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视台生存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9 04:07:00

导语:卫星电视台生存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卫星电视台生存管理论文

[摘要]在这样一个由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面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全球社会中,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一致认同卫星电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已经开始改变中国电视业的格局,中国大陆电视业虽仍处于被保护状态,但必将会面临巨大的冲击,特别是被地域化、分割化的省级卫星电视台,更是面临着潜在的但可被预知的生存压力。本文试图将两个处于相似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内陆卫星电视台——湖北卫视和湖南卫视——作为考察样本,着重从资本经营、节目经营、广告经营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角度,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大陆省级卫视生存之路。

[关键词]全球化省级卫视资本经营节目经营广告经营人力资源管理

[Abstract]Thepresentsocietyischaracterizedwiththemutualweavingandpermeatingofeachcountry’seconomy,politicsandculture.Both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agreedthatsatelliteTVisofsignificanceinpresentsocietydevelopment.TheglobalmarketeconomyhasstartedtochangethepatternsofChina’sTVindustry.AlthoughTVindustryinMainlandChinaisstillbeingprotected,itwillunavoidablyconfronthugeimpact,andtheprovincialsatelliteTVstations,whichhavebeenlocalizedandsegmented,arefacingpotentialyetpredictablesurvivingpressure.ThispapertakestwomainlandsatelliteTVstationsfromHubeiandHunanassamples,andmainlyfocusesonthefouranglescapitalmanagement,programmanagement,advertisingmanagementandHRmanagement,soastoexplorehowmainlandprovincialsatelliteTVstationsshouldsurviveglobalization.

[KeyWords]Globalization;ProvincialSatelliteTVStation;CapitalManagement;ProgramManagement;AdvertisingManagement;HRManagement

在这样一个由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面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全球社会中,卫星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人们仰仗卫星传播技术实现着跨越国界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时刻为世界一体化创造着条件。基于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各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壮大本国的卫星技术,特别在传播领域,卫星技术帮助媒介有效地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因此,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一致认同卫星电视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不过,在具有双重属性的中国媒介领域,人们对全球化命题一直存在热烈的争论,诸如对于新闻业能否大量引进外资、引进外资的额度及应该如何界定媒介未来属性等问题上出现了祸福论的激烈交锋。

在2002年中国正式成为WTO的协约国后,中国媒介自愿与不自愿地成为了全球化市场中的一部分。2002年4月,中国官方宣布了在书报刊分销服务等方面的对外开放时间表,涉及的内容包括书报刊的分销服务、音像产品和广告制作等。中国政府严格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2003年5月,开始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在深圳、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设立中外合资的书报刊零售企业;2003年11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公布了“允许外资参股与境内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等政策。如果说,以上的政策和举措与中国电视业并没有直接关联,只会让他们看到外资涌入的可能性而倍感压力的话,那么境外电视落地则是让中国电视业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了对手,听到了“狼来了”的前奏曲。

据统计,截至2003年3月28日,被允许在国内落地的外资频道已经达到30家,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广东落地的境外节目,已经对我国电视业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有资料显示,新闻集团旗下的星空卫视落地才几个月,收视市场份额就达到1.6,位居本地收视排行第二名。[1]外资电视业的强大实力可见一斑。

可以说,全球化——不管是作为一个概念,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生存方式——已经堂而皇之地、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已经开始改变中国电视业的格局,中国大陆的电视业虽仍处于被保护状态,但必将会面临巨大的冲击,特别是被地域化、分割化的省级卫星电视台,更是面临着潜在的但可被预知的生存压力。

本文试图将两个处于相似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内陆卫星电视台——湖北卫视和湖南卫视——作为考察样本,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大陆省级卫视的生存之路。

湖北卫视与湖南卫视的现状比较

一、样本的意义。

(一)选择省级卫视的原因。

首先,省级卫视的生存图谱最能展现卫星技术带来的改变。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电视事业就确定了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管理方式: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直辖市(地、州、盟)和县(旗)的“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四级办台”的政策,并实行上级广播电视部门和同级党委、政府双重领导,以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为主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只有中央电视台可以将信号发射到全国,而其他三级电视台的发射范围则被严格控制在本区域。卫星技术的出现使得省级电视台的传播范围发生了质的飞跃,原本狭小的舞台顿时被放大,省级电视台原本安分的心在巨大市场的刺激下变得狂野。2003年,湖南卫视、上海卫视分别为自己更名为中国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强烈地表明冲破区域局限的决心,直指全国乃至海外市场。省级卫视的步步紧逼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央电视台长期形成的垄断局面。

其次,省级卫视作为样本时具有地位上的平等性。

除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外,中国其余省份在国家发展蓝图上具有相对的平等地位。以本文选择的湖北、湖南两省为例,他们同被称为中国的中部地区,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都大体相当。

第三,省级卫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弱势更明显。

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2年一天里分别播出的市场份额中,CCTV占26%,省级卫视占30%,本地频道则超过省级卫视,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剩余的非常小的市场份额则被境外频道等分割。[2]

统计表明,从国内市场看,省级卫视受到双重挤压,上有CCTV的强大覆盖,下有地面台的激烈竞争。从大陆电视业的发展历史看,地面台的收视优势一直强于省级卫视,虽然,统计数据中省级卫视的市场份额高于CCTV,但是这并不表明省级卫视的收视情况就好于CCTV。CCTV的强大影响力表现于其各频道、各类节目在全国各类城市的平均收视水平,其与省级卫视之间在节目质量、经营水平、资源占有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

除受到CCTV与地面台的压力之外,省级卫视更是无法与海外电视媒介相提并论。仅从广告收入看,2002年国内效益最好的省级卫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的广告收入为2.5亿元。[3]这与西方电视业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广告收入根本无法比较,更谈不上相抗衡。

因此,省级卫视生活在希望和痛苦的夹磨中,他们更能凸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媒介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

(二)选择湖北卫视和湖南卫视的原因。

首先,两者具有相似性。

(1)所处区域经济的相似性。湖北、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分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之北和之南,均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而且经济水平在国内也均处中下游。2001年湖北的GDP为4662.28亿元,湖南的则为3983亿元,同期湖北GDP仅为浙江省的64.9%,两省经济水平在全国的地位可见一斑。(2)地域文化的相似性。两省均为楚文化的摇篮,至今仍然保存着丰富的楚文化资源,如楚辞、漆画、编钟、丝绸等,[4]因此,两湖民间有“湖南、湖北是一家”的说法。人们从湖北卫视和湖南卫视的台标中,均可以看到火与凤凰的身影,突出体现了楚文化特色,也表明两省卫视在频道的文化立意上深受同一文化渊源的深刻影响。(3)生存状态的曾经相似。在湖南广电事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之前,两省卫视的生存状态十分相似,每年的财政拨款、经营收入大体相当;广电系统的管理体制大体相当;电视节目的编排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大体相当,此外,他们的收视率还同时落后于本地创办的经济电视台。

其次,两者具有相异性。

1999年3月25日,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将旗下的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公开发行普通股5000万股,成功开始了“中国传媒第一股”[5]的资本旅程。从这天起,湖北卫视和湖南卫视就沉浸在两种不同的经营管理氛围中,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因此,将湖北卫视和湖南卫视作为比较的样本可以清晰地展现中国省级卫视的生存境况和问题,也为人们为中国电视业寻找出路提供了参照。

二、样本比较研究。

(1)管理体制对比,主要表现在事业化管理与企业化管理的对比。

2000年12月21日,湖南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省级广电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电广传媒公开发表的中报、年报和发展规划等文本中,人们不难发现湖南卫视被当作是集团中坚力量而被给予强大的经济支撑。同时,电视台内部实行相对灵活的企业化管理方式也使得湖南卫视得以放开手脚、求新求变、不断变强。1999年,在电广传媒公开发行股票后实际募集到的44,146.42万元中,投资湖南卫视频道综艺娱乐节目的资金就达3300万元,占整个募集资金的7.5%。[6]在资金的强大支持下,湖南卫视制作的综艺娱乐类节目,如《快乐大本英》、《玫瑰之约》、《音乐不断》等迅速占领了电视市场,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创造了娱乐节目的黄金品牌。节目的高收视率又反过来带动了整个电视台广告收入的节节攀登,从而形成了湖南卫视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比而言,湖北卫视虽然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但总的管理体制仍旧沿袭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2002年7月11日,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复文件中,同意将湖北电视台、湖北经济电视台、湖北有线广播电视台正式合并,统一使用“湖北电视台”的呼号及台标,实行集团化的管理。但是,根据笔者走访的结果,[7]目前湖北电视台只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合并,而实力最强的湖北经济电视台并没有真正融合到新集体中,仍旧人事权自主、经济独立核算。不彻底的合并只是将原本实力很弱的湖北有线广播电视台全面接收,这导致新“湖北电视台”的成立并没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湖北卫视并没有享受集团化后的利益,只是成为其他频道优秀节目的大综合。这一情况严重地制约了湖北卫视的发展。

(2)经营状况对比,主要表现在资本经营、广告经营、节目经营的对比。

①资本经营的强与弱。

资本经营环节中两者间的强弱对比十分明显。

电广传媒1999年进入资本市场后的5年中为湖南卫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续的资金来源,比如投资卫视落地项目,实现湖南卫视的高覆盖率。截至2003年,湖南卫视的落地城市已达329个,落地率达到99.1%。[8]其落地率在中国省级卫视中居于前列,已经具备了相当好的收视规模和人口规模。

与之相较,湖北卫视在其网站上公布的相关信息称:目前租用亚洲二号卫星,覆盖全国及50多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内观众近3亿。这段信息相当模糊,并没有清楚地告知湖北卫视真实的覆盖率,只是基于卫星技术进行了合理的推测。众所周知,覆盖和收视是相辅相成的,覆盖是影响收视的重要因素,但是要达到高覆盖率需要大资金的投入,这些投入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资金平台上,而平台的搭建取决于媒介资本经营实力的强弱。湖南卫视所依托的湖南电广集团已经形成了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建构了相对完整的经营体系,其投资领域涉及新闻主营业务、有线网络建设、房地产、旅游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都是湖北卫视所不具备的。根据走访得知,湖北电视台曾经营过实体,如广告公司等,但终因亏损而关闭;也曾经考虑依托某影视公司上市筹资,但最终不了了之。两个省级卫视的资本经营状况天壤之别。

②广告经营的深化与维持。

广告经营中两者间的差距亦很大。

1999年,电广传媒上市之初就将广告列入其三大主营业务(作者注:三大主营业务包括节目制作、广告和信息传播)之一,将湖南电视台7个频道的广告经营权全部揽入怀中,成立独立的广告分公司。据年报显示,其广告分公司2000年的广告收入为4.2亿元,同比增长了30.88%。其中湖南卫视各名牌栏目的贡献很大,以《快乐大本营》为例,2000年的广告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超过半数省级卫视全年的广告收入。[9]广告收入增加的原因除了栏目的名牌效应外,还有赖于经营者的布局,湖南卫视每年都会召开广告招商会,推出每年广告经营的重点和特点,吸引全国的广告客户,这种做法在省级卫视中十分少见。

而湖北卫视的广告经营还停留在以广告部为中心的旧有模式中,卫视收入严重依赖广告,但广告收益不理想导致电视台运作每年均存在资金缺口,目前,湖北电视台仍享有国家2%的财政拨款。

当然,湖南卫视的广告经营并非完美,在经历了1999-2000年的黄金期后,2001年后湖南卫视的广告经营不断出现问题。湖南电视各台间的广告打折降低了卫视实际的广告收益;节目内容乏善可陈导致收视率下降;而节目制作成本偏高则导致了收支不平衡,此外,湖南电视人曾考虑绕过广告公司直接承揽广告业务的思路也最终被市场否定。2003年以来,湖南卫视希冀借着节目改版的良好势头,着力理清广告经营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希望扭转广告经营中的不利局面。这表明,湖南卫视对于广告市场具有相当敏锐的适应能力。

③节目经营的对外扩张与对内交流。

两者在节目交易环节表现出的市场化意识截然不同。

如前所述,节目制作是电广传媒传统的主营项目,自上市以来,公司在节目制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财富中国》等节目的横空出世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湖南电视人还加大了在电视剧领域的投资,并且将经营重点放在节目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以2003年在两岸三地播出的《还珠格格》第三部为例,湖南卫视作为节目的出品方放弃了电视剧的内地首播权,而是以高价将首播权卖给了全国城市电视台协作体。不过,湖南卫视并没有放弃《还珠格格》已经形成的巨大市场,他们独辟蹊径。首先,在6月29日湖南卫视黄金档的金鹰剧场中推出了《还珠》前两部的“精装版”,据称,“精装版”是按照“好莱坞大片三分钟出现剧情高潮点”的原则重新剪辑的,而且会在播出时随时根据收视情况和观众反映决定全剧的节奏,并不排除再次剪辑的可能。然后,湖南卫视决定在2004年春节期间再推出《还珠格格》第三部,湖南卫视是这个时段全国唯一播出此剧的卫星频道。[10]对《还珠格格》系列的销售和播出安排突出体现了湖南卫视在节目经营过程中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他们利用原有的《还珠》品牌高价销售第三部,又利用卫视播出的时间差成功地系列推出电视剧,在不同的收视时间段争取受众。

与此相比,湖北卫视不乏精品,其在电视纪录片(如《舟舟的世界》等)、谈话类节(如《往事》、《财智时代》等)领域的制作能力被业界公认,但是,优秀的节目由于没有通过节目市场进行交易,使得它们无法创造出经济效益。根据访谈得知,湖北卫视制作的节目主要供给台内播出,认为有价值的再继续有偿销售。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湖北卫视的名牌栏目《财智时代》每年还需要台里贴钱办节目,《往事》则通过在其他频道的有偿播出可以获得每年几百万的收入。但湖北卫视投资力度最大、得奖最多的纪录片却没有为电视台带来良好的收益。这与湖北卫视缺乏市场化的节目经营策略不无关系。

以上通过对湖北卫视和湖南卫视维生机制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省级卫视中有两大不同阵营:一是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市场化改革开始较早,频道定位于全国且收益丰厚的省级卫视;二是以湖北卫视为代表的,市场化程度较弱,频道定位主要集中在区域重点市场的省级卫视。目前他们之间的竞争尚集中在国内市场,但是面对已经到来的全球化风暴,人们必须思考省级卫视的出路,首先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省级卫视生存

一、全球化会对大陆省级卫视造成威胁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不是立即的,但却是可以预知的。而且,当全球化一旦实质性地进入了中国电视业,那么形成的冲击将是汹涌澎湃的。尽管我国在外资进入媒介产业的准入原则上还设有诸多的门槛,但不难看到,外资已经顺着具体的节目内容、节目交换、频道的整体落地和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进入到中国内地。那么,全球化对大陆省级卫视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彻底的企业化管理与准企业化管理间的撞击。

电广传媒为代表的省级广电集团已经在尝试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如节目末位淘汰制度、集团内部公司化的管理体制等,但是由于中国媒介固有的双重属性和功能,使得媒介在企业化运营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社会效益,即党性原则在媒介中的体现。我国媒介被明确告知,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社会效益。媒介产业身处二元结构之中,许多行为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完全实现以市场为中心、以资本为导向的企业化管理方式。因此,中国媒介经营只能是具备了企业运营模式的“准企业化管理”。而西方传媒集团天生就是企业,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媒介经营的首要目标是赢利而非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矛盾之处就在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媒介能够担当经济创收的任务,而且政府将不再追加投资。这意味着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特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只有进入市场、利用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才能寻找出路。但是准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必然无法适应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市场经济改革,也无法与企业化管理的西方媒介实现对接。

(二)资本巨大与资本积累间的撞击。

实践证明,电视业的竞争往往取决于资本的有与无、多与寡,在某些时候,资本实力就决定了竞争格局,而中国媒介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资本。CCTV是中国电视业的龙头老大,也是各省级卫视苦苦赶超的目标,CCTV在2001年的总收入约为193亿元人民币。[11]作为美国五大有线电视之一的CBS的年度销售额则高达230亿美元[12],而且CBS还不是全美收入最高的电视台。比较之下必须承认,中国媒介要实现与西方传媒的平等对话还需要不懈地、艰苦地和长期地努力。由于目前媒介的融资渠道单一,造成我国省级卫视还处于资本积累的最初阶段,即利用自己创造的经济收益再投入到下一轮的生产周期中。这种经营方法导致省级卫视在生产规模、市场推广、多元化经营等方面严重受制约。如果对海外媒介的投资壁垒一旦被推倒,那么省级卫视将难以维持生存。

(三)世界市场与区域市场间的撞击。

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球化的经营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蔓延,世界经济的地域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行业、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而是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国际融合的趋势,媒介产业同样如此,如最早产生于欧洲的国际媒介企业集团(MediaConglomerate)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国际媒介企业集团的业务必然包括从地区性到跨国的媒介经营,从单一的集团结构到经过兼并、收购而成为多元的、巨大的公司。比如已经在中国实现节目落地的新闻集团、AOL-时代华纳、维亚康姆等都是跨国的、大型的媒介集团。而中国电视业的发展还局限在本国市场,省级卫视则刚迈出走向全国市场的脚步,与海外传媒相比,我国媒介产业还没有任何海外市场的管理人才和从业经验。2003年10月,中国有关管理层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媒介集团进行跨国业务。但是,我们已经比西方整整晚了40年。

因此,本文认为,提出所谓省级卫视与西方媒介相抗衡的命题尚为时过早,必须首先关注的是生存问题。

二、省级卫视的生存之路。

(一)大力发展资本经营。

资本是什么?这是省级卫视在从事资本经营过程中必须明确的概念。资本不能看成是媒介在短期发展过程中的救命稻草,而应视为是媒介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既是一种投入,又是一种产出;它既可以产生效益,又会造成损失。省级卫视要发展资本经营,首先要解决的是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通过金融产品的销售实现资金的筹措。比如,湖北卫视就应该积极加入中国资本市场,为其长远发展寻找市场支持。

此外,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媒介的融资渠道仍然过窄,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不是限制资本向媒介的合理流动,而是应该着手建构中国媒介的新框架,通过框架的改变来实现对资本的疏导,从而减少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成本。具体而言,应加快中国电视产业制播分离的速度,在制播分离完成后,管理层可以疏导资本流入的路径,放开节目制作、节目销售等领域的资本进入,而着重控制节目播出领域的资本进入。这样,既可以弥补节目制作、销售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又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实现对大市场的总体调控。

(二)拓展广告经营的空间和深度。

根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广告经营空间仍然巨大,各省级卫视应尽快加入到广告经营的竞争中来,建立科学的经营机制,保证生命线持续生长。有广告业者认为,中国省级卫视在广告经营上大体有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是提高到达率、提高全国的媒介收视优势和竞争力来扩大广告空间;二是放弃更多的覆盖,不用在提高覆盖率上花再多的钱,保持现有的覆盖去做重点市场。[13]

对于湖南卫视而言,应该坚定信念扩大广告空间,突破区域进军全国市场。原因有三,一是湖南卫视前期已经在提高覆盖率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很好的覆盖效果;二是其节目品牌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为其进入全国市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三是其在本地的竞争力逊色于湖南经济电视台等地面台,2003年2月长沙地区主要频道节目的收视排行显示,居于前10名的节目中,湖南经视占60%,湖南卫视只占10%。[14]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认为,湖南卫视应在保持本土优势的前提下,重点冲击全国市场。

对于湖北卫视而言,应该确定重点市场,挖掘重点市场的广告消费潜力。湖北卫视的资本实力弱,资本经营渠道单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节约所有资源用于拓展重点市场,提升重点市场的广告到达率。比如,重点冲击湖北地区消费能力较强的武汉、宜昌等地区。

另外,各省级卫视应该密切与广告公司之间的联系,改善自身在广告经营方面的服务质量,用好广告制度,利用广告公司已有的客户资源和专业判断能力,这样才能迅速在全国市场或者区域市场中铺开道路。

本文认为,大力发展资本经营和拓展广告经营的空间和深度是省级卫视生存的当务之急,一个是水源,一个维持生命的能量,两者不可或缺。此外,省级卫视还可以在节目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三)放开节目经营的视野。

节目经营是指将节目纳入到市场流通环节中创造经济效益。湖北卫视优秀的节目资源不应该闲置和浪费,而应该进行策划,以整体品牌推向市场,形成著名的节目品牌。比如,湖北卫视可以对最著名的纪录片资源加以整理和分类,以VCD、DVD的形式推向本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另外,湖北卫视甚至可以考虑设置纪录片专业频道,把纪录片品牌做到最大。

其实,中国目前尚能与海外媒介相提并论的只有我们本土的节目制作资源,省级卫视身处最民族化的地方区域,但是我们的节目制作和节目经营均未能有效地利用这个资源,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四)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劳动力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劳动力可以像其他的生产要素一样创造价值,甚至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价值。但是,我国媒介产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目前,绝大部分的大陆省级卫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人事任免必须审批;电视专业职称仍然与行政级别挂钩;人才使用还要依靠关系、资力、年龄等传统的参照指标,即使实行了制片人制度,但在某些电视台一年一度的制片人竞选选拔中还是流于形式。此外,对从业人员,主要是招聘人员的不重视,甚至忽视他们应该享有的,诸如社会保障金、养老保险等基本权利,导致了中国媒介从业人员生存状态的恶化。本文认为,各省级卫视应该特别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劳动力,特别是具有专业技术和经验的劳动力才是最宝贵的可持续发展资源。

将省级卫视的生存和发展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似乎过于超前,但是本文认为,从中国宏观政策层面到微观操作层面变化的种种迹象表明,大陆媒介产业市场化的改革力度必会增强,与世界市场的接轨速度还会不断提升,省级卫视与其静观其变,不如主动调整,尽快进入临战状态。

注释:

[1]

吴涛,《从战略思考造就湖南卫视美好未来》。

[2]

郑维东,《从收视率看省级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