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后现代转向”探讨
时间:2022-12-09 10:07:13
导语:中学德育“后现代转向”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反基础、反本质、主张异质性、多元化等特征,但其实质不是反现代,而是对现代性所张扬的理性、确定性的扬弃和超越。因此,后现代转向下的中学德育旨在消除道德理性化、知识化倾向,主张以多彩、本真的学生生活世界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强调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开放、多元的德育方式体系,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不断实现自我道德的提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以其特有反基础、反本质、强调异质性、多元化等特征,深深地影响着文学、艺术、美术、哲学等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当代中学生的观念、思维和价值观也深受其影响,我国中学德育也因而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激烈震撼和冲击。因此,深刻剖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质,并借此反思当前我国中学德育的现状,对于培育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新时期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本来是指称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术、哲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严格来说,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思想流派,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反思和超越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主要理论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从哲学角度讲,现代性主要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则和科学精神,主张用理性去战胜一切、衡量一切,而作为主体的人被称为自然界的立法者,被当作科学知识、政治价值和道德法规的最终依据,这也是西方文化传统的主流。但正是这种对理性主义的确信、对技术的滥用以及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现代主义将人类引入歧途:人类走向异化,成为工具、技术的奴隶;色彩缤纷生活世界正被单调而线性的理性世界、知识世界所替代……人类在感叹和享受征服自然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和利好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强调非理性、反基础、反本质,其意义在于反对任何永恒的、先验的思想与知识基础,在于“不确定性”和“去中心”。正如柏格森所说,现代性所倡导的理性逻辑的框架只适用于僵死的无生命物质,对有生命的东西用逻辑的、静态的、几何的方法进行处理,必然“把他所有的一切本质的东西统统剔除”。在这个意义上,哈桑将后现代主义界定为“摧毁”运动。如果说现代性的实质在于“上帝死了”、“作为主体的人(大写的‘人’)活了”,那么,福柯关于“作为主体的人死了”的论断则准确描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但我们要明确:后现代不等于反现代,后现代的“摧毁”是为了更好地“重建”,旨在厘清并剔除现代性对人类生活的不利影响,真正使人类成为一个“无优势”“非中心”的世界成员,使每一个体都成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他人友爱并存的小写的“人”。
2.提倡多视角、多元化的思维。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主流文化一直倡导康德式的“先天综合命题”,力图用人类理性和知识去“为自然立法”,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可实证性等特征也成为理性或科学的必备要素,人类关于世界、人生等很多观念和认识也因缺乏逻辑一致性、可证实等而被鄙弃,甚至被排斥在人类科学甚至真理殿堂之外。在现代主义看来,世界正趋于同一、确定和线性;世界上的所有民族最终都会接受同样的价值、信仰、制度、目标、方向和实践。然而,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出现的后现代,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肯定人认识的差异性,强调多视角、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正如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勒兹认为,只说“多样性万岁”是不够的……多样性必须被制造出来。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只能是多样的和歧义的,应该从多视角出发认识和理解世界。没有哪个人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的“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的观察者,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后现代主义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么都行”。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后现代主义其实质不是反现代,而是对现代性的扬弃和超越;后现代告诉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鲜活而复杂的,现代性所张扬的理性、确定性只是生活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或者说解释而已。因此,我们应该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倡导思维的多元化和多维度。
二、后现代思潮对中学德育的冲击
1.对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后现代思潮在我国迅速传播,“解构”、“颠覆”、“否定”等字眼被大肆宣扬,显示出一种叛逆或另类的姿态。广大青少年的思想与道德价值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首先,他们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反教育,在信仰上存在着困惑与危机;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所强烈浸透着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他们有着一种可怕的对人的生存意义本身淡漠和亵渎的心境。而后现代主义所蕴含的“建构性”意义却被置之罔闻。其次,广大青少年不再从单一视角、单一层次去理解世界,主张思维的多元、自我选择的自由。然而,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对自我的理解带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一些青少年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放弃了纪律约束;他们勇于藐视权威、看淡功利、不愿思考、追求享受,他们言谈失礼,故作幽默,又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再次,后现代思潮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也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学生对确定性的追求和道德体系的敬仰。他们开始对家长和老师的说教感到厌烦,开始讨厌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更藐视循规蹈矩的教育模式。他们喜欢盲目模仿、追星、沉湎于卡通、游戏和网上聊天;时尚、喜欢黑色幽默、喜欢寻求刺激。总之,一切跟着感觉走。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上述行为,已经警示我们: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在对自我意识的非理性曲解下,部分青少年已经在信念、意识、伦理、品行等方面出现了严重混乱,对当前学校德育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和诘难。
2.对现代德育模式的诘难。在现代主义看来,人是理性动物,人只有通过理性才可能认识道德,达于道德完善,成为真正的人。受陷于“现代性”的桎梏,现代中学德育把德育的基础放在了理性、道德知识的习得上,因此,本世纪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道德知识教育、道德认知教育。在这种德育模式下,人们更加重视理性的作用,注重对道德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却剥夺了学生笃行道德的权利和机会。针对现代德育的这一弊端,后现代主义主张将生活世界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将道德教育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主张德育方式多元化,提倡理解关心和德育对话。福柯宣称:我们必须拒绝这几个世纪以来强加于我们的这种常态化的道德模式,以提倡新形式的多元的道德。正如后现代教育学家吉鲁所言:“教育目的要从优势文化决定的解释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学生在批判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逐渐深入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认同自己也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他人。”因此,当代中学德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者把社会规范内化为中学生德性的过程,更是激活和唤醒受教育者主体道德意识的过程;既尽量追求具有普适性的社会规范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容忍异质性,引导中学生了解他人道德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及其合理性,学会求同存异。
三、中学德育的“后现代转向”
后现代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其本身合理性还有待商榷;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绝对是有价值的。它反对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心性、本质性、同一性,提倡非理性、多元化、异质性、开放性、宽容性等,为中学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转向维度。
1.转变德育理念。现代主义主张伦理规范的普遍性与绝对性,后现代主义则持反基础主义的立场,强调伦理规范的多元性、差异性与实效性。但两者之间并非决然断裂。一方面,多元且差异的伦理规范也蕴含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其价值也永恒不变。例如,公平、自由、孝道、尊重他人等伦理规范,并不会随时间的变迁或文化的多元而有所转化。另一方面,道德价值也应与时俱化,不能拘泥于形式,死守成规,在作法或实践上也应有所修正或改变。因此,中学德育的“后现代转向”不是转向现代性的反面,而是有所扬弃。具体来讲,就道德、伦理规范的价值而言,应该采取基础主义的观点,即具有同一性、普适性等特征;而从道德实践的层面来看,则应坚守反基础主义的立场,可灵活处理,条条大道通罗马即可。因此,中学德育不应只是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美德的养成,而更应把德育的重点放在一般的道德精神培养上,即通过德育对话,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交融。这里的“对话”不是指内在的独白,而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解释者与解释者之间的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对话,是后现代意义上异质、多元而又平等的交流。
2.丰富德育方式。由于现代德育的理性化、知识化取向,当前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作用,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是道德认知的巨人,却也可能是道德实践的侏儒。正如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应建立一种“能适应所有人,而不是仅仅某些人的需要,使他们成为在21世纪创造一个更加平等,更加公正和能更好生活的世界的积极参与者”的全新教育体制。为此,中学德育应在注重培养中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理解的基础上,自发、主动地关心他人,鼓励学生与他人真诚沟通和对话,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设身处地的了解他人。因此,后现代转向下的中学德育应以多彩、本真的学生生活世界为道德教育的基础,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开放、多元的德育方式体系,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在面向事实本身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能力,实现自我道德的提升。
3.调整德育课程。后现代主义强调多视角、多元化的思维,主张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多元的、开放的、无所不包的道德教育系统。一方面,中学德育要提倡素质化。中学德育要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优化教学目标,强化课程的设置,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以及道德实践的机会,并透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将价值内化(internalization),作为其生活和道德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学德育应增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如环境道德、信息技术道德等,培养学生选择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能力和意识,增强中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其产生的文化和思想背景,其所倡导的多元化、异质性、不确定性等方面是我们当代中学德育所欠缺的,可以有效地避免当代中学德育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走向绝对理性化、走向异化。当后现代主义本身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育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当代中学德育应该在现代性和后现代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下寻求发展,这才是正确之道。
作者:刘德兵 单位:江苏省昆山陆家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英文版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2]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张广利.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J].社会科学研究,2001,(4).
[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 上一篇:中学德育现状与对策
- 下一篇:中学德育与智育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