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课程创作技巧与原理分析

时间:2022-11-26 08:34:22

导语:动画专业课程创作技巧与原理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动画专业课程创作技巧与原理分析

摘要:动画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培养动画人才。但由于市场就业竞争压力大等因素,部分大学生创业、就业难度加大。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相关部门提出要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高校动画专业课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理念相融合,完善课程设计与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吃苦耐劳精神以及科学成才观念等,促进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关键词:动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现今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动画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一些产业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高校作为培养动画人才的摇篮,面对新形势,应该积极实施动画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动画人才。

一、明确动画课程教学定位,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转化

高校应该有明确的动画教育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动画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动画专业是集美术、音乐、编剧、文学、摄影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化素养和应用型技能。所以,在前期动画基础课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塑造学生的基本修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校动画教学应该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从生活中提炼创作素材。根据学科特点,可以建设动画工作室,配备动画制作的相关设备,如扫描仪、线拍仪、打孔器、电脑、录音设备、透台等无纸动画必备的器材,为学生创作动画提供场地和工具。除了上课时间,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向教师申请使用工作室。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听讲,个别教师未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改革后的动画课程教学需要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完成从知识传递到实践能力的转化。如在《动画角色设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将专业知识贯穿其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学中做,在做中体会知识要点,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设计动画角色时,要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人,思考如何从外貌、服装、肢体动作、表情变化中体现人的年龄、性格、职业等[1]信息,将这些合理运用到动画角色的设计中。

二、动画教育中可融入的创新创业关键因素

一些高校以往也开设了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但是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加以改进,知识内容陈旧。部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片面地教授学生面试技巧,空谈创业因素。而部分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一些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甚至没参加过相关比赛,难以体会到创作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成就感。虽然一些高校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建设了创业孵化基地等[2],但是需要学生申报相关的项目或者参加相关的比赛才能使用。而这仅仅靠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是不够的,需要专业动画教师的引导,所以在动画课程中应该融入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创作动画作品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流程,知道每一个制作环节的难点,掌握与动画创作设计相关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画面分镜设计、原画、中间画、动检、后期合成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深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了解各个岗位如动画导演、编剧、美术指导、原画师、动画师等的职责。如,动画导演要求有镜头意识感,设计画面分镜头,把控整个动画片的质量,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其他小组成员同样重要,都应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素质目标: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控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使学生成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育人目标:学生要能吃苦耐劳,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要会用动画表达思想,传播真、善、美等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动画专业课程创作技巧原理”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

“创作技巧与原理”是动画专业课程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动画策划创意、前期设计和艺术风格探索的深层次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编导、制作能力以及对短片艺术风格和主题表现的把握能力。在和企业置换课程中,让企业制作模式深入课堂,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制作内容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动画的具体制作流程、加工技巧、操作方法,更熟悉动画制作的工作模式[3],具备独立开展动画短片创意创作的综合能力。在开展动画课程前,教师应该考虑几个问题:该课的对象是谁,要教什么内容,怎么教,为什么而教。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是否学过有关的动画基础课程,有没有创作过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是否参与过创业活动,等等。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开拓创新思维,掌握动画制作技巧。课程的最后环节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动画成果转变为商品并成功推广销售的方法。学生要撰写项目申报书,开展创业活动,参加相关的创业比赛和动画创作大赛。教师应该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像做游戏一般串联每个知识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检验学习成果。丰富课程的考核方式,重视分析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表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创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认知对话:“句号”课堂转化为“问号”课堂

该课程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目标巧设问题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参与课堂活动,激活已掌握的知识,同时多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动画中期制作环节,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绘制原画与中间画,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分镜头,画出该镜头中角色的关键动作,并根据原画加入中间动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思考:怎样才能让动画角色的运动更生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深化课程内容,引出新课程《动画十二原则》。在讲解知识点后,教师根据十二原则中的某一个原则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计动画角色的表演方式并实际操作,画出角色的关键动作,补齐中间动画。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的。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时,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你的动画角色运用动画十二原则了吗?用了哪一原则?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将动画十二原则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的动画角色表演中,完成此节课的学习目标。

2.情感支撑: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

教师应以亲和、热情的态度,接纳学生对于改善课堂的建议,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与学生的情感纽带。教师应多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将知识点融入各个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团队比拼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动画作业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让学生学习他人作品的优点,总结作品的缺点并加以完善。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动画创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适当插入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案例讲解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在知识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多展示中外优秀动画片的影音资料,让学生学习更加先进的制作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将知识课堂转化为能力课堂。

3.行为激发:知识课堂转化为能力课堂

鼓励课赛式结合:让学生用结课动画作品参加各类动漫竞赛,如果获奖,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而且是对动画专业课程“创作技巧与原理”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合的肯定。提倡项目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学生竞选创业小队长为此活动的负责人。团队负责人撰写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书并发表相关论文,参加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立项成功后,学生可以申请在校园孵化基地展示作品并销售周边产品,开启创新创业的第一步。团队还可以根据动画角色制作周边产品,如玩偶、生活用品外包装、微信表情包、Flash单机小游戏、绘本等,并通过翻转课堂向其他学生展示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该课程为全过程考核制度,教师将从课堂内外的拓展知识学习、作品创意设计实践、创业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客观、科学的评价,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结语

文章分析动画专业课程“创作技巧与原理”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理念,明确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组织目标与育人目标的课程定位,提出建立“问号”课堂、转化为有温度的情感课堂、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的转化等改革途径。学生在该课程中完成动画专业知识学习、创作技能训练、案例模拟演练、课外创新创业活动等,点燃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李姝锐.动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导向下的二维动画创作实践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8):150-151.

[2]李姝锐.新时代背景下二维动画创作课程体系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71-72.

[3]宋孝彬.基于工作室的产、教、研协同创新动漫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44-145.

作者:李姝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