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提升教师品质的意见

时间:2022-04-25 11:07:00

导语:小议提升教师品质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提升教师品质的意见

【摘要】科学技术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促使社会关注教育,重视教师质的培养,注重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塑造灵魂,培养素质人才的神圣职责,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是时代给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我国的教育蓬勃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国际竞争;社会责任;职业要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趋势已见端倪。世界范围的竞争日趋激烈,表面上是综合国力与科技的竞争,其实质上是知识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科技的掌握在人才,人才成为增强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而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没有知识的引导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不会持续稳定地增长,国力不会得到巩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注重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对深化教育改革,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所谓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人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潜在稳定的必要职业品格,是教师职业、教育人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但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任务,而且肩负着塑造灵魂,培养素质人才的神圣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直接参与者,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素质的好坏对于一切教育的改革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知识经济是主宰,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国家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跨世纪园丁工程”即要求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21世纪的新型教师。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是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挑战以便迎接未来学生的需要,教师素质应不断的提高和巩固。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但需要广大教育职业者努力还需要国家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大力支持。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

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只有建立一只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才能更好推进教育革新,实现教育现代化、科学化。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在具体上应落实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专业精神

良好的专业精神是指从事教学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且拥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的精神。教书是一份事业,是一种追求,不是一种谋生手段。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才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基础。树立良好的专业精神首先明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其次,坚定信念,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其三,明确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树新型师教育理念

1.在教学观念上,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切忌单靠教育经验,对学生实行盲目的“灌输式”教育,把学生当作容器和储存库,抹杀学生的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2.在教生关系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教师形象,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育的组织者,由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心智的启迪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由服从改变为合作。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民主关系中,学生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形成的人格才会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3.教学方法上,建立新型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去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的一种手段。现代教学方法不仅仅包括传统上所指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还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验作业法等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特定观念、意向和态度,但要涵盖一定基本原理、教学目标、教学原则、过程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内容,就是现代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的地方。因此教学方法上应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能力的开发者,教师这一社会特征决定了教师不但要过硬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广泛社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看轻一些必备基础知识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只有大力发扬两手抓:一手抓专业知识,一手抓基础知识和教育知识,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师知识结构现状有一例:有学者为了“了解目前教师教育素质现状”,对35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其一,学科知识过深、过剩、过专;基础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过窄、过陈。如86.2%的人认为自己的学科知识能够适应教学,57.8%的教师对“文化知识基本适应教学”持否定和模糊态度。其二、普遍缺乏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有48.3%的教师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42.5%的人对我国的教育的一般思想模糊,36.6%的人不懂教育的历史,36%的人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般思想渗不透。

(四)完善的职业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教师直接承担着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只有具备过硬的职业能力才能完成国家和社会给予教师的历史使命。作为21世界的教师应具备一下几点职业能力:1.管理组织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是指:协调校内、校外事务;正确的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管理好学生,团结班集体;组织教学的能力等等。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现代教学技术是把科技成果运用于教学当中,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广大教师必须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计算机操作,了解计算机专业术语等等。3.工作计划、课程安排的能力。工作计划、课程安排是教师对即将开展的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如提出任务、指标、确定完成时间和步骤方法等等。有了工作计划和课程安排能力,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更好利用课内课外时间,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良好的教师品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启示性,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师品格素质,才能更好的教好书、育好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由于教师行为具有示范性和启示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2.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3.勤俭节约,真诚正直。

(六)创新精神的培养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培养教师创新精神有利于教师摆脱照课本按经验上课等传统教育方法,更有利于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客观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交际与合作能力、勇于实践而从不言败能力、自政治修养也是必要的。

二、提高教师素质,国家与社会应尽的职责

(一)加强行政管理与政策引导

政府加大教育投资与教师队伍的管理,完善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建议:1.严格把关教师的选拔工作,招聘具有真学实才、高素质、责任心强的教师人才。2.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师工作待遇。3.推进教师进行再继续教育,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使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知识,扩充知识面,为教师教学加入新鲜的血液。4.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偏远乡村职教。

(二)科学化的学校管理

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保障,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就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务实性。

学校应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优化选拔教师人才,定期考核。确立严格教师管理制度,实行奖罚分明。塑造节约性、严谨性学校,构建学校新风貌;特别是在加强师范学校管理上更应该注意到,师范学院是形成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的基地与摇篮,是教师培养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到:1.学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领导和管理,重视学生对教师的监督和评价。2.提高生源质量。国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3.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坚持社会主义理念和做人准则。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到:不断提高师范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处事与交际能力、严谨治学的能力等等。

总之,“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世纪里,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队伍不断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自我素质,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国家与社会应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素质培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胡继明,谢建忠,李乾明.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M].四川人民出版社.

[2]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科技出版社.

[3][美]克伯屈著,王建新译.教学方法原理——教学漫谈[M].人民出版社.

[4]汪莹.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