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学生德育培养思路

时间:2022-06-09 08:34:20

导语:农村中学学生德育培养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中学学生德育培养思路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有名无实的德育。当前农村部分学校,纸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名单,贴在墙上最显眼最醒目的地方,看起来一目了然,德育工作计划更是洋洋洒洒、头头是道跃然纸上,可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实质性的工作丝毫没有起色,没有落实更何谈进展。如褪色的国旗下面从来没有进行过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的开展有名无实,家长会不正常开,所谓的法制副校长更是难见人影。

二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较严重。在中考、高考招生政策的驱动下,致使德育工作只有投入无产出。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未曾改变以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观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就有业绩,学校就有光彩,这些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往往成为趋之若鹜的对象;而思想品德总是呈隐性状态存在,其效益短时间很不容易凸显,因而,学校特别在农村中学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花在德育上,学校德育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教学时间要多少有多少,德育时间剩多少是多少”的尴尬被动局面。

三是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较多的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目前农村平时的主人公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基本都出外打工了,孩子的教育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隔代老人的身上。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道德上,都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与问题。思想品行问题较多,依赖心理较强,人格发育不健全。

四是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诱惑力越来越强。信息网络的出现,无疑为各方面的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方便,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二、思考与对策

一是与时俱进,转变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农村中学德育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这样,才能使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摆脱“跟着感觉走”“围着问题转”的窘况。在教育要求上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要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现相互转化和渗透;在教育方式上要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二是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投入,改进教学设备,提高农村学校现代化水平,实施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建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打破“唯分数”判断学生才能的做法,建立以学科学习目标和包括道德品质、创新能力、个性情感和审美能力等并重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使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在人才培养和选拔、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业绩评价中得以体现。

三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校园是学生成才的阵地,更是实施学校德育地方。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盲目追求时尚,追求品味,其结果适得其反。本人认为,学校要立足实情,合理规划,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整治和管理好校园,杜绝脏、乱、差的现象。同时,应用好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四是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作用。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就如同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分和阳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成为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三者相互依靠,协调发展,拧成一股绳,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加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结合起来,创建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成才。

作者:成龙工作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寺子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