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形式化与策略

时间:2022-12-09 04:09:01

导语:小学德育的形式化与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德育的形式化与策略

一、小学德育工作形式化的原因分析

(一)校方原因

1.校方对德育的不重视。态度决定一切,当前的社会现实让校方更注重的是升学率、学校排名、争取好的生源,而德育见效慢,且与成绩无直接关系,加上家长和社会对此的不重视,因此,很多学校对德育明显持有一种轻视、忽略的态度。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感、民族团结精神、尊老爱幼等这类精神层面的目标,因此面对这些目标,教师表现得很无措,不明白具体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只好学校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对其引不起足够的重视,甚至直接上成了文化课。作为德育的执行者——教师,对德育目标都不太理解,又如何能做好德育工作呢?2.德育教材脱离实际,不能与时俱进。现在小学低年级使用的教材是《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使用的教材是《品德与社会》,虽然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观,要求品德培养应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但是,仔细翻看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内容还多是十年以前的事例,如雷锋等英雄事例。雷锋的行为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实属理所当然,可是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让学生去理解雷锋的行为,他们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家长教师平时叮嘱的是不能和陌生人说话,电视、网络讨论的是要不要给路边的乞丐钱?看见老人摔倒要不要去扶?他们会疑惑世上怎么会有雷锋这样不求回报的人,雷锋帮助别人会不会有其他目的。现在教材忽视了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与现实的需求脱节,使德育课变成了讲空话、灌输德育理论知识的课堂,不能与学生的思想相结合,不能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导致学生对其不易理解,觉得空洞单调,从而对课堂不感兴趣,很难参与进来。另外,学校德育的要求过高且表面化,有些不切合实际。例如,少先队员之间见面要敬少先队礼,少先队员见教师也要敬队礼,这种礼节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适用,带有很强的表面性。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对德育的态度不正确。很多教师认为德育与学生的成绩关系不大,花费心思在德育上是浪费时间,而且难有成效。因此,德育课上教师往往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学校通常以各班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价值,多数家长也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所以一些德育活动往往被私自取消,德育课被无故占用,用来上所谓的“主课”,只有在学校领导检查时才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表演”。德育课被文化课占用,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现象,可以说德育课早已名存实亡。2.教师自身道德素质不达标,不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理念和行为方式去影响学生,但有些教师平日抽烟、体罚学生、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说脏话,很容易让学生学会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加之平日教师的德育工作又不到位,学生很难接受这些德育内容。3.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学校教育主要以单向灌输、集体受教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单纯地把学生当做是德育的接受者,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使德育的效率变低,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变少。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很少有教育者会从新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实际去研究如何提高德育的时效性,认为德育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其他教师不便插手,即使是自己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也不想处理,都交给班主任。但是班主任由于工作任务繁多,往往会忽视德育工作。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学生对德育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德育实施的效果。众所周知道德教育的见效时间长,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果,是学生道德素质高在班级里也不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激励,加上道德素质跟成绩的关系不大,学校对道德素质水平也不能进行检查、评分,反而不少家长和学生还认为这方面做得好会吃亏,因此主观上都不重视德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只是被动地应对。在市区几乎每个小学周一都会有升国旗仪式,升旗时要求唱国歌,进行国旗下演讲;敬队礼时要求站整齐,不能东张西望,不能交头接耳,但是大多学生却做不到,总想打闹、玩耍,所以出现班主任随时维持纪律,以保持会场的安静。教师强制性的保持场面的安静的情况,明显是在做样子,学生不了解升旗的意义,碍于教师的威严就出现了应付的现象。小学生自身的自制力水平不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需要在外力的制约下才能按德育要求约束自己,在学校教师能看见的地方会按要求要求自己,一般情况下,在教师不在的地方就会放松自己。比如,一些学生一出校门,就开始追逐打闹,脏话连篇;在学校里劳动,如果教师在场,学生会认真地抢着干,教师不在场,学生就会截然相反。所以小学生还不能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种自身素质的自然体现。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不重视。以前家庭承担着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的压力增大,都把教育任务基本转交给了学校、课外辅导班以及一些午托班,还有一些年轻的父母生下孩子后就交给了老人,家庭的德育功能就更加弱化了。家长想到的只有孩子的温饱、安全和学习成绩,导致家庭的德育工作几乎出现了空白,孩子的心理、行为出现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学校德育活动延续不到家庭。2.现实的升学压力。目前因为升学压力,小学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成绩、轻平时表现的现象。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认为学校的升学率高,在社会上才能有进一步发展,才能有更多更好的生源,才能让学校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实的升学压力让学校在德育和智育之间压倒性地选择了智育,使德育活动变成了象征性的活动。如学校教室里的板报本来是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的一个平台,但现在板报的内容都是一些作文、古诗等。3.社会上的不良影响。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道德无用论等不良因素对学校、学生和教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电视、网络上报道的负面新闻及每年对高考、中考状元的吹捧,对学生的影响也极为不利。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紊乱,进而使得道德教育被边缘化。

(五)体制的原因

虽然教学大纲上都设定了德育目标,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学目标中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说明教育部门确实感觉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尝试做出一些改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却没有能提出一套完备的、易于操作的、明确的教学方案,也没有明确的评价制度给予保障。目前的教育体制对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当前一系列的考核中,只有文化课的成绩才是硬性指标,对道德修养、思想品德的好坏评价几乎无从下手;每年三好学生的评比,德育一项几乎不用考虑,学生只要不犯大错就行;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被认为是好学生,就可以读名校,上重点班,为教师和学校带来荣誉,至于团结不团结同学、热不热爱劳动,此时都显得不重要了。因此,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对待德育学校不会投入更多的财力,教师不愿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导致集体漠视思想品德的修养。

二、改变小学德育工作形式化的策略

(一)更新德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正确的德育观念很重要。只有从观念上正确理解了德育工作,我们才能够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有动力去做。更新德育观念应处理好道德教育与尊重个体之间的关系。德育的主体是人,所以,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存在,然后,因材施教,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其次,德育目标应该实际一点。我们的德育目标存在着标杆过高的问题,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许多内容都显得过于空洞,例如,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求。德育应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将品德课与生活、社会紧密结合,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趋向;应以教会学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为切入点,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同学,让德育和生活息息相关;然后再延伸到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循序渐进地拓展德育目标。最后,还要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内容应该具体化,具体到每项活动都能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只有如实地反映生活,学生才会觉得德育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才会选择去相信教师所讲的内容。

(二)建立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课程

首先,要确立德育在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强化德育课程的地位,加强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完善的个体道德人格是十分有益的。其次,德育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道德教育应以个体生命为基础,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所以,小学德育课程要突出对儿童的道德情感、道德智慧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针对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养成热爱生活、诚实守信、乐于学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后,德育课程应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来源于生活。道德教育总是随着现实的社会生活而不断发展变化。小学德育一方面应该以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道德作为一种善的价值观对生活的引导作用,使儿童能用道德来约束自己,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儿童在生活场景中去感悟道德。

(三)增强整合意识

德育应强调全体教职员工、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道德教育不是某一方的工作,而是全社会共同的工作,所以不应该把德育的责任全部推到学校的身上,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配合。首先,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它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很强,要求父母在任何时候、场合都要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可按照自己的道德理想模式塑造子女,尤其是对学龄阶段的孩子。其次,学校教育是德育的关键。学校有固定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时间、专门的德育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接受系统的道德认识,整理、消化他们从各个渠道得来的道德行为信息,开展道德判断、选择、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最后,社会教育是德育的基本保证。社会风气会对小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总之,要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呼吁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和支持小学德育工作,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四)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培训,及时更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小学德育教师队伍,提高德育教师的育人意识,唤起教师道德教育的热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建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运用讨论法、谈话法、对话式教学,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道德培养形成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五)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强调德育的内化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仍然偏重“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录取学生时只看成绩,几乎不管其他方面。尤其是在高考和中招的指挥棒下,德育很难引起各方的重视,所以必须将德育纳入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中。首先,教育部门应该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学生德育评价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相关行为进行详细记录,以此作为升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次,学校应该成立相关的机构,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严格执行下去。当前,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主席在一些会议上也再三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用人“以德为先”,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作者:王秀凤工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