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德育多元内涵
时间:2022-11-19 09:09:41
导语:探究小学德育多元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现阶段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小学德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性格基础的黄金阶段,是学校和教师能够把握的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目前我国小学德育中缺乏针对学生这个被培养群体发展过程的认知和分析,不能达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限制了德育的进一步深化。如果在小学原有的教育环境下,结合发展理论,针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德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地进行全方位德育,就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探索出德育的多元渠道。
[关键词]小学德育;素质;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起源于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主要是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为手段,利用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遇到的“道德冲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认知养成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认知判断更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体现出了结合发展理论进行德育的优势,针对学生薄弱之处进行引导,拓宽德育的渠道,带领学生探究德育过程中的多元内涵。
一、结合环境教育,提升审美意识
校园环境作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不仅如此,校园环境还渗透着一所学校的教学风貌、文化积淀和教学理念,班级环境也是如此,班级更像一个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着极大的正向作用。例如,在全校各班的环境建设中,笔者十分注重构建“自然、整洁、积极”的教室,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和精神。班级环境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教室南侧窗台,每个窗台摆放两盆盆栽,统一花盆的大小和颜色,将班级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定期浇水、清理花盆,促进学生与自然接触,感受自然之美。2.黑板右侧布置班级公约,公约背景和点缀由班级学生讨论提供方案,最终投票决定,利用教室角落的布置给学生提供锻炼审美和搭配的机会,感受和谐之美。3.后黑板定期设计黑板报,每个月选定一个符合学生生活的主题,如四月的主题为“清明时节”,六月的主题为“六一快乐”等,让学生参与板报的设计和绘制,并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设计一些古诗词板块和科普板块,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们绘制手抄报,版面设计好的同学,可以负责下一期黑板报的设计工作,以此激励学生主动锻炼、提升自己的审美。学生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下,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从小树立正确的对“美”的认知,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提高对“美”的判断,学会主动去发现、思考、领悟,提高审美的精神境界。
二、结合法制教育,渗透价值观念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尚未养成,对社会中的“是非对错”还不能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教师结合发展理论的要求,将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法律、道德,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例如,我曾经在一次班会课上给学生们播放“90后高年级学生成立‘黑衣帮’”的法制教育录像,录像中主要讲述了五名90后高年级学生私下组成团伙,在学校周围围堵低年级学生,收取保护费,如果拒绝就对其施暴,并恐吓他们不允许告诉家长。最终“黑衣帮”东窗事发,五名学生为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也因此给自己的一生留下污点。在观看录像之后,我告诉学生: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禁止做。通过定期几次这样的班会活动,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学生,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他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完成自己的义务,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基础。教育界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这也一直是我的教学箴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日后能够抵御社会中的不良文化侵蚀做强有力的铺垫。
三、结合心理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和心理教育是发展理论的要求之一,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础,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帮助学生保持健康发展的最佳助力。例如,我的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李明(化名),他的家庭比较特殊,母亲去世较早,父亲在外打工早出晚归。李明由于从小缺少母亲的关爱,非常害怕落单,害怕不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学习上自由散漫,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在家中也不愿意听父亲的管教,叛逆心理十分严重。我针对这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从德育和心理两方面对他进行疏导:首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避免直接严厉的批评他,而是选择对他进行单独的思想教育,让他明白在他的行为中,哪些是不对的,会给身边的其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和伤害,帮助他明辨是非。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如下雨天送他回家,六一儿童节为他准备一份小礼物,弥补因为家庭环境对他造成的母爱的缺失。通过这些方式,让他意识到了身边人对他的关怀和重视,减少了他对学习的抗拒和,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逐渐转变成一个阳光积极的少年。加强德育和心理教育的相互结合,从教育手段角度来说,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从教学目的上来说,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最终都是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帮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结合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未来学习、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更为教师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根据发展理论的要求,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我会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朗读、理解、背诵《小学生守则》,定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守则中的每一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以此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同时,我还积极开展“净、静、敬、竞”专题活动,让学生们从入学时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不奇装异服为“净”;教室内轻声轻语,不嬉笑打闹,为“静”;校内校外见到老师要问好,懂礼貌,为“敬”;同学之间公平竞争,相互促进,为“竞”。低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正是进行德育培养和养成培养的良好时期,通过以上方式,从“娃娃时期”就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塑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多元发展的目标。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对学生每个时期的成长特点了如指掌,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达到配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实现德育的全方位发展,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成长特点,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结合发展理论,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开展,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点滴生活之中,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性格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基础,为学生养成健康的品格助力。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1):173-174.
[2]王芳,来春旭.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56-56.
作者:霍泽棠 单位:广东广州市南沙区横沥小学
- 上一篇:如何加强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质量
- 下一篇:“互联网+”与电视文化产业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