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2-10 09:31:50

导语: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教学的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教学的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全程、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中学阶段有效地将心理育人融入德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的现状,提出完善德育体系、增强教学目标导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增强德育功能,提升教师心理育人教学素养、提高整体德育水平,建立科学化评价系统、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探索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育人;中学德育

一、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需要

身体健康是“底层建筑”,心理健康是“上层建筑”,新时代青少年要凸显健全的人格理念。但在目前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唯分数论仍为主导趋势,很多教育工作者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要想预防中学生犯罪,解决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困惑,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健全青少年人格和促进心理健康,就要求教师能在课堂内外灵活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地将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培养新时代好青年。

(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育人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各学科教学中通过多形式、多途径融入心理育人策略,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目前中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较强的德育作用,同时也肩负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育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需求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叛逆时期,心理学家霍尔曾经把青少年时期称为“暴风骤雨期”。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可是中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校园暴力、校园欺凌、冷暴力、学习压力等问题给中学生、家庭、社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成了刻不容缓的课题,心理育人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新时代不仅要求教师承担课程教学的任务,更要求教师关注心理育人,借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所以,将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需求。

二、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心理育人可为中学德育夯实心理基础

德育要想获得实效关键在于将道德内化,而道德内化需要基于学生心理素质分化、选择、融合,心理素质的形成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德育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掌控自我。中学生常常产生的破坏性事件,教师通常认为是学生道德品质出现问题,殊不知这也是学生发泄心理压力的一种途径,这种看似是思想品德的问题,多数与学生的心理情绪相关。心理育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德育。

(二)心理育人可保障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能有效地保障德育的实效。德育是一个结合当代中学生的个性特征,依据德育要求和德育标准,将正确的思想品德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如何将德育由外至内转化成中学生的需求,就需要心理健康为德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中学生的特点,通过心理育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让学生对德育产生认同,进而改善自身的品德。

(三)心理育人可塑造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心理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塑造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采用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社会培育人格健全的公民。

三、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的策略

(一)完善德育体系,增强教学目标导向

课程的目标设置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将心理育人融入中学德育需要从课程层面入手。目前中学德育课程体系涵盖的四个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心理成长和个人成长没有太多的要求。虽然目前大家一致认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但是主体的德育应该包括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所以应该在中学德育体系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德育的教学功能。要增强心理育人必须从教学目标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将心理育人纳入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大心理育人在教学目标中的比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二)完善心理育人机制,增强德育功能

心理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为基础,整合学校多方资源,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机制。中学可以建立符合自身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课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地将心理育人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中。此外,学校可以专设心理育人管理部门,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一系列特色讲座,心理团体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人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又可以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学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提升教师心理育人教学素养,提高整体德育水平

教师作为心理育人活动的主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较多德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心理知识的匮乏很难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总是从学习态度、个体能力进行分析,很少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思考。要在课程中渗入心理育人,教师需要深度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领。然而很多教师只是在大学阶段或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后期进行持续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需要在中学管理方面强化心理培训、心理指导,让教师意识到心理育人的重要性,同时了解心理育人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心理育人教学素养,提高学校整体德育水平。

(四)建立科学化评价系统,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

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课程标准中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德育评价也应顺应时势,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由评价带动整体教学,弄清楚中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知识,需要解决哪些心理问题,目前还有什么困惑,进一步将心理育人渗透进德育教学。具体可以通过评价原则、评价模式、评价主体这几个方面展开。心理育人融入德育教学需要体现尊重的原则。通过量表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所测结果应该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公开,并帮助学生进行利弊分析,以免造成二次心理伤害。心理育人融入德育还需要体现发展性、自然性原则。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存在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德育实效性。

作者:朱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