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题材电视剧受众审美需求分析

时间:2022-11-19 03:59:04

导语:都市题材电视剧受众审美需求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都市题材电视剧受众审美需求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都市主题电视剧市场份额占有率逐渐提高,其题材分类越来越丰富,制作水平日趋提高,在为观众提供不同层次心理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多样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都市题材电视剧;受众;审美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电视剧市场不同题材电视剧生产的调整,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比例有所提升。根据2018年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提供的数据,2017年当代题材的电视剧立项占59%,近代题材占17%,古代题材占比首次下滑①。2019年上半年,反映时代变迁的电视剧比重为13.5%,比2018年同期提高了44.7%,其中《都挺好》更是达到了平均收视率2.41%,另外三部都市题材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我的真朋友》的收视率也超过2%②。2020年伊始,《安家》《决胜法庭》《奋进的旋律》《完美关系》《下一站幸福》5部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收视率也超过1%。③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崛起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一定关系,但电视剧具有大众文化产品的属性,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决定了当下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观众的审美需求是综合了感官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复杂精神追求。纵观近年来收视率较高的我国都市题材电视剧,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能与观众在不同心理层面上产生共鸣,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一、“完美爱情”心理需求

偶像明星参演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以都市为背景,上演都市童话爱情,演员外形俊朗靓丽,拥有众多粉丝,往往电视剧还未开播,就已经产生流量效应,这类电视剧延续了偶像剧的某些特征,但又跳脱出王子公主的模式,将观众向往的爱情置于普通人身上,从而引发观众对理想爱情的认同。(一)体验完美爱情观众情感需求的转变体现在观众实现双重身份,从旁观者到与创作者在作品基础上进行情感沟通的转变。都市爱情题材电视剧直指观众内心的情绪与感情,在给观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爱情体验。《亲爱的,热爱的》《我的真朋友》这类都市爱情电视剧就弥补了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对不完美爱情的失落感,通过围观青年才俊和靓丽少女的恋爱过程,满足了观众对爱情美好想象的设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关于情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来看,观众在男女主角的爱情中感受到了处于恋爱中的男女相互爱慕、相互照顾的甜蜜,在具象化的影视作品中感受到了抽象爱情的情感特性,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美结局产生了愉悦的情绪。(二)弥补爱情缺憾都市爱情题材电视剧通常以轻松、幽默的剧情给观众带去有趣的情感体验,观众因为角色的吸引力而投入到剧情的欣赏中,这类电视剧可以让观众在体验角色的情感过程中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伴随角色的情感经历去体验生活中理想的爱情。观众也可以从中逃离日常生活,即使现实生活各种问题、麻烦不断,观众投身于都市爱情题材电视剧就如同逃到一个浪漫的乌托邦世界,换一个角度去欣赏、仰望梦想,在幻想的世界里去看完美的人的幸福生活,并与之产生共情反应,以弥补现实生活一些不完美爱情的缺憾。

二、目标群体心理需求

在都市变迁过程中,人们身上会印下特定时代的烙印,因为经历的相似性,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群体,都市题材电视剧将这一群体的社会众生相呈现于荧屏上,现实生活中的目标观众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理安慰。(一)相似经历形成的社会同盟。在都市生活环境中生活的中年人,有着相似的精神压力来源,比如不顺心的生活事件(孩子教育)、挫折(升职加薪)、心理冲突(夫妻关系)和不合理的认识(房贷、车贷),过度的压力会让人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反复经历相同的事物、感情后,在心理上会产生相似的感情模式。每一种类型的电视剧都有其特有的模式,观众观看电视剧的过程,就是对按照媒介惯例建构的框架进行解读。《小欢喜》《都挺好》聚焦社会现实及社会变迁引发的家庭问题,是现实社会中众多问题家庭的缩影,观众在剧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各自的生活,感同身受的参与感让这类电视剧成为了观众的新宠。《小欢喜》通过聚焦中年人生活、情绪、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揭示了中国当下中年人普遍的社会情感需求。现实生活中的中年群体正是在电视剧塑造的角色形象中看到了他们的影子从而产生认同,而这种认同除了体现在角色的外形上,还体现在生活中的问题上,比如真实的教育环境,“学区房”这样一个对于中国人都不陌生的词汇,在当下的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剧中的高考小区一房难求的现象就是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写照。《都很好》则从家庭变迁的角度折射出社会变迁给普通人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它源于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复杂性体验,有来自社会对于成年人成功的评价,有来自家庭中老人对子女的需要,还有来自作为人对生命死亡等命题的思考等。观众正是在电视剧中看到了与各自切身相关的事件,通过角色之间的情绪反应、剧情的虚实相交,感受到角色行为动机的合理性和社会现实对人的驱动作用,让自我的心理行为与角色的行为和外部特征相重合,体会出角色的言行理路。社会变迁造成环境与文化的改变,但对人们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当电视剧中描写的问题、处境与事件与观众产生紧密联系时,观众就能与电视剧产生共鸣。观众会认为剧中的角色就是忠于现实而塑造的,剧中的角色与其在很多方面都是重合的,这类都市题材电视剧关注时事和社会问题,直面现实,引导观众思考当下。电视剧将观众的行为、思想以及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浓缩成一个有机体集中放大于荧屏,实现了电视剧作为媒介传播的仪式观,观众在其中分享、参与,满足了情感沟通的需要。(二)电视剧互动话题的参与性。观众因为性别、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社会地位等不同会有不同的收视动机,都市题材电视剧在共性化的社会化问题上营造互动话题,满足了个人对共性化问题的表达需要。通过研究受众选择电视剧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可以发现受众的“互动”心理需要。从观众的情感需求来看,从看别人的悲欢离合到对自我的情感观照,观众更看重电视剧所反映的人物情感与命运是否与各自的当活相关,能否参与解读电视剧的深层文化现象,而不仅仅只是旁观别人的生活。电视剧成为观众情感交流的对象,将自我在生活中不能解决、排解的情绪通过观看电视剧来宣泄、学习并矫正成为符合社会中他人需要的模式。都市题材电视剧《安家》描绘了都市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通过房产中介这一职业,展现了中国人对“家”的归属感与房子安全感的综合体验。观众在剧中的不同角色寻找一个家的过程中,去思考各自在城市的落脚问题以及对家庭观念的分享,在角色处理住房问题的策略中感受着住房对每个人共同但又有所差别的影响。《完美关系》则讲述了职业公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压力面前的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观众在该剧中既看到了公关工作直击要害、高质高效地解决问题,也将剧情与各自的职场经历进行比照,甚至将剧中的经验借鉴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最终形成了感慨—共鸣—反省—改正的学习修正模式。电视剧传递的信息与观众的行为、思想、经验相互作用,同样的剧情,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解读,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观众与电视剧之间关系的多变性取决于观众与电视剧文本经历是否相似,其一致性越高,观众越能从电视剧从获取满足感,反之,观众的观看体验就会打折。

三、集体化情感表达需求

如果说电视剧会对观众产生什么影响,无论是影响到其行为、认知还是处事态度,关键一点是它首先要能够被观众感知和理解,在国家与社会的环境下,家国情怀的集体化情感是个人无法回避的情感体验。(一)倡导优秀文化思想。电视剧创造的“拟态”社会情境与人际关系,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相似性,不仅观照个体生命的日常生活,更渲染国家意志、社会集体情感,观众既能从电视剧中参考自我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评价自我,同时在经过自我反省后,矫正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电视剧《决胜法庭》通过不同的典型案例,展现了我国在司法改革中关注百姓问题,并结合具体的故事,深刻挖掘受众关注的大案、要案及社会话题,通过生活议题透视善恶、正邪较量、情与法,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具象化,为百姓进行科普,同时展现了我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与高尚情怀,在思辨的过程中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奋进的旋律》则展现了两代人在中国制造情节的鼓舞下,完成了工业强国梦。观众在剧中既能看到父辈拼搏的形象,也能在其中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时代变迁的特征,在伟大时代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中,对父辈不屈不挠的精神,产生了崇敬感。(二)传播正能量文化。电视剧的作用除了为观众提供娱乐和消遣之外,还有传播文化、强化观众信念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展现与信念相关形象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家国文化的传承来感染观众。都市题材电视剧通过议程设置的功能强化了国家形象,优秀传统文化即使在众语喧哗的大众传播文化环境中,也能启迪观众,重构观众的信仰和认知。观众在观看这类电视剧的过程中,其间的信念、价值观、思想框架会变得具象,其一致性也会得到强化,进而跳脱出个人的生命体验,升华到对家国情感的表达。电视剧作为媒介的最重要功能就是为观众减压放松,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会有来自诸如物质、身份、发展、生存等各方面的压力,电视剧能够让观众产生有趣、轻松、幽默、活跃的感觉,满足自身情感基础性需要。人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既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个体不断进行生命体验的过程,因此具有反思意味、凝聚社会普遍性情感的电视剧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们渴望知道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对“社会人”的要求。随着观众观看的电视剧国别的增加、类型的增加,观众观剧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是作为受众,更多时候还希望自己的主体意识得到重视,通过精神参与将自我意见进行表达,观剧的过程既是审美过程也是对作品的再创作。观众通常将自己过去的经验抽象、概括成一个有机整体存放于意识里,并用于对于新的事物、经验的理解,当下都市题材电视剧正是用贴近生活的方式启发观众解读新经验,让观众在已有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意义,在电视剧戏剧化的行为过程中满足观众心理、情感和审美需要,从而赢得市场。

作者:张媛媛 张宇丹 单位: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