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德育推广反思论文

时间:2022-05-15 10:49:00

导语:新课程德育推广反思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程德育推广反思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程;课程政策;课程执行力;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政策的认同感低,课程资源投入与开发不足,乃至课程制度上也存在着变革的要求。这些问题的改变与解决,从根本上需要增强课程执行力,保证课程政策的有效性,其中课程执行者“知”“行”能力的提高是关键,课程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是突破。因此,形成合理的课程推广策略,加强对课程政策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课程推广的研究已日益重要。要切实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课程执行力的研究更应该得到重视。

课程执行力是一个国家在影响课程执行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力,即各方面因素发挥同向的积极作用来保证课程改革实现的有效程度。总的来说,课程执行力研究不仅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改革目标的关注点,而且也是当前课程政策研究领域的发展要求。

一、课程执行力研究是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方方面面的教育改革,而其中最核心的改革集中于课程领域。相对来看,各个国家都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否制定出较为完美的课程政策上。然而,从实际的课程改革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困难重重。究其原因,课程改革之所以失败,最核心的原因是实践中“糟糕”的课程力,没有真正的切实有效的“行动”。

课程改革要获得成功,课程政策目标要真正实现,需要依靠广大的政策执行者的努力以及各方面的保证。如果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再完美,再科学,再民主的课程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只能被束之高阁,无法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课程改革要获得成功,尤其需要真正有效的执行,需要有效的课程执行力做保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目标本身、执行者、资源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协调统一。

二、课程执行力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主要困惑和问题

我国于2001年在全国试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改革中的问题仍然存在着:

1.“认同”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管理的“集权型”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政策的制定主体相对单一,倾向于由教育行政人员,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来设计课程,然后通过行政命令将课程改革付诸实践,这种“重设计,轻实施”的课程政策理念一方面把广大的一线执行人员,如校长和教师等排除在课程政策制定之外,忽略了这些人对政策制定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忽视了“草根群体”对制定课程政策的参与性,课程政策从一开始的出台就难以得到这些群体较高的“认同感”。认同感不高,政策执行中的努力程度也就大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政策不够彻底

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行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中,迫于压力,他们对中央课程改革政策的落实只作出一般性号召,在口头上表示愿意改革,却没有在行动上作出调整或改变。这些地方往往改革的“面子”工作做的非常好,而实际是传统教学的顽固“守望者”,在行动上没有具体有效的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资源等方面都不到位。

(2)执行政策不全面

一些政策的执行者囿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在实施政策时,不是正确领会,认真执行,而往往把一个完整的政策加以分解、过滤选择、断章取义,寻找符合自己意愿的解释,将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用足用活”,甚至放大,而对自己不利的政策部分置之不理。这种“选择性执行”很容易使上级政策失真走样,偏离政策制定的初衷。

(3)缺乏政策的持久性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地区在新课程刚进入实验阶段时,参与改革的热情都很高,纷纷表态一定要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做好,并且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方法推进课程政策的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之初的热情逐步冷却,常常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2.“资源”问题

充足的经费,相应的教材、完备的教学设备及充裕的改革时间等,这些因素都是课程改革的资源。没有这些资源作基础,课程执行者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改革的发展也往往步履维艰。从我国现有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一线教学人员非常关心教材的适用性,教学设备的完备性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的问题。并且,一部分教师普遍认为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经费不足,部分教材内容适应性不够,教学设备有限和教学时间不充裕的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必然会影响到课程政策的有效执行。

3.“制度”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变革原有的相应制度,特别是课程管理体制、教育监督机制以及培训制度。而在实践的层面上却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影响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1)“拿来主义”

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机械地照搬照抄中央政策,或者为了方便而完全“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使得政策执行完全脱离本地的实际,而终使政策落空。这样呆板地执行政策往往不但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相反还会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上推”或“下移”。“上推”是指把责任推给政策本身,推给政策制定者,“下移”是指把改革政策不能得到落实、深入归因于教师能力差,适应不了改革的要求,或学校和教师态度不积极、不配合改革。

(2)“急于求成”

就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科学的预测,对改革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表现在时间纬度上,就是对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不清晰,总希望改革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一味追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经常陷入“大目标大失望”的怪圈。

(3)“望文生义”

正确执行政策,首先在于正确的理解政策,在于全面、深刻地把握政策。在实践当中出现的“执行偏差”,许多时候就是由于执行者没有“吃透”政策的精神实质,学习上面的政策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追求其表面的意义,致使原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形”。正如鲍尔(StephenJ·Ball)所说:“由于对政策文本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解读,会进一步导致公众的迷惑和怀疑气氛的蔓延。”〔1〕政策理解上的“失之毫厘”常常导致执行上的“谬以千里”。

三、影响课程执行力的原因

影响课程执行力的原因有多种,既可能是政策本身的因素,也有政策以外的因素。从我国新课程的执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课程领域中的信息传递问题

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任何组织都会遇到信息困难问题。在一个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政治结构与交流渠道通畅和意识形态淡化的开放性社会体系中,信息上的困难要相对较小。而在集权型国家中,这种信息困难与缺陷特别突出,原因在于集权决策的信息系统依赖了许多自上而下的环节,信息的传递与权利的流通与变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而缺乏同一语境和舆论导向,也影响教育领域中的课程信息传递的质量。当代社会,学科的渗透与综合已成趋势,但不同学科与学术领域都有其特殊的语境。如果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就会形成语障,造成学术争鸣的误区。而舆论的导向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政府媒体对课程政策进行的一些“炒作”。使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保持“沉默”。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教授把此现象称为“沉默的螺旋”。当一种舆论形成后,由于多数人的意见占了上风,少数人就会陷入心理萎缩而沉默,使并不正确的意见得到放大而占据舆论市场。〔2〕

2.意识形态的影响

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方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式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3〕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生活的中介和社会融合的一种机制,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与科学理论在价值判断上有很大的不同。意识形态虽然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发生变革,但这种变革是缓慢而滞后的,与社会的变革并非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当一项新的课程政策产生并付诸实践时,意识形态的合理功能得以发挥,它力图维持旧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程政策,使新的课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遇到顽固的抵抗。

3.利益团体的作用

随着教育民主化的氛围日益浓厚,各种利益集团在课程领域中的矛盾和冲突表现的更为激烈和尖锐。就现实的课程而言,任何课程都是一种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彼此暂时的妥协、让步的结果。而从理论形态上看,这个过程是充满矛盾和辨证的过程和活动。〔4〕因而一些课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会受到各种压力集团与利益团体的影响。在美国,全国性的压力集团有一万多个,涉及教育的压力集团有各种教师组织、学生团体、家长团体、私人组织的基金会等,其中最大的压力集团是全美的“家长和教师国家议会”(NCPT)〔5〕

因此,在利益集团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要合理照顾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问题,协调不同的利益团体,使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与课程政策目标保持一致,课程执行就会取得良好成效。

4.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外部影响

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上通常是风险联系在一起的,确切地说,它表达了一种行为与结果之间难以预测的关系。其实,风险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不确定性,它是危害损失的潜在因素。〔6〕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人们在行为上呈现收敛态势,甚至成为保守力量,缺少创新的精神。

对于外部性影响的普遍存在,史普博指出:“某种外部性是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有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7〕因此,个人行为的外部性存在,就有可能导致“搭便车”的发生,结果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效率,降低了课程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提高课程执行力的策略

1.加强课程执行力必须依托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

首先,学校课改管理层应做到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的校园氛围。

校长作为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应当身先士卒地投身于教育科研的管理与研究,做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

其次,逐步确立学校的科研总课题。

课改管理层应深入教学一线挖掘本校教育的新内涵,了解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并通过与教师进行研讨、访谈、调查等形式,重新定位学校的教学目标,寻找学校教育科研的最佳契合点,自上而下地构建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由于这一课题来自教学前研,教师研讨时就会有热情,有积极性,也最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形成教育科研的合力。

第三,创新教育科研管理与激励制度。

课改管理层可创建科研管理组织,形成基层管理网络,并制定相关方案,对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以保证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有序有效地进行。如果要求教师参与一个课题,上好一节专题研究课,提供一个研究案例,写好一篇研究论文等,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以课题或专题为载体,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逐步实现从问题到课题,由经验到实验,由成果到成长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教育科研的过程,也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以及确保课改执行力得以提升的过程。

2.加强课程执行力必须重视课堂

课堂是课程执行力落实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实现新课程、新概念的实验基地。部分教师将新课程错误地理解为比传统教学多几个游戏,多一些热闹,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新课程的教学形式上,而没能认识到新课程呼唤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本质: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应是一个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与学的乐园。学校课改管理层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检验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的一个重要基地。

首先,课堂是一个体现互动合作学习氛围的空间。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合作的平台,通过师生、生生的共同探讨、学习与交流,有效的融洽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教学,增强课改执行力。

其次,课堂是体现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舞台。全新教学理念的实施以及教学形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提出了挑战。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及教学内容有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授课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过程,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评价等,渗透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学执行力。

3.加强课改执行力应该统筹教学资源

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文本”、“教本”现象,提出了“人本”思想,这要求教师以“学”为本,以“生”为本。在“生本”理念的感召下,各学科教师应逐步实现由“新教材”到“用新教材教”的转变。新教材、练习册等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应积极拓宽学生的学用渠道,统筹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首先,整合校园资源校园资源包括学校的人力资源——教师、环境资源、课程资源等。教师是教学资源中的开发者,运用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是校园资源中的核心因素。为充分利用这一人力资源,使之服务于课改背景下的日常教学,课改管理层应着眼于教师工作潜能的激发,工作能力的释放,工作价值的体现,并着眼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

其次,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家庭、社区同学校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改管理层应注重家庭、社区与学校的互动机制,联系家庭,借助社区,努力促进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三,开发网络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课改管理层应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且能更好地体现出课程改革执行力的效度。

4.加强课改执行力必须保证课程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就课程政策的制定而言,科学性是首要的问题。如果一项课程政策由于社会认识的不默契使群众基础不够广泛和深厚,甚至脱离社会客观基础条件,或者是根据某一时刻存在的突出情况的需要而制定,或者虽然反映了社会基层的心声却没有更好地吸收他们参与政策制定工作,那么政策的科学性就有很大的问题,其执行效果也不会理想。

加强课程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不仅意味着政策的制定过程是民主的,程序化的,而且意味着政策选择的内容是科学的,专业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课程政策前要广开言路,听取社会各阶层的声音,包括专业人士的与非专业人士的,政府的与民间的意见;在政策制定中,要选择合理可行的技术线路,多方面吸取经验与教训,进而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并且要建立起能够适应政策目标的政策评估系统和保障系统,以便于当政策出现偏离或失真时,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聚焦课改教学层面的执行力,更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中。笔者呼吁课改管理层及一线教师应依托教育科研,关注课堂本质,运用教育资源,保证政策科学,形成教学合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从总体上说,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是一项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课程政策,但其在执行中存在种种偏离有效性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课程执行力研究是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本文从课程推广在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课程执行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课程执行力的有关策略,以期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所裨益,促进我国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

〔2〕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1.

〔3〕毛寿光.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3.

〔4〕谢维和.论辩证法的课程观——译《未来的课程》有感〔J〕.课程教材教法,2003,(8).

〔5〕汪霞.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8-60.

〔6〕丹尼尔·F·史普博.管理与市场〔M〕.上海:三联书店,1999:56.

〔7〕乔萨托利.民族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