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重要性论文

时间:2022-10-20 10:48:00

导语: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重要性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重要性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合格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中学德育;衔接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各个环节实现默契配合与有效衔接对于确保德育质量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受经济态势、社会因素、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引人忧虑。严格地说,高校和中学德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德育目标有高低之分、内容有深浅之异,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也是有差别的。然而,现实中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并没有到位。主要原因是除高考和大学录取之外,高校和中学很少有互动。

一、高校德育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涉及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等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上脱节。在德育内容上,从中学到大学,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往往简单重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从中学到大学,德育内容本应具有从浅人深、由低到高的特性,有些内容必须重复,如爱国主义、理想、人生价值观理论等。但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难有新意,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缺乏兴趣甚至厌学。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有两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不时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了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由于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养成教育”课,而这又正是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德育目标上,中学应侧重于对学生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重在培养“合格公民”,高校德育工作应着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旨在培养优秀人才。如果中学德育的基础不够扎实,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在工作目标和内容上就难以有机联动,结果造成本该中学德育完成的任务却要在大学里“补课”。

2.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党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

总的来说,上述方面的衔接情况都比较正常,但有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发展党员是重要的德育途径之一,但由于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性,造成大学党组织对于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中学的表现并不了解,使组织发展工作出现迟缓甚至停顿的现象,形成大学里集中在三、四年级发展党员的状况。再如,大学辅导员工作和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有明显的削弱。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如果辅导员的设置流于形式,工作如蜻蜓点水,一味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凝聚力,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无法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情况。因此,必须改进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当然也要避免简单回复到中学的工作状态。

3.在德育管理体系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涉及领导机制、师资队伍、规章制度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比较高校和中学德育管理状况,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上区别明显。在中学,学校和家庭一般相距较近,容易联络和沟通。

大学则不然,它生源量大,涉及范围广,学校、家庭相距甚远,往往只能通过一纸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身体、家庭情况,难免主观和片面,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高校和中学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缺乏合作与沟通。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和中学在这方面的脱节。造成了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这使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有效利用。

二、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缺乏衔接的消极影响

当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无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功能是通过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评价几个环节来实现的。这几个环节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学校德育功能。高校和中学德育目标的颠倒、混淆,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高校和中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重复,破坏了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层次性,影响了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高校和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破坏了学校德育渠道的畅通运行,使德育工作缺乏合力。

2.影响了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来实现。如果学校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确定,德育管理不科学,无疑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消极作用。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德育工作难度更大。

3.浪费了德育资源。前述问题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德育学习带来压力:德育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德育内容不确定,学生无法适应;无论是教还是学,付出心血却收效甚微。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增加德育教师教学、备课的工作量,也必然会给学校德育管理、评估工作带来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造成德育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基本策略

我国德育改革2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现在已经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正是必须突破的问题。因此,搞好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势在必行。

1.要转变教育机制。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否则,无论是教师、学校、学生还是家长、社会的关注点仍然会停留在智育、分数、高考上面,德育仍会受到冷落、歧视。要加强素质教育,首先,政府应转变政策导向,通过出台政策、法律、纲领性文件,在整个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机制;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从整顿管理入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和监督。此外,教师、学生、家长也要在认识上、行动上摆正素质教育的位置。

2.要摆正德育位置。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两大问题上进行突破,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来理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着眼于行动,不能光从口头上重视德育,必须把德育首位的思想树立和实现在德育教学、管理、评估的各个环节。

3.要树立衔接意识。首先,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从理论高度整体把握德育,树立大德育、整体德育的观念。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衔接。如对高校、中学德育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对高校与中学的德育目标要深刻理解,掌握分寸;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要多做调查分析;家庭、社会、学校要密切配合;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党团社团活动等要共同发挥作用。公务员之家

4.要提高教师素质。这里的教师包括德育教师、专业(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其中主要是德育教师。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外,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还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去从事德育工作,才会真正做一个加强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惊铎,权利霞德育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4]姜树卿。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