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7-23 11:37:17
导语: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仍然要以专业特色、新闻理想、人文精神为基础,还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依据市场需求,要转变思维观念,要创建融媒体实验室,要建设实力强硬的师资队伍,要重视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建设和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之间能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作为思政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构建为重点,落实好以文育人、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使人才培养工作活起来,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感,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春风化雨、入脑入心。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联系紧密,将立德树人思想贯穿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之中,从讲解专业课堂案例到广播电视行业格局,从意识形态建设到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都与课程思政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对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就是立德树人。
一、媒体融合时代对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媒体融合时代全媒体有了不断的发展,随着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出现,我国舆论生态系统、媒体格局和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现阶段,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我国媒体融合已经走过了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兼并进行融合的时期,进入了媒体内容生产、媒体内容传播、媒体观念等方面全面融合的融合时期,这个融合的过程需要运用数字化信息互联网技术,党的新闻舆论无论在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在传播力度、引领作用、影响范围、公信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学专业院校来说,培养适合媒体融合时代的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是其所面临的首要挑战。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具有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院校,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还一直沿袭着传统媒体输送人才的方式,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加剧了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与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也对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改革的契机。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相辅相成
要想成为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就必须具备有时代特点的专业技能、社会主义政治素养、投入到媒体行业的决心和热情,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都和思政课程的内涵要求有着深刻的联系。广播电视人才在媒体行业中大多都处在信息流通的关键位置,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传播技术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工具都日渐平民化,广播电视人才必须能在大量的信息中深度挖掘出真正的优质的信息,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对待网络舆论,必须做到德才兼备以及以德为先,这些都必须在广播电视人才具备的过硬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课程思政就是在高校的每科课程教学中和每项活动的开展中都要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开展各方面工作都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出发点。高校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政教育从始至终贯穿学生成才之路。在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迅速融入媒体行业,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摆脱思想、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困扰,促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确定正确的社会定位。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价值、情感的梳理对其日后进入媒体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增强新闻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广播电视人才所要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这种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思政课程的核心要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传播力是从物质和技术方面,解决新闻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问题,这就要求在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首先要把握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尤其是对数字信息网络化媒体掌握和运用能力;引导力是针对新闻传播内容,解决提升传播信息质量问题,要增强新闻信息的引导力,必须要追求迅速和准确,引导力来源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社会格局变化、国家战略密切结合,才能促使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能适应媒体行业的工作要求;影响力是大众接受方面,如何运用所学广播电视专业知识,讲新闻,讲好中国新闻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公信力是指大众的信任程度和新闻所具有的权威性,新闻传播的生命依赖于客观真实,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做到新闻信息采集、、传播必须真实和准确,工作人员必须坚守作为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以上这些都与思政课程的核心要义密切相关。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一起发展,互相促进。一方面课程思政解决了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只存在思想政治课上的误区,引导学生认识到处处都存在思想政治,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于自己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把思政教育引入专业课程进一步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以及全球经济变化都充满好奇地进行关注和了解,这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能更好地关注、了解、参与各类热门话题、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去。因此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建设是互相促进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进行良性循环发展的。在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思政首先可以为广播电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素材,这些教学素材大多都来自主流媒体,所包含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本身就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青年学生日常会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丰富且庞杂的信息,一部分立场不坚定的学生会受到流量、煽动性的言语所迷惑,课程思政所提供的优质教学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媒体行业实践活动中明辨是非,进而圆满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四、课程思政与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结合才能为媒体融合时代提供优秀的广播电视人才
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将会成为我国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作为高校大力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进入媒体行业的新时代青年承担着控制新闻信息传播制高点,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历史使命,同时可以促进新闻传播的良性循环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既能挖掘社会发展的纵向历程,也要做到纵览全局,同时还要保持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深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人文关怀的温度。课程思政融入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中,不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帮助学生塑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走入媒体行业的不同岗位奠定了坚实的专业技术和思想政治基础。因此高校在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地渗入思想政治教育,两者这样的完美融合本身也是对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手段的创新,这样可以在提高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新闻传播技能的同时,不断地促使学生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媒体融合的新情况,从而可以为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信息传播事业持续不断地提供优秀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社会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以及传播形态日益复杂化,从而需要加快建立更为多样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迅速建立适合媒体融合时代信息化网络化传播规律的新闻信息系统,形成融通内外、上下联动的现代新闻传播局势,建立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健康媒体形态。这就为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要将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置于现代传播规律之中,帮助我们所培养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媒体生态,建构良好的新闻信息生态环境,服务于社会生产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树桃.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基于课程资源建设的视角分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1):19-24.
[2]彭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措施[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34-36.
[3]王茹.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23-25.
[4]秦振泽.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试析“课程思政”长效机制的构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6-19.
[5]李婕娜.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入课堂”的思考与探索[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7(1):33-35.
[6]李俊卿,赛音巴雅尔,刘梅等.电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析的研究报告——以新疆巴州电大推广“每课三分钟”教育教学为例[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1):30-33.
作者:刘芝庭
- 上一篇:谈人物画艺术风格的嬗变
- 下一篇:民俗文化活动多样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