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6 11:01:00

导语: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德育特色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对德育的诸多方面都作了深刻论述,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主要是:从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德育的地位作用;坚持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观点,既为德育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同时又指明要善于在智育中发掘德育的内涵;强调理想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指明懂得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加强和改进德育结合起来,为深化和发展德育指明了方向。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色,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是富有意义的。

在我国进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关注教育工作,其中对加强德育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他主要是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或如他所说的是“从政治角度”谈问题的,高屋建瓴,言简意赅,但他对涉及德育的目的要求、地位作用、内涵创新,以及德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都作了深刻论述。这些意见,对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德育思想,对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都有重要的发展,同样表现了邓小平理论的风格和特色。

面对新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们面临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高等教育如何全面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目标,这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和前途的历史性课题。因此,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的建设和发展,以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这种情势下,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有关德育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现仅就其所蕴含的特色方面作些探讨。

其一,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一代新人的高度,强调德育的地位作用。

形象地讲,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因而在培养人才的诸育中,人们总是把德育放在首位,作为诸育的灵魂和中坚。古代哲人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则指明:“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旧时蒙学课本《三字经》也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这些大体反映了人才成长的规律性要求。诚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德育是有共性也有特性的,内涵和标准是不同的,但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上,则古今中外概同此理。早年曾把体育放在第一位,近代教育家严复也有过类似的提法,但这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后来就一直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新中国50年来就是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方针的。

在学校教育的德、智、体、美、劳诸育中,德育居首位,这已成公论。如早在1939年就明确提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后来又多次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P780),都说明德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体现德育的这种地位作用,却往往比较容易失之偏颇。我们既走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冲击一切的很长的一段弯路,也遭到过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所造成恶果的惩罚。这些都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在新时期,邓小平以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为鉴戒,继承和发展了教育思想,他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2](P104)实践经验表明,正确处理德育同智育的关系,是保证德育首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邓小平正是用政治与业务、红与专辩证统一的观点,深刻阐明了德育的地位作用,这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3](P217)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邓小平在1978年就强调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P103)同时,他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和要求,逐步提出了从要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2](P369),到“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P408),再到“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4](P110)。从而完整地形成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标准。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这“四有”中,理想、道德、纪律是属于主要通过德育所形成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它们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构成了人才的综合的整体的素质。这就从培养人才的标准和目标上,突出了德育的地位作用。

其二,坚持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观点,既为德育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同时又指明要善于在智育中发掘德育的内涵。

列宁曾说:“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如果有人说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时又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任何扎实的知识,那他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5](P285、286)邓小平在强调德育首位的同时,同样十分重视科学文化的素质。他反复强调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如他所说,“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红与专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他引用列宁的话说,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他指出:“对又红又专要有正确的理解,合理的要求。”[2](P91-92)“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2](P262)

邓小平关于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观点,大大扩展和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在他看来,德育同智育之间的关系,决不是互相对立或互不相关的,而应当是相辅相成、相融共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解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正在倡导和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实上,作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道德品质、陶冶美好情操、确立正确观念等方面,都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这个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修养,这当然是属于智育的范畴,但它又确实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德育中有关理想、情操、人格和文明行为等高尚品质的养成,也有赖于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一般情况下,这二者是成正比的。因此可以说,离开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难免会流于空泛,使德育的内涵缺乏必要的支撑点。

坚持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观点,对于发挥智育中的德育功能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德育要求一个人应具有的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就需要建立在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的基础上。我们倡导的大学生道德修养,既从党的优良传统中,也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犹如一座富矿,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在元典《周易》中就提倡“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就是说,善于修养的人,会经常从前贤的嘉言懿行中汲取智慧,以完善自己的德行。我国数千年来优秀人物所追求和倡导的各种崇高精神,凝聚成为彪炳日月的爱国、报国、为民的国魂意识。如孔子的“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纲的“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天文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话即使在今天读来也仍震撼人心,闪耀着不灭的思想光芒。一个人如果缺乏这样的精神境界,人生的真、善、美是很难立起来的,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会是健全的。这说明把实现德育总目标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所述,不仅说明不断提升文化素质会为德育提供有力的支撑点,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同时我们从中也会领悟到,在智育和其他诸育中也蕴含着德育的内涵和功能,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寓教于乐”就是这种共通性的一个生动说明。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就认为为师者应具备两种品格,即“经师”与“人师”,古来就有“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的说法。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说过,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教行为,即教怎样做人。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提出教师要“教书育人”,就是把这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作为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这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应有这样的自觉。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往往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就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甚至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这正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令人肃敬的一个原因。所以邓小平十分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P108)

如前所述,过去存在过的把德育同智育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是不利于人才成长的。邓小平坚持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观点,保证了德育的健康发展,并为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其三,指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4](P190)从而指明要把理想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

邓小平提出“四有”的人才质量标准,是作为对人才素质、公民素质的整体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主要方面的素质。他特别强调要把理想教育作为“四有”教育的核心。他指出:“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4](P110)

历史表明,理想、信仰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但信仰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非科学的信仰必将逐步地被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所代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终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了人们的信仰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邓小平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P110)“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4](P116)这就是说,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既要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去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这样才能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引向胜利。同样,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离开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也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的。邓小平正是为了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才强调“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2](P256)因此,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任何动摇、否定和亵渎,都是完全错误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青年学生中出现的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向往西方生活、价值取向移位等等问题,往往都是同理想信念的失落相联系的。这是值得我们严重注意的,它从反面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理想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人生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我们有责任帮助青年确立起先进的、科学的理想信念,使之获得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巨大动力。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4](P111)事实表明,科学的理想信念,会使人具有崇高的人生目的、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高尚的情操、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应当说,这样的“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6](P169)这是任何单纯利己的、个人主义的驱动力都无法比拟和企及的。

在理想教育中,邓小平特别强调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帮助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4](P63)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理论基础。邓小平针对少数人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很朴实的真理。“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4]

中国论文联盟-(P382)他认为,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善于引导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这种学习“要精,要管用”。要精,不仅指内容的精简,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掌握它的精髓。要管用,就是要理论联系实,要引导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4](P146)正是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就把理想信念教育奠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其四,强调懂得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从而指明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发生少数知识分子煽动学生闹事,他们的主张实际上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中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在少数学生中也出现盲目地羡慕资本主义国家,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倾向,因而容易受自由化思潮的蛊惑。邓小平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同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相关联的。他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4](P206)

1990年春,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要制裁中国这一老调新弹的时候,邓小平曾对一位华裔人士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时,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4](P357-358)在这里,把要懂得历史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不仅是对史学功能的深化和创新,而且也在实际上指明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历史观。这对于德育工作是富有启迪意义的一个重要命题。

他在这里所说的中国历史,主要指近现代中国历史。在他看来,只有懂得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使命。懂得历史,重要的是要从历史事实中懂得历史发展的规律,懂得运用历史提供的经验。对大学生来说,就是要从丰富的历史知识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是说,要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深刻理解,懂得近代中国对救亡自强之路的艰辛探索及其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而真切地把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主旋律的时代脉搏,自觉地将人生的价值取向同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事实表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同科学的历史观紧密相关的。一个人具有历史的自觉,是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百折不挠这样的精神品格。所以,邓小平关于历史教育重要性的论述,确实为深化德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

应当指出的是,邓小平多次号召要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国国情的教育,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要通过历史教育来宣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应该看到,由于复杂的内外原因,特别是自由化思潮的侵蚀,以及我们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偏颇,使一些人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腐朽没落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避世主义等意识滋生蔓延,漠视国家的前途命运,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盲目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甚至丧失人格,羞辱国格。这种信仰危机现象的出现,是值得我们严重注意的。事实证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旦陷入信仰危机而不加以挽救的话,必将导致思想道德失落,精神支柱崩溃,那就会使社会失去凝聚力。邓小平严肃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2](P369)“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2](P262)这显然是历史教育的一个任务,也是今天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和加强的。

最后,提出要把加强德育和改进德育结合起来,为深化和发展德育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他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4](P120)他重视人才,同时又强调培养人才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四有”新人,是对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的重要发展,也为深化和发展德育指明了方向。

他从党在教育战线的历史经验出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加强和改进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邓小平作过许多重要论述。80年代末,他在总结近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4](P290)他还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4](P381)他在这里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即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极端重视新时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总是把加强德育和改进德育结合起来思考。他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对思想工作不重视”的状态,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4](P166)他提出:“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2](P105-106)特别是“学校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家”。[2](P56)他呼吁:“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4](P145)“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2](P369)

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为深化和改革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青少年;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坚持教育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德育工作需要创新。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创造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更有成效。

综上可知,邓小平的德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并有其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反映了新时期的特点和要求。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色,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