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论文
时间:2022-12-03 03:29:43
导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当前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取向。语文阅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使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观照学生的生命发展,使阅读教学成为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品读关键词句、关注人物言行、感悟表达方式、巧用合理想象等策略,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资源;德育渗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深化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也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人才观。但是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将教学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导途径,这一点似乎是确定无疑的。然而,也许正是在这个毫无疑问的前提下,人们容易将教学视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而更多地关注对教学的知识性理解,以致教学本身的目的或价值的合理性往往被悬置或搁置一边了”。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涵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基础性课程,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育人道理,成为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德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将高深的育人道理浅显化,使其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知。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步构建体验式的阅读教学,令学生在真实地生活情境与以往的生活经验中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中的道德观念乃至践行道德行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神文化是民族发展之基,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也体现在我国的文字与文篇之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包含了较多具有人文精神的篇章,唤醒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通过《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两篇课文,展现出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汉字从有趣地象形字发展至今,凝聚了历代祖先的智慧。课文通过讲述汉字的演变历程与有关汉字的历史故事,令学生感悟汉字的悠久历史与形成过程,形成珍视人类知识成果的意识。课文中包含着有关汉字的字谜、谐音字、错别字及书法的内容,充分焕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二)信息文本中的科学意识。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一些科学探究、科技力量等内容的文本,启发了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探究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蕴含的深层思想,体味科学技术带给社会的巨大改变,由此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千年圆梦在今朝》一课,通过讲述我国数千年来飞天梦的实现历程,展现出科学家不懈奋斗的科学探索精神。我国科学家在历尽失败之后,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验,逐步实现了中华飞天梦。我国自古便有“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飞离地球、迈向太空是世代人民的美好希望与追求。而在过往的时代中,由于缺乏科学技术,飞天始终只是一个梦想。课文中展现的飞天梦的实现,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勇于探索与科学探究的精神深深地扎根在课文的文字中。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充分意识到飞天由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基石,即科学的力量,由此逐渐培育起学生的科学意识。(三)经典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叙事类篇章,尤其是经典故事。故事中描绘的情节与人物特征都蕴含着丰富的做人道理,成为学生生活的典范,启发学生的道德认知。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经典故事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与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尊严》一课聚焦于“以诚待人”的单元主题之下,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渗透德育的典型文本。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人物的言行之中,课文的故事情节之中。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尊”并不陌生,而“尊严”,尤其是文本所呈现的困境中仍能坚持的这种自爱、自强、自尊却是接触较少。因此让学生从课文的内容展开对尊严的思考,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而言,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四)自然题材中的环保理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保教育内容。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明白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花和阳光的地球上,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充满着欢声笑语,我们的地球是那么的美,我们的家园要靠大家来共同建设。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品读关键词句,彰显教育价值。文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彰显出作者表情达意、谴词造句的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在指导学生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句上下功夫,抓突显主旨的中心句、浓缩内容的概括句、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词。每一篇课文之所以可以入选我们的教材,都是因为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而这些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一定可以发挥作用。(二)关注人物言行,体会核心价值。课文中人物的言行隐含着人物的身份、个性、情感、性格、阅历以及说话背景等诸多信息,关注人物的言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人物的理解,也会在爱憎的感受中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例如:执教《尊严》时,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及动作的描写,感悟人物形象,读懂什么是尊严,树立自立、自强、自爱的意识,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我。关注人物言行,评价人物言行,必然会对自己的为人处世、为事做人进行思索,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在这熏陶感染下建立并形成。(三)感悟表达方法,领略思想情感。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通过细节描写、排比、拟人、想象、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所以,感悟表达方法也是激活语言文字的有效策略。例如执教《慈母情深》时,对文中排比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细读,品味反复出现的“我的母亲”,使学生充分体会母亲的苍老、疲惫与辛酸,发现排比这种语言形式之下蕴藏的母爱之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因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悉心地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发现语言之魅力,感受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与情绪,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四)巧用合理想象,升华人文精神。放飞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心灵震撼,更可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磁场中净化心灵,丰富情感,感悟生活。例如,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奇丽的景色、奇异的民族,文章的描写是有限的,但是当我们利用文章的描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悟时,德国街头繁花似锦的景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精神会在街头巷尾的物、景、人中显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所渗透的人文精神不用老师娓娓道来,学生自然在此景、此情中感同身受。巧用合理想象激活了静止的语言文字,带领我们走进万千世界。这是想象赋予人类最独特的财富,也是学生最大的思维乐园,更是语言文字最大的魔力。
五、反思
时代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上,教育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小学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因为只有青少年本身的道德思想提高了,才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有所作为的人。因此,对于小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应当与语文课程充分地结合。通过语文这门学科,作为一种手段和媒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引领者,只有巧借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够既实现立德树人又不偏离语文学科的特点,才能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才能使德育之花永结硕果。
参考文献:
[1]徐继存,车丽娜.教学理解的意义之维[J].教育研究,2017,(09).
[2][3]车丽娜,徐继存.学校课程建设的合理性省察[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作者:丰丽萍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上一篇: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 下一篇:日本高中语文教育改革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