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实施问题探析

时间:2022-05-09 11:35:56

导语: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实施问题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实施问题探析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德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某些学校忽视德育、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评价失当及重理论灌输轻道德体验、忽视学生主体性等问题。为此,学校应进一步重视德育,优化德育评价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德育;实施德育教育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以及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我国小学德育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因此,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理念并结合实践,对德育脱离学生生活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改进策略。

一、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仍被学校及教师忽视。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政策,以及社会舆论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学校依然注重成绩提升,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综观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与落实上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所谓德育活动,多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而临时开展的,检查过后,又恢复如常,不能很好地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地渗透德育。由此可见,德育得不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一旦与教学工作产生冲突,便一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校德育的质量必然得不到保障。2.学校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当前一些学校的道德工作,目标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他们用抽象的口号宣传德育。这样的德育就等于把德育理论与实际割裂开来,只是将晦涩的理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却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及怎样做等问题。比如,要求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保护环境,却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及应该怎样做。这对于思想道德尚未健全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他们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晦涩的大理论。由此可见,当前一些学校的德育仅仅向学生灌输一些道理,是违背德育的客观规律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这种脱离生活的德育无法取得明显成效。3.一些学校德育评价失当。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一些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德育评价失当,缺乏客观性、公正性、系统性。首先,从评价的方法看,现阶段的德育评价仅依靠教师的直接评价,其依据仅依靠学生外显的道德行为,却未深入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责任感的确立,以及道德价值观的养成等,带有主观臆断性,缺乏公正性、整体性及系统性。其次,从评价的范围看,其评价仅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而忽视了家庭及社会对学生道德的综合评价,带有片面性。4.重理论灌输轻道德体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认知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并不是自发形成、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熏陶而成。然而,目前一些小学德育仍以教师说教占主导地位,仅从外部生硬地灌输理论知识而不在意学生的道德体验和思维发展,不能从实践中启发诱导学生领会事物本质。因此,这种仅仅重视理论灌输而轻视道德体验且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德育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二、当前德育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价值多元化冲击学生思想道德养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价值观逐渐向多元化、多边化方向发展,小学生的视野相对更加开阔,思维活跃,知识储备增大。然而,社会中的负面因素也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亿,未成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达55.9%[1]。由此可见,互联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另一份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网瘾青少年上网主要目的是玩游戏、听音乐、浏览娱乐新闻[2]。而小学生正处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学习和模仿能力强,他们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导致其成绩下降及消极思想的养成。第三,学校周围的不良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给学校德育造成阻碍,影响学校德育的质量。2.学校德育模式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学校德育模式发展的滞后主要在于德育意识、德育评价制度及德育考核制度等方面。一是教师及学校领导德育意识淡薄,榜样作用不明显,同时,德育师资力量薄弱,致使德育工作效果不佳,质量不高。二是德育评价制度滞后,缺乏客观性、全面性、整体性及系统性。三是德育考核制度陈旧,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供操作的标准,考核无章可循,被动应付。3.家庭德育缺失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家庭德育缺失或是德育方法不当,方法欠妥等问题也很严重。一些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忽视思想品质的教育,往往实行专制型教育,缺乏民主平等的家教。一些家长漠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问题时,仅仅采取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有些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形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由此可见,小学生家庭德育缺失及德育方法不当,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3]。4.家庭、学校、社会沟通协调不足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是基础和起点;学校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导向作用;社会教育则是延伸。然而,当前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存在各自问题的同时,三者之间更缺少沟通协调,未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比如,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材所宣传的都是一些积极正面的事情,很少涉及消极负面的现象,而社会却是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在校内一套,校外一套,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一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力量,使学校德育处于“孤掌难鸣”的位置,因此难免会出现“5+2=0”的教育效果。

三、解决德育实施问题的基本思路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的重视。首先,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其次,培养德育教师,加强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再次,举办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德育活动;最后,增加对德育的投资,为德育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支持。2.优化德育评价制度,注重全面评价。首先,健全德育领导机制,完善管理服务网络。第一,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或者校党委书记挂帅,形成分管副校长、工会主席、学管处主任、家长代表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第二,每个年级设一名专职学生工作的部长及干事,负责全年级德育监督工作。第三,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领导,任科教师为辅助,学生代表为成员的班级德育评价小组,保证学校德育层层到位,步步落实。其次,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让德育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有力推手。最后,学校要坚持德育评价多样化系统性的原则,从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思想水平、德育知识、德育养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产生个别教师或班主任的主观臆断的现象。3.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生活中进行德育。“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它强调德育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为基本导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内容,使德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德育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学习道德品质。此外,在德育实施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突出生活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学生注重实践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在德育实施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身实际条件和所处的现实生活条件为依据,选择恰当的德育材料并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反思,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4]。4.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更离不开日常生活。德育只有同家庭、学校及社会融为一体,相互沟通协调,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领导体系及三级管理网络,创造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首先,要组织校级德育领导小组,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初步形成以德育为主导,各班班主任为一体的德育管理主线,形成以学校各部门相互协作德育管理路线。其次,要形成各科教师共同协作,深化德育在日常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渗透,拓宽德育渠道。再次,要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督导的教育方式。最后,要转变德育教师观念,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可建立家长委员会,一方面,为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向家长普及家庭德育理念,邀请专家学者向家长传授恰当的德育方法,为家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德育问题答疑解惑。应净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生存环境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首先,学校应与政府公安机关合作改善校园周边和社区周边的环境。其次,选聘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对校园及社区周边的环境定期进行督导与检查。最后,借助社会的宣传力量,弘扬社会与法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人民的道德品质提升得越好,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才会越快。

综上所述,德育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从理论走向实践,再从实践中感悟、体验,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体现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因此,只有把德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德育实施成效。

作者:张晶晶 夏茂林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OL].2011,11.

[2]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OL].2012,08.

[3]高景晓.当前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成因探析[J].创新教育,2014(7):82.

[4]陈巧花.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科学导刊,2014(6):2.

[5]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