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3篇

时间:2022-06-09 08:24:29

导语:中学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3篇

第一篇

一、德育存在真空地带

让学生着装得体是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着装得体既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良好风貌,是一项德育工作。然而,由于难以实施硬约束等因素的影响,“穿校服不系扣子”等现象成为了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真空地带。不独是着装失当,其他方面亦有管控真空或管控失灵的现象,比如在校园内吃零食、喧哗打闹、浪费饭菜等,尽管“禁止……”写入了守则,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禁止。要想改进这些方面的德育效果,必须发挥学校文化的功效。

二、学校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穿校服不系扣子的现象,既是一个德育问题,又是一个学校文化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德育与学校文化互为因果关系:既可以说是因为德育工作缺位,故而导致了学校文化的缺陷;也可以说是因为学校文化构建的乏力,从而导致了德育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因而,我们需要先在理论上梳理清楚学校文化与中学德育的互动关系。

1.德育工作对学校文化的创建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学校园作为一座相对独立的“象牙塔”,虽然与外界存在一定的隔膜,但是从总体上说,还是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中学生是非常活跃的文化消费者,容易在大众文化的自由、个性、时尚等极度煽情的口号中放逐感性欲望,在眼花瞭乱的文化碎片前迷失自我。社会上的新名词、新潮流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带进校园;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也都带来了不同的习惯和观念。这些充满社会性、时代性的新生事物的不断涌入,以及不同价值观的碰撞,都是影响学校文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震荡,给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建设带来压力。这就需要加强德育工作,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认清自己肩上承担的历史重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文化的正确方向。以穿校服不系扣子为例。这种穿法是中学生受休闲时尚文化、嘻哈文化、街舞文化等潮流的影响,而对校服的穿法进行的所谓个性化设计。而这种个性化设计又由于学生的从众心理而迅速扩散开来,形成了一种校园穿着文化。然而,这种“文化”,并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正确的学校文化方向。因为,中学生的仪容仪表应该端庄、整洁、得体,这才有利于体现健康、有序的校园面貌,有利于整个校园内自律、知礼的文明风气的形成。要改变这种穿着文化,德育应发挥导向作用。

2.学校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不仅仅是要向学生灌输某种观点或信仰,而且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果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懂,而只顾自己在讲台上“慷慨陈词”,这种“独白式”的教育方式是没有效果的。学校文化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语境”,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首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设施和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机会,达到消除心理紧张,愉悦身心,集中精力,“以学为本”的调适目的;其次,学校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如润物细雨,滴水穿石,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品格成长史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再次,学校文化有绵绵长力,比及制度、命令等“硬力”凝聚人心的效果更牢固、持久。学校的“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够强化师生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高度的自觉和默契——维护什么和抵制什么。学校文化的建成可避免硬性规定、强制实施所需要付出的高昂的成本。“穿校服不系扣子”之类的问题,在许多学校已经俨然成风,而且正如上文所分析,这一问题很难靠制度力量管控。因此,我们应该从构建学校文化着手,为这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载体。

三、构建学校文化,推进德育工作

社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文化属于社会的亚文化,在内容结构上亦由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学校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得力帮手

1.学校物质文化的构建。学校物质文化属学校文化的器物层,是学校文化的外显的物质形态。它包括学校建筑特色、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文化体育设施、校徽、校歌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传统德育往往注重理性化、规范化、工具化的训导,将充满诗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活动淹没在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中,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而通过构建学校的物质文化,有利于发挥情境德育的功效,充分利用了情感的激活功能、弥散功能、驱动功能、调节功能和陶冶功能,抓住情感纽带,创设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空间,充分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比如,在穿校服不系扣子的问题上,学校可以在学校的显著位置摆设一面大型的“正衣镜”,并且以此处景观的添设为契机,开设一堂全校性的班会课,以“衣着与成功”为主题,讲述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衣着形象的事例。比如,曾在大立镜旁糊了面“纸镜”,上书南开学校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度: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一生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这就将着装规范升华为为人处世的原则,教育学生要以为榜样,严以律己,提高修养。

2.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内独特的“风俗”、礼仪,比如:常规管理制度、各项评比奖励制度,作息时间安排、教师节敬师仪式、入团入党仪式等。这种制度文化以明确规定的形式,对学生起到约束和调适的作用,保证了学校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特别是在大班教学的现状下,组织性、有序性显得更为重要。在穿校服不系扣子的问题上,在具体操作中学校虽然暂时难以将其纳入班级常规评比中,难以做到不扣即纠、即罚,但是仍要有制度规定。制度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提供管理依据和奖惩标准,它还是一种提醒,提醒学生要向什么样的行为标准看齐。尽管有了制度后,仍难以禁绝违规者,但制度所传递出的学校文化的指向信息会给那些违规者以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改正、反思。而制度的肯定,也让守规者获得鼓励,在着装方面会做得更好。在制度的实施中,固然,监管者不可能盯住每一个学生每一分钟的表现,但全校的老师还是应该都负起责任,齐抓共管。如果只有少数的管理者或者班主任在提醒,或者有的班级有抓,有的班级没有抓,那么学生很容易以此为借口抵制管理,人从本能上是趋于摆脱束缚的。齐抓共管,形成声势,让自由散漫者在外力推动下规范自己,进而逐渐形成习惯,最终认同这种文化。一项制度要想被全体师生遵从、维护,这项制度的文化涵义必须被他们理解、接受。纯高压的、没道理可讲的制度很难产生管理效果,对学校文化也没有太大贡献。制度一旦形成文化,它就不再因强迫性而讨人厌,学生反会因遵守这项制度而产生归属感、自豪感。

3.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它是学校文化系统的核心和灵魂,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如果说物质文化可以用几张照片来展现,制度文化可以用几行文字来书写的话,那么精神文化则需要亲临体察。虽然各校都以校训、校风、学风等形式来刻画本校的精神文化,但实际上精神文化的真正威力如何,只有一线的师生能够“春江水暖鸭先知”。校服的穿着是否规范,体现了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不系扣子很容易让人家感觉这个人“吊儿郎当”。当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上课时,他所面对的学生敞胸露怀、领歪襟斜,试问这位老师做何感想,还有没有情绪施展才华?所以,衣着问题绝不仅仅是学生的形象问题,更是一所学校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问题。笔者认为,在规范着装这一要求上学校至少可以挖掘以下四个方面的精神文化内涵:第一,尊师重教的精神文化;第二,强调整体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毕竟学校不是一般的公共空间——可以让人随意展现自己的个性。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它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的解放,但亦有一个机构的诉求,因此绝不能牺牲掉组织和纪律性;第三,培养对优秀文化的归属意识,增强学生身为该文化“产品”的自豪感;第四,提升自身修养,视之为高层次人的标志和个人成长的见证,获得心理满足感。

作者:张宇工作单位:福州市格致中学

第二篇

一、开发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改变德育教学方式落后的现状

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求学校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能够使联系生活的新理念及新模式被广泛应用,以期改变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方式落后的现状。

2.有利于弥补教学资源缺乏的不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发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弥补农村职业中学教学参考资料的不足,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德育课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增强职业中学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其成功就业和创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3.有利于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有效地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开发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建议

1.教案的编写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选择

第一,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教育的特点及教学内容,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教学、现场教学、角色扮演法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调适,选取的案例最好能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第二,教学工具的选择上,教师应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三,为了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改进教学,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后记的书写。

2.课件的制作应注重针对性、易操作性和生动性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适应课堂教学,应具有针对性、易操作性,要形象化。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例如:设计课件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是解决某一重点、难点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还是为了使学生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是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启发想象力,还是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技能技巧等。确定好教学目标后,才能有的放矢,做出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3.练习题应注重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通过练习,学生应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的目的。练习题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因此,它必须与新教材同步,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4.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应注重准确性、及时性和开放性

单一或单个学校的资源很难发挥资源本身的优势,资源共建共享是降低开发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方便德育课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查寻、搜索和利用所开发的教学资源,学校应及时准确地将其在网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综上所述,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各地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使德育课教与学校现状发生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广泛应用,师生成长效果明显,学校发展再上台阶。

作者:吴强工作单位:甘肃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

第三篇

一、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伪对话现象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课堂教学对话的背景下,对话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这给教学带来新的视角,但对话教学并不是从形式上撕掉"灌输式"教学的面纱就能产生。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些貌似对话的"伪对话"。

1.流于其表的问答

(1)教师独白)徒具问答其表课程教学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教师课前准备好一系列问题,课堂上要求学生一一作答,学生回答与自己期待的答案一致,则欣欣然面有喜色,一旦回答与自己期待的答案背离。就或直截了当地换人回答或通过诱导暗示性的言语,一步步把学生请入"瓮中"。(2)浅层问答不具对话实质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琐碎的问题,并不顾及这些问题有没有思考的价值,有没有提问的必要,教学的展开全部围绕问题进行。这样的对话缺少思维的交锋,没有精神的交流,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问与答、理解上的"浅表层"。问与答都很肤浅,问答双方没有在内心深处相遇,不能促进彼此的发展。

2.掩盖真实想法的沟通

(1)学生揣摩教师心理回答学生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迎合老师的想法。老师的知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且,学生在教师权威压力下,不敢、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另外,从知识层面上讲,老师的知识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从科层体制上看,老师与学生相比,老师属于有优势的一方,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会习惯性地揣摩教师的心理。(2)教师掩盖真实想法课堂上,教师为了鼓励学生,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甚至是无视自己的感受照抄照搬,教师将自己化身为一切正能量的代表。长期的公然的心照不宜的虚假将给学生以深刻的暗示,导致学生漠视真实自我,同时也遏制了教师的教学成长与教学灵性。

二、中学德育课程中存在伪对话现象的原因

德育课程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可以教,但是学生的接受度是多少,只能是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首先接受你,然后他们渐渐地才能接受你的观点和见解,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观点,指导自己今后的实际行动。但是在教学中出现的伪对话现象主要源于教书育人的观念、我们的认知方式及学生与老师内心的恐惧。

1.教书育人的价值理念的影响

从词义上讲,教书育人强调教书,教书在前,育人在后,先传授知识,后培育人才。"教书育人"代表了一种以传承知识、文化和技能为教育主导,过分注重知识及其相关体系在个体生存、成长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这是一种狭隘局限的教育和知识理念。现实教育活动中持有这一价值观者更多地表现为过分地强调整个知识体系中"是什么w(hat),,的浅层知识部分,而对"如何(how)和为什么w(h洲,深层和方法论知识则更多地予以忽视。从实践来看,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知识被看成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地位与身份、学生发展水平、生存境遇等等,都是由知识的学习情况决定的。至于求知的方法、人性、理想、智慧、创新、梦想和激情等甚至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则不关心。我们把教育活动简化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是把要考试的书教好,学生只是把要考试的书读好。除此之外对学生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培养,被边缘化甚至被排除在教育范围之外。4]l

2.令教学与生活分离的认知方式

在客观主义者看来,真理是只有通过把我们自己、把我们的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的东西。主观是可怕的,不仅污染事物,而且因为它在事物之间和我们之间创造了联系,这种联系会阻止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因此,这种联系具有污染性。客观主义阻止我们与事物建立联系。相反,教学是我们与未知的相遇,对未知的认识。认识是我们如何与未及的他者建立联系,与那些缺乏知识结构联系而逃避我们的现实建立联系。从深层次讲,认识是共同分享,相互联系的。但是,在客观主义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学与生活相分离。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学生就被教"应该"如何,然后去达成理想自我;这种教育潜移默化鼓励一种理性的总结,就是生活智慧的获得不通过体验,而是通过理性的总结,理性行在体验之先,理性告知应当如何,然后身体力行再去跟进实施。道理是书本上的内容,体验是自己的,是活生生的。课堂上的对话,不是源于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脱离。

3.学生内心的恐惧

与老师相比,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学生与教师内心的恐惧,在学校场域中,学生会受到暗示或者明示:学生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经验,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观点,不能担当重要任务。这些学生通过沉默、退缩、玩世不恭来自我保护。我们习惯于把这些行为理解为无知。此时,学生没有真实的表达自己,老师不能理解学生的需求,教学与生活相分离。

4.教师内心的恐惧

埃里克森认为,中年人会面临一个"停滞"还是"生成产出,,的选择3]l。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恐惧视而不见。每年秋季新学年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如果老师觉得学生仍跟去年一般大,那么他的中年就提前到来了。老师把自己关在自己的资格、身份之内,他们来自学生中的评价存在恐惧。因受到惧怕的学生制约而仿徨的教师,惶恐地防范着他们的学生,这样就陷入了恐惧的恶性循环。当教师认清了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当我们否认了自己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抵制在别人身上看见的任何东西,这些东西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到底怎么样。

三、解决中学德育课程中伪对话现象的策略

1.从"教书育人"走向"育人教书"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而非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这一教育目的决定了"育人"中的诸多内容较之"教书"中的知识更重要。"育人教书"的理念虽然也重视知识,但更强调人的内在的、品质的、观念的、思维的、个性的、情感的、意志的、能力的、习惯的、方式方法的培养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重视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掌握、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和优秀心理品质在个体成长与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强调人的内在的、持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作用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品质与素质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博耶儿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2]l。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师生以知识为载体,以共同愿景为指导,相互协作,在沟通与互动中成长。课堂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意义生成。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是探索者,也是合作者。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每个学生既生活在各自自主的世界里,同时又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生活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不断与其他共同体内成员互动而交换思想观念,使自己处于不断学习与发展的状态,而不是静态的接受外界影响,被动的吸取外界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和习得社会公共空间文化,认同与内化社会规则价值,深刻理解和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3.把握教学实践中的悖论悖论是整体地把握对立面的一种方式。悖论原理不仅对自我的复杂性以及自我的潜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课堂动态过程中,在把握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悖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有以下六种教学的张力:课堂教学既是有界限的也是开放的。界限由我们经常关注的教材中的问题、文本、资料等来确立。这些资料必须是清晰的、激发兴趣的和有强烈吸引力的。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开放是向由探索精神引导的多种路径的开放。这种开放可能使我们课堂中此时此刻的教学目的与计划中的不同。我们需要把握这种张力。课堂教学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开放的空间给学生带来了探索的乐趣,但同时增加了对未知的恐惧。因此课堂教学还要是可信赖的。教堂教学既鼓励个人发表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教育存在于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困惑甚至是偏见的基础上。教师在倾听个人意见和团体意见中寻求教育的契机。课堂教学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小故事"是伴随学生成长的真实的故事,"大故事"在深度上揭示规律,给个人的真实故事限定理解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小故事"的含义。课堂教学支持独处且用集体的智慧做充分的支撑。独处是学生单独思考和吸收学习内容的基础,是学生保持自我完整的前提。通过对话,我们可以发现不足,拓展知识面。课堂教学中沉默与争论并存。沉默为我们反思我们说过的话和听到的消息提供了契机,是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沉默与争论共存。

4.坚持自身完整和自身认同帕尔默教授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2"13年11月下旬刊综述#专著正好的教学来自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由于教学恐惧,一些教师可能会丢失了对自我的认同,从而迷信于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帕尔默曾说:"如果我们敢于走出我们的恐惧,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控制的幻想,而与世间万物形成伙伴关系。通过找到我们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对于哪些行动赋予生命活力,哪些行动不能,我们可能会看的更清楚。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更充分地关怀、参与我们自己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而不是受控制欲望的驱动去行动。这种联系性的认识方式)其中取代了恐惧,共同创造取代了控制)是一种可以帮我们回复相互联系能力的认识方式,而相互联系的能力是良好的教学所依赖的基础"6]l教师要确立教学勇气,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进而才能勇敢的面对学生,才能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的鲜活内涵联系起来。

作者:苗玲冉工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