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论文
时间:2022-08-30 06:26:00
导语: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998年始,我从深度新闻报道栏目转入生活服务类栏目工作,从新闻追踪的紧张刺激和分析报道的理性深度忽然转入实用性节目的相对平淡。在适应“时差”的同时,我与同事们一直在探索把深度报道的一些理念、手法引入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可能,《体验》类节目就是在这方面的一种尝试,它的一些成绩以及许多不成熟的问题都对生活服务类节目报道深度的拓展和表现手法的革新不无借鉴之处。
一、体验类节目的优势和特点
1.体验类节目找到了电视观众收视兴趣和经济生活现状的结合点。体验类节目是指:记者以第一人称形式对客观新闻事实进行亲身体验采访,从而获得真实报道的电视报道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经济报道“重理论轻现象,重物轻人”缺乏新闻冲突和可视性的问题。市场经济初期,制度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必然使经济生活中存在种种尚待完善的问题,这些与观众息息相关的领域正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体验》节目的选题正是选准了这些极具现实意义和新闻冲突的热点问题予以报道,从而达到了把报道经济生活与满足观众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98年3月我们选择夜间消费为报道点,对零售、餐饮、医药、交通、售后服务等领域进行了体验报道,体验过程中许多不合理现象被反映出来:百货商场在规定时间之前很早就或关门大吉,或早早停止服务,售货员整装待发,顾客不得不争先恐后地“逃出”正在徐徐落下的铁门;饭店里下班前服务小姐开始用扫地、抹桌、撤菜等种种形体语言向顾客抗议;同等的消费在自助餐厅却会发现白天尚有的几种价值最高的菜品被夜色吞没了。同样,夜色也掩盖了许多其他丑恶,白天不准销售的处方药,夜里到处可以买到;白天救死扶伤的医生晚上对根本没病的记者毫不检查就睡眼朦胧地开出了一大堆药;白天刚经严格整顿的出租车,夜间却在计程器上大做手脚……这一切真让我们为夜间出门的消费者捏了一把冷汗。更“精采”的是保证二十四小时售后服务的商家和厂家的维修人员晚上居然会对焦急的求助者说:“我们的二十四小时服务只是指接电话。何时维修?那就请您请假在家等着吧!只要您不怕扣奖金。”于是所谓二十四小时服务就成了无味的销售噱头。这些具有现实性.冲突性还有些戏剧性的题材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一旦搬上银屏就极具可视性,易于在广泛的收视群中获得认可。因而《体验》节目98年创下了济南电视台经济类自制节目最高的收视率,并超过了同期一些影视剧的收视记录。
2.体验类节目具有双重视角的特色,其采制记者具有记者和消费者的两种身份。在传统新闻报道中,记者只能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以全知全觉的评论者的立场报道客观事实。为了保证客观公正性,记者不能过多做表达主观色彩的报道,对广大受害者也只能表示同情。体验类节目则不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首先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去体验现实生活,去感知现实生活中普通消费者的喜怒哀乐,其次才是以记者的身份记录客观现象,揭示深层问题,进行公正评论。这双重的身份既保持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良知、新闻敏感和客观公正,又能以消费者的身份感触各类社会现象。同时,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生活,可以接触到平时以记者身份无法采集到的新闻事实。第一人称的直接体验能真正感受消费者的境遇和心情,从而与观众产生双向的共鸣,配合现场主持的背景交待,和事后以记者身份对被体验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深度回访,做客观的分析点评,就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报道形式。另外,以消费者的角度反应现实的过程还极具不可知性。这与传统新闻在已知新闻背景、新闻事实的情况下,回溯式的采访制作有着很大的不同。记者采访体验前虽然有着充分的策划,但在体验过程中,无法以记者身份驾驭事态发展,从而会有许多事先绝难料到的事件发生。这当然有利有弊,然而如果真实地记录这一过程就会使节目极具趣味性。如在体验交通服务时,记者遇到一位态度友善的司机,他把我们这些故意操着外地口音的记者热情送达目的地。一路攀谈,介绍泉城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付款找零及时,毫无“宰客”迹象,我们一面惊叹遇到了“雷锋”叔叔,一面为泉城出租车的整顿有力而欣喜。看来,交通体验要从正面报道反映了,可是一位同事却根据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同样路程绝用不了这么多车费,惊疑之余,我们以记者身份拦面的重走了一遍原路程,结果令我们苦笑不已,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这位“雷锋叔叔”温柔一刀多“宰”了我们三分之一的车费。当我们通过主管部门找到这位司机时,他坦承计价器做了手脚,这一波三折的体验被我们如实地反映到节目中,成为节目中的一个亮点。
3.体验类节目具有电视形象艺术的强烈感染力。&127;以消费者身份体验现实生活的报道形式不是电视所独有的,报刊、杂志、广播过去也很早就以相同手法报道过一些类似题材。这些媒体在体验时,不必使用复杂的隐蔽拍摄设备和技术,因而体验的范围更大,难度更小,加之文字的可塑性更强,所以也能形成较强的感染力。然而与电视的动态画面表现形式相比,这类媒体的体验文章就显然在真实性和现场感、亲和力上都稍逊一筹,这类作品往往只令人感到是换了一种写作手法而已,文章的主人公仍然只是一名记者,而他所反映的事实也未必都是他亲身体验得来。这其中是否难免会有些主观臆测或艺术加工的成份,读者往往不得而知。而电视体验类节目借助隐蔽采访拍摄技术,如实地记录整个体验过程。纪实性镜头的最大优势就是真实,观众跟随记者的暗访镜头如身临其境,与采访人一同经历种种冲突,很容易被记者的报道强烈感染,带来独特的审美快感和理性沟通。
二、电视体验类节目的局限性
剑有双刃,优势往往可以转化为缺憾,电视体验类节目做为一种新生的节目形态还远未达到成熟的境界。
1.电视体验类节目受选题范围的局限。体验类节目独特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它无法反映经济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那些时效新闻、实用常识、理论分析、信息知识类的题材,就很难以体验的形式报道。只有既具备一定新闻冲突,又能用消费者身份体验暗访,同时易于隐蔽拍摄的素材,才能形成体验。这些都大大局限了体验类节目的选题范围,使之无法任意自如的驰骋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一个绝佳的题目,由于无法以体验的手法表现不得不割爱,或另选其他形式制作。
2.受双重身份的影响。记者的客观立场与消费者的主观判断不易协调。在采访过程中,不合理现象的冲突气氛往往影响记者的情绪,感性认识干挠了记者的理性思维。甚至在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也影响到记者的客观立场,常使报道中不自觉地加入了一些主观色彩过重、过于情绪化的叙述和评论。同时记者的采访习惯也常在体验过程中不经意地流露,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份,往往为了达到采访目的向暗访对象提出一些平常消费者轻易不会提出的问题,引起被采访者的警觉,打草惊蛇导致体验的失败。
3.反面报道的局限性。在体验节目中批评性的反面报道往往是节目的卖点,观众最感兴趣的总是那些对不合理现象的揭露和鞭挞,然而揭露经济生活中的黑暗面,只是体验节目的手段而绝非其最终目的。使问题得以解决,保证经济生活步入正轨良性发展,才是我们的责任和目标。有些体验类节目只停留在暴露表象,以尽力曝光为能事,只重过程而不重因果,在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之外对解决问题善现
状却毫无益处。在制作过程中如果仅以批评揭露为出发点那就大大限制了体验节目社会功能的发挥,使之沦为一般性批评报道,而丧失了其对经济生活的促进作用。
4.隐蔽采访手段的局限。这首先是个技术性问题,专业电视节目对播出画面的把关限制严格,平时拍摄时对拍摄站位、角度、光线、平稳性都有极高的要求。而体验所惯用的隐蔽性采访由于不能让采访对象察觉,就无法象平时一样自由调整角度,选择照明光线,特别是夜间或较昏暗的房间(这往往是暗访中易“出彩”的地点),平时可以用新闻灯补光,这时则不可能高举灯光暴露身份。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画面质量,镜头的摇晃偏离,画面倾斜、黑暗等情况时有发生,这给后期编辑带来很大难度,为了体现真实性,保持镜头的完整,往往不得不使用一些质量较差的镜头。我们常自嘲这类节目是以“摇摇晃晃的镜头和不标准的普通话(为了麻痹被采访者,&127;记者常以方言与之交流)取胜”,这虽是玩笑,&127;却也说明了纪实手法在体验节目中的重要性,然而大量运用纪实镜头,毕竟影响了电视镜头的审美功能,并非长久之计,而如何取舍仍然存在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三、对体验类节目今后良性发展的一些想法:
1.在选题上尽可能开阔思路,不局限于狭小的消费领域,应立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同层面发掘选题,使节目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既服务又引导,把宏观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的关联作为出发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复杂的经济现象以体验的形式付诸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
2.引进先进技术,拓展表现手法。电视摄录技术的发展给体验节目的隐蔽性采访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摄像机的体积不断缩小,对环境光线的适应能力不断加强,铁背心等稳定设备的运用都使隐蔽性拍摄在逐渐摆脱环境的束缚而日趋完美。我们应当尽快更新设备、适应新技术、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体验类节目的表现力。在利用新设备的同时,也应当创意新的表现手法,不再局限单纯的暗访式采制方法,大胆引进创新诸如电话采访,通过互联网络跟踪调查等新的形式。技术和手法的结合将给体验类节目带来新的活力。
3.批评功能和服务功能的结合。在对不合理现象予以批评报道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忘记生活节目的服务功能。告诉观众“怎么样”的同时,也要教给观众“怎么办”,体验过程中要加入更多的信息量,可以适当开拓非批评报道的服务形态,即对不同层次、位置的经济服务机构进行体验调查,根据结果可以得出谁优谁劣的结果,从而使观众了解如何鉴别产品、选择服务、保护权益。另外树立一批正面形象也让商家厂家能够依靠榜样的力量,引导自己向正确方向发展。
4.客观立场和主观评论的结合。为了避免记者双重身份的相互干挠,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了事实报道与分析评论分开的策略,即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暗访时,尽可能抛开记者身份,真实记录一个普通消费者可能遇到的现实过程。其间基本只交待现象事实,不进行过多的评论而在其后重新以记者的身份对采集到的现象进行客观评述。结合自己以消费者身份得到的感触,二者互为依托,以此完成体验记者双重身份的辩证统一。
5.群策群力与领导支持的重要性。体验采访是一项工作量大,分工细致的工作,从策划阶段到采访、编辑都需要群体力量,共同出谋划策。各自担当重任、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对制作的每个环节各负其责,发挥个人潜能。而在整体运作时强调风格和步调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众志成城使节目最终丰满起来。而从节目的选题到最终播出的过程中,领导的支持更是一个必备条件,且不说领导从财力物力以及技术指导上的帮助,单单是在对批评性报道的最终把关就是体验类节目得以顺利正确播出的保障。在我们体验夜间消费的过程中,有两家被重点曝光的企业都在我部投入了巨额的广告,节目播出会不会对部里的财务运转带来负面影响呢?在我们举棋不定之际,是部主任毅然拍板:“该报就报,而且一定要点名报道,从长远看这不但是给观众一个交待,也是在帮助这些企业搞好工作。”原则性的确立为我们报道指明了方向。指明了方向,排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保证了节目的顺利播出。
体验类节目在济南电视台制作播出,至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从节目形态讲还远未成熟,但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肯定。然而最令我们高兴的是这组节目受到了商家和主管部门的重视,被曝光的企业大多主动改正了自己的做法,有关人员也受到了相应处罚。更重要的是一年之后,当我们对这些领域再次进行体验时,惊喜地发现绝大多数的不良现象已经得以改善。当然我们不敢对此居功,这毕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然而当一名记者看到自己的报道,自己的努力如响斯应的取得了自己所希望的效果时,还有什么比这更令我们高兴呢?
- 上一篇:党委书记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讲话
- 下一篇:地税局长在科学发展观动员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