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初中德育取向及路径选择
时间:2022-08-13 08:24:12
导语:“互联网+”初中德育取向及路径选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德育渗透”与“网络德育”进行模糊检索,在2013-2017年间,可分别获得期刊文章2576篇与1218篇,可见,不管是德育渗透还是网络德育,都是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或德育工作者研究的高频词汇。但如果选择文献分类目录为“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检索条件为“主题”类别,以“网络德育”词频并含“渗透”词频再进行精确检索,在2013-2017年间,仅获得期刊文章16篇,其中,以高校为研究背景的有9篇,以学科渗透为研究背景的有3篇。可见,如将“德育渗透”与“网络德育”进行合并研究,既有时代意义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空间。德育,作为人格教育、人性提升和精神建构的一种人类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其主要表现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方面,而隐性教育形式则主要表现为德育的渗透。从与德育载体论关系出发来界定德育渗透理论,即指教育者的意图通过载体对被教育者的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它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去感染、陶冶教育对象。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德育渗透载体包含环境、学科、教师、管理、新闻媒介六大方面,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介载体具有传递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更为人们接受且行之有效。从与德育灌输论关系出发来界定德育渗透理论,即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形式与空泛说教,而应借助科学方法将德育有关内容与具体知识糅合在一起,创设一定的情景环境,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与优良品质。此外,还有学者从教育模式,以及从学科教学等方面出发来界定德育渗透理论等,可谓百家争鸣。但总体而言,德育渗透理论应包含三个内容,这基本已经形成共识:一是一种方法、途径或原则,核心就是“不知不觉”;二是有载体;三是丰富了传统德育,拓展了德育时空。在现实教育中,初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初期与性格叛逆期,不善交往与表达,对外界敏感,尤其是对互联网信息与自媒体极富好奇心,学习能力强,其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都说明“互联网+”德育渗透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也必将取得显著效果。
二、“互联网+”初中德育渗透新取向
1.德育实践范围: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实交织“互联网+”德育,融合了“真实+虚拟”,整合了“一般道德社会+虚拟网络道德世界”,构建了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德育模式。有别于传统德育,“互联网+”所创设的虚拟场域更为宽广、更加复杂,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虚拟场域将继续呈现出波浪式多时空向度扩展,生活其中的初中生将有更宽广的时空维度、更便捷的知识素材、更个性的表达手段去传递讯息、表露情感、阐述观点以及碰撞思维。当然,这种虚拟场域所呈现的信息并不都是规范、正面、健康向上的,其中也充斥着各类消极、迷幻、失范的有害信息,对此要学会辨别、有所取舍,而这正需要德育工作者在现实世界加强引导,做好“铺轨”,时刻防范初中生认识错位,甚至人格扭曲。2.德育主体身份:从教师传授延伸至师生共育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过自身学习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德育知识,相较于其它任何人或组织,只有教师堪当德育重任,是德育中的主体。而在“互联网+”时代,德育主体不再以师为尊,相反,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逐渐上升,师生关系也不再受限于“师传生受”的传统模式,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与新颖性、网络德育的多元性与动态性、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等,都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新新世界,学生主体对于道德素养和道德能力养成的重要价值逐步确立,学生从德育的“接受者”正逐步走向“挑选者”。当然,德育主体从原先的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并不能说明教师德育从此可以退出历史舞台,德育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共谋事业,两者缺一不可。“互联网+”德育,使学生的自主性凸显,学生可借助互联网习得道德,并于现实中显现。但学生在“自育”的同时也离不开“他育”的引导,“自育”不加引导与规范则容易走偏,甚至误入迷途,教师“他育”是“指路明灯”,其引导与启发作用也不可小觑,故“互联网+”德育,则更应强调师生共育。3.德育手段方式:从理性教育延伸至情感交互一直以来,传统社会都把理性作为判断道德的唯一尺度,在引导学生追求道德崇高理想的同时,都忽视了生活世界的道德的丰富性,忽视了学生置身社会生活之中所获得的乐趣,这样的道德教育很容易被退化成为一种机械的、单调的道德知识传授与行为训练模式,这种以牺牲心灵自由成长而达到某种抽象、僵化的道德目标的道德教育,是违反了道德精神的道德教育。应该说,生活中理性与感性相互交织,既要有理性的总结、提升与“质的飞跃”,又要有感性体验、陶冶与“量的积累”。感性活动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承载物,脱离感性谈理性,只能是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因此,在初中德育过程中,不能为德育而德育,还得让学生接触到德育工作赖以生存的土壤,而这土壤,就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网络生活就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4.德育目标内容:从传统价值延伸至现代共融传统社会中,人们对善恶是非、道德伦理所形成的一致性评价标准在如今网络社会不再同步,两者正分别呈不同的向上抛物线进行同向运动。网络文化促使中西文化的交流在新的时空展开,文化的开放态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造成了现实道德标准的多元化与道德评价的多向性,同一事物由同一群体或个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评判,所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必将影响到新时代的学生,具体体现为:一方面,学生对其遇到的一些事物的道德宽容度增大,善恶分界线模糊;另一方面,其个人主体意识开始彰显,个人价值、民主与自由诉求要求得到社会关注等。但即使如此,“互联网+”时代,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多元化价值观完全割裂开来也并不可取,“互联网+”更需要呼吁融合,传统价值观对现代多元价值观所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现代多元价值观又拓展了传统价值体系,两者相辅相成。
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黎加厚教授认为,“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离开网络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而信息时代的德育创新,应着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可见,如何利用网络社会助力初中德育已变得愈发紧迫与重要。1.生活化而非书面化———基于社会学角度。根据社会学理论,人的社会化对其个体而言也是一种内化活动,即经过日常生活,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实践,转变为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而德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生活大环境对于学习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的客观存在,而这里的“教育”与德育一脉相连。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影响生活,重塑百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网络即生活”,网络德育不再是线下德育的补充,而应理解为网络时代的德育。传统德育单一的呆板的书面化的教育方式受了极大冲击,在现今“无网不成生活”的社会背景下,德育主体无一例外都身处其中,脱离网络生活讲德育以及死抱书面教条讲德育都是不可想象的。2.碎片化而非阵地化———基于建构学角度。建构学,即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其重要思想就是认为知识是碎片化的,零散的,是通过学习者的个体主动性而予以内化吸收并完成学习,这无疑与网络德育境况不谋而合。在网络海量的信息里,包含着无尽的德育素材,它们透过某个图片、视频、某段文字或新闻事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不自觉无意识的情况下,缓慢而切实地影响了其思想与情感,随着学生年龄与知识的增长,进而形成个人特有的道德品质。这与传统德育采取的课堂集中灌输,高密度头脑风暴,阵地战式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3.立体化而非单一化———基于教育学角度。教育学主要研究如何科学教育,其重要内容就是强调科学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社会,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已发生变化,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诉求既纷繁杂陈又生活活泼,呈现出立体化多元文化结构,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渠道,这有助于澄清价值,更新观念,为学生理解与深层次把握各种道德观念提供了很好地帮助,对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同时也对传统德育的保守性与单一化提出了挑战。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来说,不能再采取单一的教育模式,而是要与学生共同进步,利用网络资源,构筑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学习借鉴新方法新途径来创新德育形式,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扩展学校的德育内涵,在思想政治课、各学科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德育途径。4.私密化而非公开化———基于心理学角度。在心理学上,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个体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叫“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初中生身上的表现,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撞”“对着干”。传统德育都是以正面灌输、教育者以一对多集体式的单向性教育为主,容易给正处于性格叛逆期的初中生造成反感,尤其以公开地说教式的德育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往往会因为学生的自尊与“面子”而大大降低德育效果。相反,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过程则具有双向交互性与隐密性,在教育主客体之间营造出独立空间,在德育主体“反省”“反思”、同伴互动、情感陶冶的情景中完成德育目标,这有利于德育主体消除顾虑、畅叙问题疑惑,德育效果显著,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自由、充分、和谐地健康发展。
四、“互联网+”初中德育渗透保障机制
1.强化信息资源意识。“互联网+”时代,网络环境在时空上的无限扩展,给传统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也伴随着重要机遇。网络信息的丰富、内容的新颖、价值的多元、空间的开放、时间的灵活等特点,都给初中德育工作提供了创新平台与创造性思维。为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顺应网络时展,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清网络文化脉络,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做到先进理念、优秀内容、创新方法等为我所用,从而开创初中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针对初中生个体,也要不断培养其健康用网习惯,加强网络“慎独”,培植学生正确的信息资源意识,着力“疏导”,避免“围堵”,防范不良习惯的养成,学会“网海拾贝”,尽可能地减少网络负面作用和不良侵害。2.创新网络德育方法。一要做到三方合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在思想与行为引导上始终保持一致性,形成强大合力,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成长初期,对于知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接触面狭小,极易被误导,三方中任何一方出现教育偏差,都将对学生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二要做到学科渗透。初中生活主要是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学校是初中生接受教育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地方,传统单一的德育课堂无法满足现代德育新要求,应试教育显然也不利于初中德育正面宣传,因此学校务必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形成学校德育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三要做到化整为零。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内容提供方式拙劣、粗放、杂乱,教学方式呆板,学生消化率低,现代德育要吃“百家饭”,要精心设计,做好“包装”,做好“隐藏”,做到“形散神不散”,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提高道德自律能力。网络德育除了以网络为辅助工具开展德育,提升德育效果外,还须加强初中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培养网络道德意识、意志和道德情感,提高初中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网络信息浩如烟海,网络活动隐蔽多样,网络文化层出不穷,身处其中的初中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极易迷失自我,不辨方向,难以做出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正确选择。德育工作者只有精心梳理,潜心挖掘各方面文化精神,全面洞察学生价值选择的关键瓶颈,理性审视多元文化的影响,对症下药,才能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动向,清晰定位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与辨析能力。4.净化虚拟网络空间。道德品德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尚处于成长期的初中生。在“互联网+”德育新要求下,净化虚拟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用网环境,对于初中德育而言至关重要。为此,首先,要采取信息技术手段,控制初中生用网时间、设置安全锁、开发绿色软件包等;其次,采取行政手段,对于不良网站或不良内容采取处罚、关停服务器等行政措施,杜绝不良思想泛滥,大力倡导创建优秀红色阵地,开展德育先锋示范活动;最后要采取法律手段,对于不法网络行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余潮青.关于德育渗透若干问题的思考[J].嘉应大学学院,1996,(3):89.
[2]赵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优化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17,(05):50.
[3]方蕾蕾.“互联网+”时代我国德育的境遇与取向[J].中国德育,2015,(15):39.
[4]姜德刚.回归现实:德育工作弱化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0):45.
[5]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第2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50-52.
[6]施鹏,彭振泉.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及其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8,(2):55.
[7]许尔忠.论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和策略[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11,(4):77.
作者:郑建燕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
- 上一篇:文化育人下小学德育困境与对策
- 下一篇:信息时代德育教学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