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平台拓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03 05:03:53
导语:中学德育平台拓展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我校教育教学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缺陷。为此,我们《挖掘习水县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拓展学校德育平台的应用研究》课题组拟抓住这一契机,通过认真查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探索出能切实解决学生品德存在问题与缺陷的策略和方法,最终达到拓展学校德育平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教学平台;策略研究;学习探讨
经过课题组认真的探讨,拟定出拓展学校德育平台、解决学生品德缺陷、优化学生品德的策略与方案。
一以习水县地域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拓展
学校德育平台、优化学生品德众所周知,物质形态的地域红色文化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易于被运用和接受,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功能。习水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真实、直观,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尤其“四渡赤水战役”影响深远,课题组与学校便取“四渡赤水战役”之形、意,在新旧校区之间的区域,开凿四个大体呈弧形、有河湾感的阶梯状人工湖,湖与湖之间做成有1.2米的人工瀑布,并用彩灯装饰,湖中竖立“红军四渡赤水”雕塑,湖中种上花草,湖里养上锦鲤,湖上建造连接新旧校区的横跨桥,精心打造出现实版的“四渡赤水”景观。习水县红色文化德育因素中,仅图片就有许许多多,课题组通过精心挑选,选出“遵义会议放光辉”、“土城渡口”、“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若干幅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图片,在学校旧教学楼后操场9米高的堡坎壁上,镶嵌出四副长5米高4米的巨型瓷片画,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墙”。只要学生在后操场活动,就能看到这幅“红色文化墙”,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争做到每一面墙都能开口说话。课题组经学校同意,还在三个年级的各班教室墙壁外,按1.5米长、1.2米高的统一规格制作班级文化白板,同时在众多的红色文化德育因素中,筛选出一系列的图片、红色经典小故事、革命历史知识、名言警句等资料,分到包括实验班在内的各个班级,指导他们定期在教室外的白板上和教室内的后黑板上,出红色文化主题板报,室外板报和室内板报不同时出,两周一轮换。学生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完全浸润在红色文化德育因素之中。课题组还在众多的习水县红色文化德育因素中,筛选出一系列的图片、红色经典小故事、革命历史知识、名言警句等资料,在学校的长廊上出红色文化主题板报,打造出“红色文化长廊”。学生漫步长廊,自然而然耳濡目染,真真正正实现“润物细无声”。在校园软文化方面,课题组和团委安排“习水五中校园之声”广播每天下午3节课后,播放经典红歌或革命历史故事,旨在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让红色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课题组通过对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应用,精心营造出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功能于一身的德育环境,在环境层面创建起对学生优良品德有潜移默化和积极影响的特色育人环境,最终达到拓展学校德育平台、优化学生品德的预期目标。
二以习水县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编辑、开设地方特色校本教材,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
经过第一环节的初步努力,学校红色文化德育环境初步建成,红色文化德育活动逐步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良品德的形成涂抹了一层靓丽的红色。但是,课题组觉得学校的红色文化德育渗透在整体性、条理性、全面性、课程性还较为缺失,有必要进行梳理深化、总结提高,为此,课题组又开始挖掘、精选习水县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编辑、开设地方特色校本教材,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在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红色文化知识,进而逐步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优良品德培养的预期目标。挖掘、精选习水县地域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课题组兵分四路,第一组到习水县档案馆和四渡赤水纪念馆,查阅、收集、整理相关习水红色文化的档案资料;第二组负责在各大网站上收集、整理相关的习水红色文化资源;第三组负责走访老红军、老干部和习水各乡镇85岁以上的老人,要求做好走访记录,并及时整理、提炼;第四组负责聘请县档案馆的罗永赋同志和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袁正刚两位专家当顾问,并组织相关美术教师、文字编辑,归纳、汇总、整理以上四个组挖掘、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最终收集到了89副手绘画稿、154张图片照片、231个革命先烈故事、26篇文字资料,准备用这些资料编辑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编辑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红色文化润五中》丛书。由于资料太多且过于繁杂,课题组通过提炼、筛选,最终选出45张图片照片、32个革命先烈故事、74副手绘画稿和15篇文字资料,在县档案馆的罗永赋同志和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袁正刚两位专家的指导下,编辑出一套《红色文化润五中》丛书的地方特色校本教材,丛书分为《四渡赤水出奇兵》连环画和《红色文化润五中》两册。开设《红色文化润五中》和《四渡赤水出奇兵(连环画)》两册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积极实施地域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渗透和学生优良品德培养。按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经过学校同意,与学校教研处和教务处商定后,决定以选修课的形式,首先在2016年9月进校的高一新生中开设这两册地方特色校本教材,通过2016级学生对这两册校本教材的选修,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在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红色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逐步实施了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德育因素的渗透,从而促进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开设一年之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行为观察等方式,分析、记录好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育人效果。然后继续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新进校的高一新生中开设上述两册地方特色校本教材,在一年之后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行为观察等方式,分析、记录好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育人效果,并与前一轮的育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学生品德的优化和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有关。本课题组通过挖掘和精选45张图片、32个革命先烈故事、74副手绘画稿和15篇文字资料等习水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编辑、开设地方特色校本教材,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在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红色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逐步实现了拓展学校德育平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预期目标。
三以习水县境内的文物、遗址及红色旅游景点,在实践活动中慢慢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德育渗透
习水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真实、直观,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为更好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德育渗透,在思想层面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诚实守信、奋勇争先等思想品质,深刻体会“四渡赤水”精神,课题组与团委、课题实验班班主任,利用周六、周日课余时间或“清明节”、“五四”以及假期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拟组织、带领2016、2017、2018级课题试验班的学生,唱红歌、徒步重走长征路,参观习水县境内的青岗坡战斗遗址、土城红军一条街、红军战地医院等遗址遗存,以及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在活动中慢慢实施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德育渗透,在思想层面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诚实守信、奋勇争先、敢于创新等思想品质,达到实现拓展学校德育平台、从课程层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优良品德培养的预期目标。四创建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课程层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优良品德培养课题组拟通过在2016级、2017级高一新生中开设地方特色校本课程,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在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红色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逐步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预期目标。本课题通过与学校领导沟通,从学校层面出台《习水县第五中学关于选修红色文化地方校本课程的意见》,正式确定把本课题组编辑的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红色文化润五中》和《四渡赤水出奇兵(连环画)》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每一届高一年级定期开设成选修课,从而使我校创建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在制度上保证了本课题研究在课程层面育人的预期目标。我们相信,随着这个研究课题的逐步推进,习水本土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将得到不断的挖掘与运用,学校校园的红色文化特色更加鲜明,进而使每个学生在经过本土红色文化德育因素浸染之后,学业、品德都有所进步、有所提升,实现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学习、为国家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世权.论中学德育管理[J].电子制作,2014(15).
[2]陈华.中学德育课观念和方法的更新途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向永 单位:习水县第五中学
- 上一篇:浅谈职校班主任德育
- 下一篇:浅谈“大德育”理念下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