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管理革新

时间:2022-05-23 04:45:00

导语:电视新闻节目管理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视新闻节目管理革新

近年来,各地电视节目呈现出“大体量”的发展趋势,新闻节目也不例外。2010年,沈阳电视台新闻节目《直播生活》扩版为近3个小时,再创国内新闻节目时长新纪录。节目时长增加、板块增加、人手增加,意味着“管理宽度”或“管理跨度”增加,管理的效率可能会随之下降。对于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来说,管理效率的下降意味着节目质量的下降和各种风险的增加。电视新闻节目不妨借鉴频道管理的某些方法,使整个节目的管理重心下移,推动节目的管理变革与改扩版同步进行,在基本保持原有组织层级的基础上,实现节目的平稳有序运行。

一、内容模块化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通常依据出席领导排序、事件的重要性、内容的相关性等标准,以条为单位来编排播发,而现代大型电视新闻节目通常分为几个固定板块,组合播出。相对于频道,节目就是一个个模块,而相对于节目,板块也是一个个模块。正如频道中每个节目都有不同的节目形态和节目定位,节目中的每个板块也都应该有自己的形态和定位,并进一步细化、固化为适用的生产流程和产品标准。以沈阳电视台《直播生活》为例,17:00-17:55的《直播生活•晚高峰》是电台FM91.2和电视综合频道同步直播,采用广播的主持风格,两位主持人聊天,中间插播相关图片。从受众定位来看,也更偏向于下班路上的私家车主收听收看。而17:55-19:58的《直播生活》,则主要是本地的民生新闻及评论,受众定位要宽泛得多。这两个板块的工作流程,如素材选取、文稿撰写、图像编辑、直播机位、导播合成等各环节,自然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直播生活•晚高峰》不需要精细的文稿,全靠主持人“脱口秀”,但《直播生活》就需要出稿、配音。这些都需要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工作人员的操作指南,严格遵守。而在产品标准方面,模块化设计、生产、装配,大型电视新闻节目通过模块化标准的高级形式,能够将每天发生的各种复杂多变的新闻事件系统整合,呈现为条理清晰、特色鲜明的节目内容。谈谈电电视视新新闻闻节节目目的的管管理理变变革革大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也可以通过更换或增减模块的方式实现,从而降低改版成本和风险。一些优秀模块还可以整体拿出来,扩充为独立的节目。这时,大型电视新闻节目就担当起了“孵化器”的功能,一档节目可以逐渐孵化出一个“节目群”。

二、编排对象化

节目时段固定的前提下,节目内部板块采取何种编排策略,主要考虑两个对象:一是观众,二是竞争对手。目的也很简单,争取观众“入流”并“顺流”,减少观众“溢流”。以下结合青岛电视台财经资讯频道每晚19:00-20:05首播的《青岛全接触》,浅析节目内部板块的编排策略。

1.反向策略

《青岛全接触》作为一档跨界新闻节目,策划之初就采取反向编排策略,与同时段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央视的传统强势节目,形成显著的差异。尤其是网络评论脱口秀板块“小单拍砖”和交警执法真人秀板块“小宫说道”,更多的是以女性、年轻人为目标受众群,与以中老年男性观众群为主的节目比,有着明显的收视市场区隔。

2.带状策略

每天定点播出,是带状编排策略主要的特征。哪怕确到秒,使记者的绩效考核与收视率直接挂钩成为可能。以往,电视新闻记者的绩效考核,主要以分数统计的工作量,而对新闻品质的考核标准显得比较模糊。例如,青岛电视台新闻中心设有好稿月评制度,但衡量标准不统一,奖励覆盖面也相对较小。另外,无论是数量考核还是质量考核,都要靠制片人或责任编辑人工打分,信息沟通成本过高,自由裁量范围过大,经常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而记者直接与收视率挂钩、精确到秒的绩效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个人绩效考核直接与收视率挂钩,符合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模拟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借用到电视新闻节目的运营管理中,就是“人片合一”,每个人的业绩考核都与自己的每一条片子直接挂钩,感受到收视竞争的压力,时刻保持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当然,以秒为单位、直接与收视率挂钩的精准化考核模式也并非无懈可击。首先,电视新闻节目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收视率不是节目质量考核的唯一指标。因此,在引入收视率指标之后,原有的工作量考核、好稿奖评选、社会影响力评价等制度都应继续保留,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收视率考核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一些特别突出的贡献和创新,还应当有特别嘉奖措施。其次,收视率不仅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还与板块形态、选题质量、节目编排、竞争环境、合作对象等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不仅要看收视率的高低,更要看收视率的提升幅度,不仅要横向比较一天中各条各板块的收视率,还要纵向比较同一板块每天的收视率变化,以利于节目和个人总结经验,创造更高的收视业绩。第三,收视率无法考核节目责编、内勤、财务、宣传推广等职能性工作,某些岗位仍拥有可以躲避收视压力的安逸空间。因此,在整体薪酬分配上,必须向一线的记者、编辑倾斜,拉开前期与后期的收入差距。同时节目应当按照“宽带薪酬”理念,进一步拉开同级别员工的薪酬档次,最高薪酬甚至可以高于制片人薪酬,从而引导员工更重视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不是职位的晋升,支持原有扁平化组织结构的高效运行。

在日记法时代,收视率调查的最小记录单位是5分钟,一个24小时播出的频道,也只有96组收视数据可供参考。而在仪器法时代,收视率调查的最小记录单位可以精确到秒,一档时长60分钟的节目,就有3600组数据可供参考。大型电视新闻节目的管理变革,正是适应这种收视数据精准度的变化,在管理方式和效果上进一步精细化。与频道相比,节目的管理权责、内容结构、运作方式等方面相对单一,因此更有条件实施内容模块化、编排对象化、组织联邦化、考核精准化。而节目管理的精细化,又使频道能够从繁杂的日常节目管理和运营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市场战略研究、频道形象打造、广告客户吸纳、新型节目研发、多元业务拓展等宏观事务,进一步做大做强。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2012年各省级卫视将回归新闻综合频道定位,增加新闻类节目播出总量,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网络媒体大行其道、新闻资源日益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向规模要收视,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而大型电视新闻节目扩权、放权,实施频道化管理,将成为今后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