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流媒体在台湾电视剧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2-04-09 11:03:30
导语:国际流媒体在台湾电视剧发展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台湾电视剧行业曾推出过许多经典电视剧,但随着大陆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影视产业迎来发展大好机遇,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审美趣味也随之转变,传统台湾电视剧的收视“神话”在大陆电视剧、日韩剧等冲击下日益破灭。随着国际流媒体的不断发展,在其资本的加持下,台湾电视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通过采用在线式参与观察以及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与15名大陆观看国际流媒体“落地”台湾剧作的用户及5名海外华人用户进行对话,探究处于不同空间的用户对于国际流媒体“落地”台湾的剧作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流媒体;台湾电视剧;深度访谈;发展契机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连接度提升,个体与网络的深度互联,流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用户长期以来的固定定期的收看习惯,使得用户的收看行为呈现一种随时随地、深度互动、私密化的特性。在海外,流媒体应用一时间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其广泛涉足于网络直播、融合新闻生产、远程医疗等领域。NFLX(奈飞)公司、PandoraMeda等国际流媒体公司的发展势头迅猛,在大陆,芒果TV、爱奇艺和优酷的发展前景十分令人看好。这些流媒体平台从一开始参与电视剧制作,就以内容走向和优质出品为目标,立足于台湾电视剧行业丰富的制作经验和对受众口味的精准体察,电视剧制作上也出现了《想见你》《我们与恶的距离》《谁是受害者》等精品的爆款。通过关注这些爆红的台湾电视剧作品背后的观看模式、内容生产模式、用户体验变革等,分析流媒体技术的传播发展为台剧发展提供的新思路。(一)研究缘起:新媒体时代下台剧发展的媒介语境。从上个世纪的末期到本世纪的初期,台湾的电视剧处在发展的巅峰时期,尤其是言情偶像剧和家庭伦理剧,从台湾飘扬到大陆,掀起了一股收视的热潮,前有如由琼瑶小说改变而来的《青青河边草》《一帘幽梦》《婉君》等,继而是自制的浪漫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放羊的星星》《王子变青蛙》《星苹果乐园》等。到了今天,台湾的电视剧在大陆影响越来越微乎其微,不少台湾的优秀导演、编剧和演员开始转向大陆发展。台剧“巅峰时代”落幕的背后,是新技术作用下的影视行业版图的重塑。其中,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数字原住民”(MarcPrensky,2001)对其的变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数字技术浸润下成长的年轻用户,在精神层次和审美趣味上和上一代迥然不同。他们在新技术的变革与社交媒体的连接中逐渐长大,日益成为影视文化消费的主导型力量。这一群体相较之前,更为个性、独特和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故而其对文化影视的消费习惯更加不确定性和多元化,从前的那些影视创作思维已经明显不适合他们。台湾电视剧在这种新浪潮的裹挟下,展现了其发展后劲不足的一面。以台湾各大电视台收视前三的电视剧来看,前三甲跳不出乡土剧和偶像剧的窠臼。很多台湾本土的电视剧,都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有些甚至加入闽南语对话,有些对话更是基于方言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这让语言和背后的需要“解码”的地域文化,成为了近些年来台湾电视剧进行影视传播时,效果不如人意的重要原因。随着台湾电视剧产业的式微,许多台湾的优质演员纷纷转向大陆发展,与此同时,许多资本的外流,也给台湾电视剧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使得许多合拍剧,主导权也让渡给大陆的影视制片人。地域因素的受限,使得台湾的电视剧拍摄只能借助影棚,这也造成了在选题上,只能选择一些能够小成本制作的类型,其生产空间无法架构起宏大叙事场景的电视剧。同质化的内容和2021年第3期(总第199期)2021年第三期不够精美的制作,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此,台湾导演王小棣牵头,联合其他导演和投资人,进行了新的尝试——“植剧场”。“植剧场”第一季共有8部,分别以“爱情成长”“灵异恐怖”等为主题进行拍摄,合计52集。尽管“植剧场”的出现吸引了一波目光,可是这种新奇感不能力挽狂澜,除了《花甲男孩转大人》收视不错外,其他剧作反应平平。不久之后,HBO、Netflix、FOX等国际影视“巨头们”的到来,让原本衰颓的台湾电视剧慢慢恢复了生机,虽然尚且不如亚洲其他地区的市场鼎盛,但在海外资金和配套新模式的加持下,台剧的作品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台湾的电视剧与HBO、Netflix、FOX等国际影视“巨头们”的合作,使得台剧的叙事和蒙太奇风格更偏向国际化,传统的“慢节奏、长镜头”的拍摄手法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快节奏的剪辑和随时闪现的特写镜头,比如奇幻剧《通灵少女》。此外,还出现了《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见你》《谁是被害者》的爆款精品电视剧,其中2019年末开播的《想见你》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豆瓣打分达9.2,引起了网友对新环境下“台剧复兴”的广泛讨论。事实上,随着大陆影视内容供给力的增强,也出现了剧情注水、剧集冗长和大量植入广告等问题,例如本文所访谈到的一位台剧观看者提到,她喜欢看台剧而不看大陆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台剧剧集短小,有着明显的紧凑精简的优势,平均每部只有6~7集,每集90分钟。这样不仅剧情紧凑,还可以让观众在精简的剧情里高度集中精神,从而感受到电视剧内容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台剧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同样也对大陆影视市场的发展变革具有启示性意义。流媒体作为一种流式媒体,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经过处理后的视频、音频、文字等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到网上,用户通过打开特定App/网络平台进行自行解压就可以在设备上进行观看。[1]本质上,流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媒体信息传输方式,而不是一种新的媒体。以观看网络视频为例,用户在采用这种技术的平台上,不必等到整个视频文件全部下载完毕才可观看,只需要几秒或者数十秒的缓存时间就可以在相关的平台上进行点播和观看。流媒体“落地”台剧颠覆了传统台剧的生产传播逻辑,使得传播者与用户形成较高的互动层次,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用户的粘度和情感认同、身份认同和社会归属。(二)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在线式参与观察以及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与15名大陆观看国际流媒体“落地”台湾剧作的用户及5名海外华人用户进行对话,探究处于不同空间的用户对于国际流媒体“落地”台湾的剧作的看法。访谈15位大陆观看国际流媒体“落地”台湾剧作的“粉丝”受众,通过他们自我阐述关于接触新台剧之后的个人故事,对契合研究主题的访谈内容进一步提问补充,最终整合成完整的文本。因地域的限制难以实现全部的面对面访谈,因而本研究5名海外华人用户的深度访谈通过网络社交媒介(如微信、QQ、WhatsApp等)完成。本文研究者共20名,均为相关台剧的“忠实”粉丝,共整理出20份完整具体的访谈文本,涵盖观看新台剧受众直接的生命体验资料。访谈文本包括:访谈他们是怎么观看台剧的;他们在观看台剧中的感受;他们对剧作最深刻的情节或者内容,如电视剧台词、角色行为、观看时的心理感受;他们对于流媒体播放形式的感受等。这些访谈对象均为90后,平均年龄22岁,学生群体偏多,男性4名,女性16名。他们均至少有半年以上观看相关台剧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平均每周1~2次,每次1~2小时。
二、流媒体传播视角下的新“台剧”用户
下文呈现的访谈资料中,A1-15代表大陆观看国际流媒体“落地”台湾剧作的用户,B1-5代表观看台湾新剧作的海外华人用户。本文立足于所有受访对象的访谈文本,根据代表性大小来选择性呈现。(一)观看“场景”的颠覆。国际流媒体对于台剧的发展,最立竿见影的就是完整的平台优势。由于流媒体传播的多样性,观众的观看行为可在大至十几寸的电脑小至几寸的手机屏幕上完成,这是外在私密空间的延伸。相较于电视观看环境,手机、电脑等新的传媒媒介显然更具有私密性[2],且流媒体无需经过下载这一行为,只需打开网络进行缓存,不久后就可进行即时观看。人对于手机的独自占有性使其可在任何私密环境中“观看”。在流媒体技术发达的时代,也给台剧的平台投放提供了新的契机。A1是大陆一所高校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前段时间刚刚追完台剧《想见你》。她表示:我很小的时候追台剧,像《放羊的星星》这些,都是去买碟或者看电视。听到的这些台剧,要么是朋友推荐比较好看,要么就是爱奇艺这些上面推的,比较好的就是打开爱奇艺、优酷这些可以直接观看,也不用下载这么复杂,非常方便。现在的话,应该很少有人用电视追剧了吧。A2是一个很内向的女生,平时喜欢躲在房间里看电视剧和小说。她表示:我认为看小说和看剧一样,是非常私密的事情,除了看到精彩的情节想主动和一起追剧的人分享外,我还是更享受一个人拿着手机,默默追剧。A3是一名研究生,24岁。她表示:我平时时间很碎片化,追剧也是有空就看,很少看电视,看手机居多。现在网上追剧很方便,不用像以前一样,要到电视机前定时定点地守着。而且在平台上也可以花钱提前点播。A4是一所高校本科大二的学生,她表示:同一个剧的话,就算有电视我也不会用电视看,现在应该没有人用电视追剧了吧,用手机追剧还能邀请小姐妹一起来,无聊的时候就打开弹幕也很快乐啊。流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观看”行为的物理空间和社会情境,将电视剧观看这一“公共空间”下的行为变得更加个性化、私密化,并发展成为一种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小屏化”的观看行为贯穿于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功能性组成,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群体突破时空的界限达到即时接收、即时观看、即时娱乐的诉求,另一方面流媒体技术线上连接也使得不同物理空间的用户产生关联与互动,达到虚拟性陪伴、沟通的效果。(二)用户导向强化互动认知体验。从信息接受流程发力,流媒体平台兼容了“观看+互动”这两大行为,这在电视剧传播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鼓励创作与分享的行为,有利于突出特色,兼容消费便利与感受需求。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以观看新“台剧”为例,受访者对相关台剧内容的接收已然不满于传统的剧作“内容”接收,脱离于剧作之外,用户对相关主演的私人领域也更为关注。在品牌传播方面,流媒体技术平台拥有规模化、工业化的专门媒介部门、人才储备等内容产出资源,能够建构起更多的相关话题,在流量竞争中夺得更多曝光的机会。在台剧《想见你》大结局播出之际,几位主演还为观众奉上了“彩蛋”,与观众建立起一种亲密互动的方式,强化了剧作的传播效果。A5今年24岁,在一所职业学校毕业之后,就出来打工,平时很少出门。最多的时候,会在网上追台剧。最近她迷上了《想见你》中的男主角许光汉。她会在闲暇时反复观看,并在相关网站的弹幕留言参与讨论,同时也会关注有关他相关话题的微博。A6作为一名大学生,该段时间一直在追台剧《想见你》,她表示:现在每天基本上都会在微博相关的超话接着去关注(相关话题),有的时候看到有意思的内容也会去评论,希望他(许光汉)能拍更多好看的剧,反正我会一直关注他的。A7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正在投简历找工作,观看台剧是她放松的一种方式。她表示:其实在我这个年纪,说不大也不小,工作、婚姻、生存压力随之而来,但我也希望自己能遇到我的“李子维“(《想见你》中许光汉饰演角色),每看一次就觉得青春还在。A8是一名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她表示:台剧青春片上的质量真的没得说,每一次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哥哥,就觉得整个人都荡漾了,感觉他就站在你面前对着你笑,昏暗的生活都被治愈了!流媒体平台的交融性,使得台剧作为一个视听结合的综合性文本,能够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人的身体作为一个微观的主我与客我的结合的话语权力场所,在“凝视”的身体感官引发的快感中,人的社会性客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本我的快乐。技术的变革带来的传播模式的嬗变,更迎合了用户的体验,使得台剧自带一种幻想与治愈的魔力。“既然欲望从没有完全走开,个人发现可以想办法用各种形式的幻想来‘伪装’欲望的情感。换句话说,幻想让个人‘绕过’了法律和禁令。把欲望‘伪装’为幻想的形式,将不可避免地扭曲并‘隐藏’欲望着的愿望,但这个愿望总是存在,以便让我们进入幻想的叙事。”[3]海纳曼认为,幻想是人类拥有的一种与困难情境进行协商的一种调解方式,而通过流媒体传播的台剧,贴近用户的“对话式文本”,能给观看个体以共鸣并在现实困境中产生一种在幻想中“自我治愈”的力量。(三)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变革。尽管这些新兴的台剧保留了传统台剧中“爱情”的要素,但在叙事的方式和故事构建的风格上却大相径庭。在国际流媒体平台商业资本的加持下,其剧作的视野也更加开拓,资金充足的基础上,可以大胆进行创作,利用年轻人追求新奇、刺激感的心理,在内容生产和传播形式上更加现代化、多元化。A9是一所高校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一名男生,他很喜欢最近上映的几部台剧,如《想见你》《我们与恶的距离》、《谁是被害者》等。他表示:如果这些剧只是讲爱情的话,我肯定不会看的,里面的故事有逻辑、推理,比较好玩,加上有些会讲到比较现实的社会问题,不幼稚,所以才去看。A10(21岁,本科生):台剧不光是讲爱情,一些现实题材也拍得很好,我觉得起码比看“傻白甜”一些大陆偶像剧好吧。我觉得相比之下,一些大陆剧的创作就很脸谱化,好人好到自带“圣母光环”,坏人就坏到不行,甚至有些剧情无法直视,至今不太理解这些剧为什么还能有市场。布尔迪厄认为“趣味会分类,也会去分类分类者。”[4]在网络世界中,追剧群体之间也通过观看选择这一行为,作为一种区隔于其他群体的方式,以彰显自身的不同之处。台剧在叙事体裁上的多元化、引入的缝合对现实问题折射与思考的相关内容,契合了年轻观众挪用一定文化符号为自己创造意义、身份和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数字青年,对于传统的电视叙事模式有了更加批判性的认识,传统的台本风格已然不适于他们的审美认知。而爆红的新台剧,无一例外地都抛弃了这些传统的元素。这些新台剧和大陆的电视剧或者网剧相比,一般只有二十多集,精简紧凑,贴合用户的收看心理。此外,台湾地区在文化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上更注重以内涵打动用户,以产品的人文价值突破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台词设计方面,近些年来,在内地大火的台剧,无外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其抛弃了传统台剧中,过度渲染和煽情的台本风格。煽情是正常的渲染感情,使得故事的情节和内涵更加打动观众,但是矫情则是违反常情,虚假造作,令人不适。在访谈中,受访者也表示十分讨厌像传统台剧中矫揉造作的台词。A12,男,22岁。他表示:女朋友喜欢看,又不能没有话题,只好也去看看播了啥,对我来说不长,能接受这个长度,再长就没耐心看了。A14,女,21岁。她表示:因为我看的台剧不讨厌吧,他们说话挺正常的,就不是像之前琼瑶那种,比较造作的风格。很真实的情感。现在比较好的台剧,都比较真实地打动人,比如《我们与恶的距离》,能给人很多思考的空间。内地这种题材很少,基本就是情啊爱啊,看多了就不怎么想看了。A15:说实话,像台剧十几、二十来集,在白天学习工作很忙的情况下,我最多熬两三个晚上就能刷完了,也不用浪费我很多时间去追,真的不要太友好。B2,女,22岁。她表示:于我而言,现在大陆剧真的太长了,我的生活节奏又很快,学习和工作时间又非常宝贵,如果要追大陆剧,我就容易停不下来,太长的话我的个人休息时间又被严重压缩,所以权衡之下,我会选择短一点的台剧。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地球村”的“脱部落化时代”,互联网将不同空间的个体连接起来,人们对于时间有了更加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即出现“时间焦虑”的现象。人们需要文化影视内容来满足自身的消遣性需求,但机械钟表发明下时间精确到分秒,时间与资本的结合成为一种商品,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浪费时间”的心理紧张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生产的时长也成为影响观众接收的一个潜在的影响因素,新台剧自身的特点,无形中契合了人们对于“放松时长”概念的诠释,因而得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台湾电视剧在“国际流媒体”趋势下的发展路径
(一)生产内容。台湾地区的电视剧收看者,已经对电视剧保有较高的知悉度,在本土已经形成稳固爱好受众社群。可是应当看到,当台湾本土市场渐趋饱和,要想挽救台剧的颓唐之势,就要进军更大的市场。A13:其实最近火到出圈的几部剧都挺不错的,我就是希望能做更多优质的产品出来,因为我已经剧荒很久了。优质的电视剧肯定有市场,你想想,大陆那么多观众,现在观众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作品好不好观众心里跟明镜一样。当下,年轻人已经成为了文化消费的主力军,针对年轻化的个性需求和更高要求的审美,台剧生产的内容和投放的方式应基于对当下年轻人的观看和消费行为的充分了解。通过流媒体技术打破传统的电视剧收看方式,这也给受众话语赋权,处在流媒体技术网络端口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去观看台剧并生产内容,这就要求台剧的内容生产,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认识到文化上存在的“割裂”,在内容生产、传播形式创新和文化价值认同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B5:现在有很多电视剧可以观看,一打开手机基本上都可以收到大陆很多电视剧,我觉得台剧要发展,肯定要好好做内容,做一些我们想看的内容,还有一些观念,肯定得跟得上时代才行。(二)引进资本、培育人才。相较于大陆的影视产业发展,台湾的影视产业在品牌传播层面,其传播策略更精致,影视制作经验更加丰富成熟,拥有高度专门化、规范化的专门媒介部门、人才储备等内容产出的模式资源,能够高效准确地建构起统一有序的影视产业标识与风格。在国际流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好这个突破口,通过引进资本、技术,加快自身人才的培育和输出,就能在影视行业的流量竞争中夺得更多的推荐机会和曝光先机,为未来台剧的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A11:我觉得主要是人才的培养,像贾静雯这些就很不错,但你要进一步去细数台湾明星,他们现在很多都转向大陆发展,没有这些优秀的演员,我觉得台剧也很难像以前那样辉煌,因为除了剧情好看之外,也得有观众喜欢的演员才行吧。(三)把握文化的沟通。文化是影视作品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深层次的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长久以来所形成的观念的体现。[5]影视剧中所展现的不同民族特色,也是其区别于他者的亮点,但是如果过度的本土化,使得观众观看时不能有效地“解码”其情节和方言背后特定的文化涵意,那么认知上的区隔也会影响影视传播的效果。台湾电视剧要进军到更广阔的华语市场,在视野上就要更加广阔,就要要注重去凸显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因一定的历史原因,两岸交流受到阻隔,影视作品作为一定社会现实的折射,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台湾影视的内容传播。在未来,台湾影视行业如何适应时展趋势,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播与政治的关系,是台湾影视发展的未来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B3是一名成长于大陆南方城市的海外留学生,她在课外放松时,会关注华语电视剧,尤其是台剧。她表示:我本身长在大陆南方,从小也喜欢看台剧。到海外之后,还是会持续关注,刚好如果剧的质量不错,就会继续追。在国内的时候喜欢看美剧、英剧,到了海外反而追起了华语剧,到了另外一个的文化环境,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是非常认可中华传统文化的。B1:有时候真的会非常怀念小时候看的台湾电视剧,都忍不住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回味,觉得爷青回啊,真的,我很期待,我期待台湾的电视剧能再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不仅仅只是让以前那些成为回忆的经典。(四)发挥自身的特色。台湾电视剧的剧集精简紧凑,以细腻的文化内涵和细节的洞察来产生共鸣,但是在新时期的影视剧创作应该努力去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习惯,既不能过度商业化而流于同质化,也不能丢失了自身的传播风格特色。利用好国际流媒体的技术优势,注重培育相关的影视、美学、技术人才,立足于目标市场精准发力,调动自身的创作积极性和成熟的运营机制,不断去拓宽发展的可能性。B4:台湾电视剧有一个特点就是,你一打开就知道这是台剧,我怎么形容呢,就说给人的感觉和其他的电视剧是不一样的,怎么形容,那种细腻的小清新,还有不经意流露的台湾腔,收放自如的节奏,这些都很容易打动人。A8:我觉得台湾电视剧不需要过分去模仿别人,做好它自己的特色就好了,它拍爱情片很有自己的一套,那就保持这种台式小浪漫好了。
四、结语
新型台剧的收视热潮不仅是国际流媒体在数字媒介时代所带来的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对新媒介时代受众观看心理的准确把握。在后疫情时代,流媒体技术的运用会更加广泛,流媒体技术在重塑影视行业发展格局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每一个个体的生活方式。期待在未来不断创新的流媒体内容和形式,能帮助台湾电视剧实现“破局复兴”,其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传播困境对大陆影视业也同样具有思考意义。
注释:
[1]范俊辉,田斌,陈强.流媒体实时传输技术的研究[J].电子科技,2005(12):42-45.
[2]米甜甜.直播中的“观看”逻辑——当下娱乐平台的网络直播现象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0(16):8-10.
[3]陶东风主编.培文读本丛书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4.
[4]布尔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C].朱国华,译.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0.
[5]王雅妮.台湾影视在华语文化圈的传播嬗变[J].东南传播,2018(6):13-15.
作者:王雨欢 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上一篇:新时代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
- 下一篇:电视剧《山海情》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