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课程实践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21 02:48:07

导语:中学德育课程实践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德育课程实践问题研究

一、德育课程主导渠道地位与边缘化现实的矛盾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宗明义“: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课程的主导渠道地位反映了课程实施的价值判断,是主观上的应然要求。边缘化现实是课程实施的客观现象“描述”,是实然的目标实现程度结果,反映的是实际价值呈现。

(一)现状调查

调查表明,对于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学科价值,学生、家长与教师、德育工作者的认识程度有一定差异(见表1)。从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况看,中学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已呈现“被边缘化”的现状和态势,表现为:一是学校管理者对课程专业性认可度不高。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特别是初中,任课教师相当一部分没有专业背景。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一些学校将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劳技等其他学科课时不足的教师安排上思政课,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师整体队伍质量,忽视了思政课有效的关键要素———教师的理论素养准备。二是中学思政课开设情况不容乐观。调查发现,一些学校特别是某些特定年级,如九年级存在挪用政治课补充考试科目课时的现象,个别高中学校甚至在高三年级不开设思想政治课,显然,学科在学校中德育主导地位无从谈起。三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度不高(见表2)。

(二)原因分析

中学思政课教学边缘化,既不利于教育者即教师、学校、社会、国家实现应然要求,也不利于教育对象即学生通过课程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影响形成特定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质。究其原因:1.产生路径依赖,教师缺少职业认同。中学管理者和思政课教师习惯于依靠升学考试确立学科地位,加之目前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仍然是学生书面考试成绩,思政课育人的主导作用未能落实。教师面对“主课”地位不复存在,绩效工资收入纳入“二线”(除执教高考),有50%的教师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影响思政课地位最主要的因素是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2.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专业素养不足以应对。中学思政课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信息,面临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教师个体根本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完善素养,甚至自己对现实问题也充满困惑,很难全面、透彻地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帮助学生理性思考。3.功利的评价制度泯灭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当前的课堂尤其是高中,深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思维惯性,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时往往会忽略学科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基本使命。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缺乏主动积极的准备和应对,无法满足广大中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促进个体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宣传性动机与教育性动机的矛盾

中学思政课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教育对象个体发展需要的体现。前者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为宣传性动机,后者体现为教育性动机。前者强调对思想本身的认同,后者强调人的发展需要。从调查结果看,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差异。

(一)现状调查

喜欢的主要理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能学到知识,提高自己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贴近现实实际生活,有时代感;促进人格发展。不喜欢的主要理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教材呈现形式单一、古板;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充满“大道理”、说教;学习内容乏味、肤浅、价值不大。调查表明:学生对思政课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这个标准主要是根据自身成长和发展需要出发,关注个人价值实现和能力的提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课程期望值也在相应提高。

(二)原因分析

调研说明,课程教学目标宣传性动机的呈现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学生关注的教育性动机也未得到满足,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在处理这对矛盾过程中,理念与方法的滞后和不适切。1.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首先,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不仅是中国政治类学科中所特有的基本底线,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在教育目的中所贯彻的基本原则。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政治教育,同时也是个人社会化成长的教育,国家意识的实现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双适应性,将宣传性动机和教育动机有效统一在为人的成长和认识的提高上服务。再者,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目标上如果更加关注青少年成长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直面现实问题,提高学生思考力,实际上也是实现国家根本利益的路径。2.灌输式的呈现方式。这不是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灌输式,而是在教育目的设立本身就是单向性的,这是宣传性动机的具体表现,宣传的特点就是直接表达,让受众要认同某个观点。现在学生所面临的是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他们获得的信息途径超乎想象。宣传性的目标设定未必可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有时甚至会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3.没有建立适应青少年的思维体系和话语系统。目前目标设定本质上是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国家机器的话语系统。但中学思政课教育对象就是针对11岁至18岁的青少年的,他们受自身的年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局限,不可能具有成年人一样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39%的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原理深奥”,36%的中学生认为困难来自于“概念抽象”。

三、教学内容丰富性加强与科学性弱化的矛盾

教学内容是教育者所意欲传递给教学对象的社会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品质、政治观念。它是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是构成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是蕴涵课程教育目的的载体。内容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特定的社会和阶级所要求、所确定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对第一层面内容进行组织、编制的内容。我们可以简单把第一层面内容视为教材内容,把第二层面内容视为学校、教师实施教学的实际内容。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科学性弱化,指的是其内容设计上存在的非科学性因素,包括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的不合理性、知识教学的弱化、逻辑思维的不精确性、学生能力发展的不适应性等。

(一)现状调查

二期课改之后教材的丰富性大为提升,教学内容由原来的重知识体系向注重学生生活发展,打破了原来的体系格局。但调查表明,教师对于学科科学性弱化的课改趋势并不适应。教师调查问卷显示,93.3%的教师认为,“教材需要改进或者应当重新修订”;93.2%的教师认为,“教材所讲的道理及其这些道理的阐述或逻辑论证只有部分具有精确性、透彻性和契合性”;90.5%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的内容只有部分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和先进性”。

(二)原因分析

目前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性加强、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学生主体的关注;但另一方面,其科学性的弱化,科学性和专业体系等最基本因素的缺乏,已使其失去一定的学科价值和学科地位。1.课程的强制化实施导致科学性弱化。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尽管方法途径很多,但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的中学思政课,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强制性,其强调的是教育教学内容的“特定价值”体现,即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核心价值观的服从。因此,课程的开展是以强制说服为操作系统的核心,也自然忽视说服教育载体的知识性、科学性等特征。2“.泛德育、泛政治”倾向导致形式与实质脱节。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总是落实于自己的“德”的判断和行为,是一种能力的反映,而这种能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以科学的知识、理论学习为前提的。同时课程建立的基础是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这也是学科独立存在的根本依据和基本保障。中学思政课“泛德育、泛政治”倾向看似热闹,但弱化的科学性导致任课教师队伍理论、专业素养的缺失,导致课程实施的表面化。

四、学校课程管理与学生发展需要的矛盾

学校课程管理就是学校结合实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设置一定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创造机会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但目前中学课程管理往往以考试科目主导,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现状调查

在上海市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根据兴趣自发成立了许多学生社团,如我区新中高级中学的阿卡德米社,得名于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第一个学园,通过研读历史、哲学、美学,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与思考。这些与思想政治课等人文、社会学科高度相关的社团的形成,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规划和自我选择。这些社团具有以下共性:一是跨越学科界限,既突破了原来基础课程的分门别类,也突破了思想政治课内部如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等的分类。二是专题重整学科体系,学生自选专题,如:华师大二附中联合国协会讨论“非洲粮食问题“”全球气候问题”等;阿卡德米社自选“蝴蝶效应”“走出人生的迷宫”等话题,以专题出发重新整合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三是协作发现过程,通过同伴互助,相互协作,共同发现来解决自我预设的目标,发现的过程,活动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复合能力训练,通过活动,学生拓展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和反思的能力。

(二)原因分析

当代学生自我发展意识较强,对思政课有自身诉求,希望能够在此类学科中获得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就向中学德育的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学校还停留按照规定开足开齐课程阶段,甚至有个别学校有擅自减少政治学科课时的现象。受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的局限,大部分学校对思政课课程管理相对滞后,重实践、重体验的学科特色在现在的固有课程管理构架中无法得到实现。分析其成因:1.以接受性的学习作为获得知识的唯一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有些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认为只有在课堂听老师讲才是教育,实际上将学生禁锢在“书本世界”中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与我们教育的基本任务背道而驰。2.课程管理中学生主体地位并没有完全得到确立。二期课改通过教材编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正在逐步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师任用、评价方式、课程机构等课程管理要素中,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愿望、发展为课程管理改革目标的学校,依然十分罕见。其中重要原因有学校为国家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相对困难,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相对保守。行政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实际上是让学生处于了行政组织体系的底层,造成了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相背离。

五、教学手段多样性与能力培养单一性的矛盾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中学思政课教学手段已从传统的口头表达、直观教具辅助,发展到视听多媒体运用,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到课堂上,课堂教学手段大大丰富。而学生的能力培养、发展是多方面的。中学思政课必须关注学生多元能力培养,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学科实践活动体验、思想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中,培养、锻炼学生记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形成优异的思维品质。

(一)现状调查

有一堂高一经济常识公开课,课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课堂教学有图表、视频、多媒体,有讨论,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够丰富,课堂气氛颇热烈,最后形成的结论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先进有效,所有教学资源都用来证明这个结论。整个课堂,没有质疑、没有反思、没有批判,教师只知道市场经济有两重性(教材有此内容),可能没想过宏观调控也有两重性,学生的思维止步于理解和记忆这样单一的低层次的思维形式。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并没有改变学生能力培养的单一性和重复性。教师在运用这些课堂手段呈现现象之后,只是让学生反复在同一层面锻炼记忆能力、简单逻辑思维能力、用预设知识和观点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思维品质训练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师自身就是在这样的体系中培养出来,后期的在职培训也很少在综合能力方面有所体现,所以课程教学仍习惯于按固定的基本流程,即先有结论,再有相关结论的信息材料。公开课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学科教学形式的丰富,但教学的灵魂———帮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独立思考、判断依然缺少。二是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单一,寻求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束缚了教师教学能动性,也扼杀学生独立的思想,使师生陷入“背书、背知识点”的低等级思维方式泥潭。三是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和现代信息社会中青少年,目前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资讯不足,自身思辨力弱,导致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六、思考与建议

(一)总体规划部署,加强队伍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败坏、家庭崩溃等社会问题,现在各国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我们必须借鉴成功的经验,汲取其教训,通过整合政治、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各方资源,开展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制定“上海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建设规划”,依靠顶层设计制定政策,配置资源,明确学科地位,建立反馈激励机制,从而创造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素质直接关系着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效果,也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加强中学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化中学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和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奠基人的认识,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帮助其形成坚实的政治、人格、理论和能力素质,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二)关注学生需求,发展道德思维培养道德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即公共价值观教育需要,又要符合青少年个人成长、发展即自我价值观教育的需求;当务之急是确立与中学生年龄、心理和社会性契合的思政课目标,并根据不同学段细化分层目标,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内容的生活化表达和呈现,真正实现教育目的的正确性、可实现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创新学校德育的方法,重视情境创设和价值澄清,帮助学生学会辩证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引导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积极组织课外校外活动,紧贴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感悟,使之将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重视资源整合,建设网络平台

思想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必须调动、利用、依靠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等各类资源,通过电影、广播、网络等各种的现代化手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积极引导全社会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交往手段和通信媒介,也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对教育而言,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一直不断地扩大网络连接、远程教育和自我学习的可能性;清晰认识互联网在青少年学习、成长中的作用,开发和建设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公共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教育工作是现代信息社会教育的必然选择。

作者:袁园工作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