术改良模式,尤其强调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结合、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厂、‘的结合以及技术模式与管理机制的结合,构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

2我国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概况

2.1基本进展

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盐碱地资源调查、改良技术研发、改良模式总结与推J‘一、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等多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盐碱地改良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盐渍良技术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碱化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对盐溃环境和盐渍土的发生演变以及改良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调查和试验研究,很多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盐碱地综合整治工作,大量盐碱地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有效地防止了土壤盐溃化的进一步发展【’2,吕’01。尽管根治盐碱化、摆脱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带来的危害并非易事,但)’‘大科技人员和人民群众在盐碱地农业利用方面还是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方法。“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来,水散盐留”便是人们在长期的盐碱地治理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土壤盐分运行受水分运行支配的基本规律。盐碱地农业利用的技术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等几大类,其中既有古老的技术,如平整土地、深耕晒堡、及时松土、微区改土、灌水洗盐、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等;也有近代传统改良方法,如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以及化学改良技术等;还有利用生物化学新技术所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如氮磷钾增效剂),以及利用新型材料和先进施工技术所实施地下暗管排盐工程、“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治理新模式等【”’ZJ。结合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发展及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实践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农改”阶段,大体在1958年以前,主要以农业综合治理与生物措施为主,侧重于推厂‘农民群众经验,如刮盐起碱、围捻养青、翻淤压碱、耕作防碱、多施有机肥、种植耐盐植物和防盐、抑盐等栽培措施。“水改”阶段,即从1958年到1960年代末,以水利改良措施为主,如大力发展引黄灌溉和平原水库等,但由于重灌轻排、兴渠废井,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壤盐渍化,后来经过根治黄河,挖沟排水,并配合井灌井排,使盐溃化面积逐步缩小。到了1970年代,发展到“农水”结合综合治理阶段,通过工程措施和农林生产措施相结合,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80年代,为了研究盐碱地的治理,国家在黄淮海平原5省2市先后建立了若干试验区,如山东省的禹城、俊县、寿光,河北省的曲周、南皮,河南省的商丘、封丘,江苏省的唯宁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生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上有了明显的改善,科研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I’31。1980年代末期以来,以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得以推厂‘实施。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中的重要工作,也被纳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与此同时,国家还先后启动了大量与盐碱地治理与农业利用相关的科研项目,促进了盐碱地综合治理实践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改良模式及其管理决策的深入发展。

2.2主要问题

随着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改良模式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进步,我国盐碱地改良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目前我国盐碱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数据还是依据全国第一次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做出的结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距今己有3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盐碱地资源调查工作巫待更新。有必要利用目前先进的35技术,结合盐碱地改良治理工作的需要,开展系统的、专业的盐碱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构建全国土壤盐渍化的监测预报体系,为制定盐碱地治理的宏观、长期战略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再者,尽管我国盐碱地改良治理工作己经陆续开展了几十年,_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迄今为止,却从未对盐碱地改良治理在国家层面进行全面规划,仅有部分省份对本区域的盐碱地改良治理进行过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盐碱地改良治理存在着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的现象,缺乏宏观管理决策战略指导与体制保障,致使各地盐碱地改良治理工作政出多门,使有限的盐碱地改良与治理资金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宏观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技术模式、管理体系等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强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在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结合、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厂‘的结合以及技术模式与管理机制的结合方面,综合性、系统性强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立足全国与区域视角,结合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改良模式的不断深入探索,通过开展科学的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构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成为加快盐碱地资源开发进程,促使盐碱地农业利用综合效益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

3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

3.1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

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盐溃土物理化学性质等理论研究是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生物、化学等改良技术和措施是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而完备的政策与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则是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明晰盐碱地农业利用综合效应响应机理的基础上,揭示盐碱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利益主体(如政府、企业、集体、农户等)相互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与改良模式的周期性以及风险特征,从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等方面解析盐碱地农业利用的可持续性,研发盐碱地农业利用可持续评价技术,将盐碱地农业利用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参与系统运转的技术模式、财力物力、管理决策等各类可控因素进行高效调控,以获取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涉及的对象类型复杂,评价尺度较为宽泛,技术体系的设计尤为重要。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在结构上,要融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改良模式以及管理决策的可持续性评价为一体,在评价内涵上考虑保持和提高生产力(生产性)、降低生产风险(安全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持性)等方面,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达到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性(图1)。

3.2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技术思路

3.2.1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的可持续性评价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的可持续性评价技术思路为:①定性分析: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结合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研发理论与实践,考虑不同类型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的周期性以及风险特征,选择典型区域、典型技术作为评价对象,分析各评价对象与区域范围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判断土地利用趋势类型;②定量评价:调查获取评价对象相关数据,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在生态平衡、经济可行、社会接受等方面建立影响各评价对象可持续状况的指标体系,确定相应权重,确定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实际值,并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指标标准化处理,计算各评价对象的各类评价指数值和总指数值,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多因素综合评价。

3.2.2盐碱地农业利用改良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盐碱地农业利用改良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技术思路为:分析盐碱地农业利用改良模式的综合效应响应机理,从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等方面构建盐碱地农业利用改良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相关案例开展循环经济型、低碳农业型等典型盐碱地农业利用模式评价,为生态友好型盐碱地农业利用模式的推广提供示范。

3.2.3盐碱地农业利用管理与决策的可持续性评价盐碱地农业利用管理与决策的可持续性评价技术思路为:综合分析现有盐碱地农业利用管理政策制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典型农户调研、政府访谈等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揭示盐碱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如政府、企业、集体、农户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利益共赢、相互协调的盐碱地农业利用管理与决策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试点推行、定期回访等方式获取管理决策的实践数据,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可持续性评价。地农业利用技术、改良模式的不断深入探索,通过明晰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技术体系与思路,从技术可持续性、改良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决策可持续性等方面开展科学的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构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成为加快盐碱地资源开发进程,促使盐碱地农业利用综合效益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鉴于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的复杂性,土壤中盐分运移、积聚及其变化过程,盐渍土的发生演变与新型盐渍化评估技术方法,土壤水盐调控,盐碱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土壤盐渍化的防控,盐渍化的环境效应,全球变化、人类活动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相互影响等,将成为国内外盐碱地研究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盐碱地农业利用过程中的优化管理与宏观战略决策等研究将进一步受到重视,尤其是与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技术、改良模式紧密结合的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估、可持续利用评价、管理决策技术等将成为盐碱地领域研究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