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实作品美学思索
时间:2022-05-23 04:41:00
导语:电视纪实作品美学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大众媒介充斥的当代社会,电视媒体无疑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电视艺术是大众艺术,它是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大众文化伴生物。电视艺术具有综合性,不同事物组合在一起而能共存共荣、相得益彰,从而实现时空、视听、形式与叙事、多重艺术的综合。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性,可以通过声画系统对外部世界进行近乎完美的表现或直接即时的传达。电视艺术的这些特性都使其具有最接近社会生活原貌的条件。电视艺术美学,分为电视文艺美学和电视纪实美学,即虚构美学和写实美学。如今,纪实美学已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视作品中,纵观电视荧屏,资讯节目、访谈节目、纪实电视剧以及电视纪录片等直指现实生活的电视纪实作品占据大半江山,有着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所不可比拟的生活贴近性,其社会影响力已不容小觑。一部成功的纪实作品不仅能还原特定事物的真实面貌,更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有着涤荡心灵的力量。
一、纪实美学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纪实美学的本源“纪实,也就是纪录,它体现为电视的本体形态,或者说电视的最初本能,就是纪录的。”在电视艺术发展的初期,由于与电影的艺术语言最为接近,大多意识、观念是在追随电影理论的脚步。因此,很大程度上,电视纪实美学源自电影纪实美学。“纪实风格源于电影的创始人卢米埃尔,20世纪加年代苏联的维尔托夫创立了‘电影眼睛派’,发展到二战之后四、五十代又出现了意大利现实主义和相关理论。”为纪实性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法国电影美学家巴赞曾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念,“电影是对现实的精确纪录”,并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理论:“一个单独长镜头所连续拍摄下来的时间,由于没有破坏性事件发生,具有时空的连续性,因而具有无可怀疑的真实性。”这种纪实美学和长镜头理论曾对新中国电影、电视作品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2.纪实美学在中国的发展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在经历了三反五反、工商业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让人民大众的生活也经历着由物质到思想的巨大变革。作为日益兴起的大众媒体,与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一样,要符合党和国家为代表的主流意志,有着稳定社会、指导教化的艰巨任务。这一时期,工农业生产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成为纪实作品创作的主要内容,而由于当时电视文艺作品的匮乏,播放电影和纪录片一直是电视文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处于近乎宣传片的形态之下,也使中国的纪录片脱离了对个人的本体与意识的关注,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1959年国庆期间,播映了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第十个春天》《远途沙漠》《红光照山村》。但需要指出的是,“许多作家、艺术家从内心充满了对新中国的激情与真诚,这使得作品中充满了乐观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色彩。”纪实美学和长镜头理论引入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电视纪实作品由“指导——教化”走向“客观——再现”。纪录人物也由英雄楷模式人物转向关注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人,基本确立了纪实美学风格,诞生了《望长城》《丝绸之路》《藏北人家》等优秀的纪实作品。
二、电视作品纪实美学的内涵
1.艺术真实“真实性是电视纪实作品赖以存在的美学根基”。关于纪实作品的真实,大多会解释为是对社会生活的客观再现,纪实作品就是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反映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大量运用长镜头,进行客观真实的纪录。那么,如何理解纪实作品的真实呢?如果仅仅是原原本本的反应生活,将生活现实与纪实真实等同起来,那么纪实作品也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了。艺术源自生活,更高于生活,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物质、精神的提炼。因此,这里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现象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不仅要求所描绘的事务真实存在,而且追求其逻辑真实,从而能够引起真实的情感认同。
2.主观性任何电视作品都是经过编导、摄像等工作人员的前期拍摄、后期剪辑所创造出来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当然会有创作人员的主观意图的渗入。这种主观意图介入,并没有将纪实作品与现实生活对立起来,因为,纪实美学的真实源自作者本人情感的真实、是经过创作者的哲思梳理出的真实,是客观世界加之于创作主体之上而产生的真实。可以说,这种渗透在纪实美学的主观性,更是一种人文关怀之美。
3.意象纪实的美学追求纪实美学更注重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多变、复杂要求其需要依附某一主体来作为其依托。故而,“借用‘意象’来表征电视纪实作品所记录的精神世界”。通过作品展示的内容,经过客体的总结、概括、想象,运用逻辑思维,将原有表象加工、重组为能够形成共鸣的意象。这是纪实美学对电视纪实作品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当代众多纪实作品之中,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抛弃了“解说词+画面+音乐”的创作模式,较少的直接介入作品以避免造成的对观众理解的干涉。如法国的电视纪录片《大卢浮宫》,通篇几乎没有任何解说词,只有现场的同期声,画面自成一体,减少对视听的干预。而作品的细节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卢浮宫的历史,工作人员的敬业,艺术作品的神圣。那深厚的艺术底蕴、悠久的历史,引起了我们对卢浮宫的崇敬、向往,这便创造出卢浮宫这一艺术宝库的审美意象。
三、电视纪实美学的现实运用——以电视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为例
电视纪录片作为视听综合艺术,融合了文学、美术、摄像、音乐、音响等多门艺术门类,在兼有各个门类审美特征的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美感。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的八集电视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以如诗如画的影像画面、丰富详实的背景资料、典雅悠长的意蕴呈现了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细腻、雅致。《昆曲六百年》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运用现代视听语言以纪实的手法营造出传统艺术的意境之美。昆曲的形成、发展与江南园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片画面,大多取景自园林,假山、檐廊、池塘以及花草树木融合为一体,与变化万千的当代社会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美学特点,其古韵悠悠之美与昆曲的韵味浑然天成。对于昆曲,也以对昆曲艺术的体态美、音韵美的细节为展示对象,进行了直观的展现。同时,插入了大量的采访同期声,余秋雨、陈丹青、白先勇、廖奔、郑培凯、楼宇烈、蔡正仁、田沁鑫等众多名家的出现在屏幕之上,他们的述说更带给了本片真实和理性之美。《昆曲六百年》将昆曲之美与现代受众的审美需要相融合,以丰富的视听语言纪实的还原了一个韵味无穷的艺术形式。正如本片编导对主题的提炼是:“大美至美,昆曲归来”四、纪实美学发展前景展望艺术与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当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的情况下,网络四通八达,DV进入家庭。由于DV的体积小、便携、易操作,以DV纪录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以影像表达自我、实现自我。更有不少媒体举办DV作品征集比赛,激发着普通受众发现生活、热爱生活的创作热情。在草根崛起的今天,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发展,一大批DV爱好者以执著的影像语言表达生动地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变迁,为这个时代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忆。他们关注不被大众媒体所重视的底层平民生活、边缘人生活状态更以新的视角审视公共空间,并满怀热忱的通过网络上传,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某种人文关怀。某种程度上说,数字时代把纪实精神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纪实美学的探究。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多元化成为主导,大众传媒在复杂的当代社会肩负着受众对精神、物质的双重需求,面对日益泛滥的纪实作品要有更高的美学追求,做好把关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上一篇:市扶持劳动密集产业意见
- 下一篇:全区城乡环境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