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时间:2022-11-19 08:59:01

导语: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一、新时代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一)新时代对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在内的继续教育提出新要求。党的报告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对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关于继续教育的相关部署,在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部署中明确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办好网络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具体部署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学国建设”。[1]可以看出,新时代包括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必须全方位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学习型大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二)社会转型催生学习需求,为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带来新契机。习强调“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2]。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部分群体的公民意识与自身素质提升需求空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亟待获得教育支撑和智力支持;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人口占比持续增大,老龄人渴望通过教育提升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国家“一带一路”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急需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需求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需要实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显然,一个社会成员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步入社会之后所接受的各类教育都属于继续教育范畴,当继续教育需求对象、结构和层次发生改变,教育的供给结构和层次应当随之改变。以继续教育为主要职能,以在职从业人员和成人群体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广播电视大学无疑要充分把握这十分难得的机遇,将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精准对接,主动融入社会与市场,提供有效供给,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3](三)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共识,为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创造新平台。随着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共识,国家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规划相继落地并实施,终身学习日益成为个人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开放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和时代潮流[4]。对于广播电视大学而言,这既是契机也是挑战。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广播电视大学能否快速转型,在打造当地终身教育大平台中担纲重要角色,影响并决定其在新一轮教育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命运。当然,终身教育背靠全社会的资源和平台,学习者可根据学习需求多形式多渠道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与服务,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专司终身教育的职能机构,只有把握契机,从众多终身教育供给方中脱颖而出,才能打开局面,走出活路。

二、新时代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的内涵要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开放大学”,并明确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体系。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委托分部(省域开大)设立地方学院和学习中心,分别依托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和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建立[5]。这些教育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构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提供政策依据,也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升级、改革发展指明方向。笔者以为,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开放大学的内涵要义,就是要在供给结构、服务面向、教学手段、课程配置、办学布局上实现全面转向,而非简单翻牌。(一)供给结构:从单纯学历教育转向学历、非学历教育相并重。从当前看,“虽然应届高中毕业生接受高校继续教育的生源确实在减少,但同时,在我国从业大军中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还相当多,要把高等继续教育送到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商贸公司、农村乡镇、部队营房、居民社区等”[6]。可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人员对于学历继续教育仍然具有现实需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广播电视大学需要持续承担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职能。但从长远看,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举办个性化、多元化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将会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要职责。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供给除了传统的学历教育之外,要加大供给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服务力度。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发展。(二)服务面向:从在职成人转向全体社会成员全覆盖。新时代广播电视大学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开放的胸怀拥抱全社会每一个有学习愿望的人。教育服务要真正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不仅仅只是传统广播电视大学时期的几千在职成人。在同一个校园不仅有工人、农民,还有政府职员、部队战士、医生护士,也有退休老人、青年学子,甚至还有残障人士。他们的年龄跨度之大,职业身份之杂,学习层次之多,任何其他大学无法比拟。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服务面向要从在职成人的继续教育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转变,真正做到面向全民,服务全民。(三)教学手段:从单一媒体转向线上线下多媒体相结合。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之初,通过广播电视媒介开展学历补偿教育。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采用特定的教育手段,为当地社会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的迭代更替,从20世纪八十年代单一的授课手段到21世纪初互联网交互式教学,再至今日,跨入文字、音像教材、网络课件、PC端、移动端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补充教学的3.0时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升级提供物质基础,使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成为可能。(四)课程配置:从以供定需转为社会化需求为导向。“有需求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博士曾经在调研一所转型中的广播电视大学如上说。传统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实行“五统一”系统办学,教学管理隶属上级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方面没有自主权,招生专业只能按需定供。转型后,特别是在非学历课程设置方面要显得更加灵活、接地气。学校的培训课程要以满足社会群体的个体需求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导向,在精准订制课程,精心选配师资,贴心提供服务上下功夫。(五)办学布局: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向社区村居全辐射。一直以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办学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从中央到省域到地市再至县级分级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向下延伸”,在乡镇、街道设教学中心,在社区、村居设教学点,辐射、覆盖到全社会,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和办学布局。

三、新时代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的根本路径

新时代,转型的广播电视大学只有因需求之运而生,才能因需求之力而长。源源不断的教育需求成为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和改革巨大牵引力,我们要以需求为牵引,加速构建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全新模式,培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供给能力,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家改革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大学新的教育供给格局和服务业态。[7](一)以传承创新为理念,构建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时代赋予继续教育新的历史使命。继承并创新性地办好学历继续教育,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在满足现阶段社会现实需求、高等学校属性体现、学校大局和谐稳定等方面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长期以来,学历继续教育也是广播电视大学业务的传统板块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理应保有其位置,发挥其作用,并得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面对学历继续教育招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广播电视大学要根据工作实际,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推行对内实行全员参与,对外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招生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员工,招生业绩直接与教职员工个人绩效挂钩,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落实体系。对外健全招生网络,建立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招生机制,拓宽招生渠道,保障招生规模。在教育模式方面可结合需求探索“双轨制”办学,即同时开办业余形式的开放远程教育和脱产形式的全日制成人教育。其中,业余模式面向在职成人,其学习目的为在职充电,提升学历,提高职业技能;全日制模式面向普通高考落榜生,其学习目的为高中(中职)毕业后继续深造,掌握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当然,对于以上学历继续教育的两类不同生源,学校可实施差异化培养方针。对于开放远程教育,校方要致力做“服务以学习支持服务为本,着力提高毕业生毕业率,顺利获取文凭;对于脱产成人教育,则要立足做“产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二)以社会化需求为牵引,加速培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供给能力。通观当前广播电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无论在课程门类、项目质量和受众群体等方面都远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8]新时代,广播电视大学要主动适应多样化学习需求,加速培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供给能力,延伸服务,打造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关于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开发,应当要精准研究政府关注、市场需求和主体分布。具体来说,一是从政府关注入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主动对接政府关注并扶持的项目,为其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和培训资质支撑。二是从市场选择入手。市场机制对于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规模效益和供给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市场规律,盯紧市场行情,契合市场需求开发项目菜单。三是从需求主体入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主体力量因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不同而需求不同,需要针对性梳理并挖掘学科基础扎实、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或课程,遴选培养专业名师,面向需求主体供给多样性教育服务。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的有效实施应当要坚持“三化”标准。一是“订单化”。加强与行业、协会、机构的合作沟通,建立培训委托战略合作关系,根据订单需求,建立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和人员培训机制;二是“基地化”。以需求侧为导向,积极争取地方部委办局支持,共建一批继续教育基地或人才培训中心;三是“标准化”。要做到项目流程规范化、项目管理精细化、项目质量目标化,扎实培育市场受欢迎、社会口碑好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特色品牌。(三)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家改革发展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的使命就是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参与社会建设与文化振兴。转型的广播电视大学亦无例外,要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不发展不充分特点,拓展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自身社会服务功能,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扎实服务地方改革和战略发展。一是学习型社会下的社区教育。要秉持“经济社会要转型,社区教育要先行”的理念,负责本地区社区教育系统建设、业务指导,推进社区教育网络全域覆盖,构建开放式、网络型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二是老龄化进程中的老年教育。要基于当地老年教育实际,研究解决扩大容量和提升承载能力问题,通过实施“总校+网络”教学布局,构建“1+X+N”的服务模式,其中,“1”指在广播电视大学校本部办好1个母体;“X”指推进X个社区老年学习苑建设;“N”指搭建一个“老年线上大学”学习平台,面向全市老年人免费开放,实现“一台电脑一张卡,在家能上老年大”等措施,逐步解决老年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三是信息化环境下的线上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搭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市民终身学习线上平台,不断丰富数字化共享资源,促成老百姓足不出户,线上课程想学就学,推动全社会终身学习蔚然成风。四是乡村振兴中的农民教育。遵循提出的“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改变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农村人才现状”,大力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在当地形成助力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农村农业产业振兴、农民素质整体提升的教育支撑和智力保障。面对新时代、新矛盾,广播电视大学转型要以需求侧为导向,加大供给结构改革,破解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学习需求。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精神,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科学论断的有力举措,也是新时代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3]房庆平.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缺失及发展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01).

[4]张清利,段绍辉.以终身学习理念拓展远程教育社会功能[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

[5]张命华.关于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的思考[J].铜仁学院学报,2011(11).

[6]邢长明,张亦工,崔乐忠.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7(05)

[7]邓立强.开阔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对开放大学建设的思考[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8]邱立民,马浩,钟宇红.浅谈打造高校培训市场的品牌化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01).

作者:毛丽萍 曹小春 单位:温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