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问题措施分析论文
时间:2022-03-01 05:13:00
导语:学校德育问题措施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重视“两个转变”,克服学校德育传统教育内容与变革的社会现实及时展要求的“滞后性”。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但学校德育的内容却相对稳定不变,学校德育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的变化,出现了“滞后性”的倾向,如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等等,都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随之变化,而当前我们的德育习惯于把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教给学生,忽视了抓常规、抓基础、抓做人的道理的教育。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进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接受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熏陶,但在家庭、在社会都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这种对学生接触社会或一旦走向社会就深深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是一纸单薄的空文,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筑起的这一道信念大堤,在社会面前显得那么单薄、脆弱,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二律背反现象,已成为影响学校德育质量的根本原因之一,致使学校德育工作投入和产出没有形成良好的正比例关系和良性循环。所以面对变革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的发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德育应做好二个转变:其一是德育观念、内容应该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确立符合改革开放时代需要的德育新观念,德育内容应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剔除“大、高、空”唱高调或与社会发展相悖的道德内容,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和培养,注重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其二是德育方式应该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和正确认识社会,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烈士陵园扫墓,到革命基点村活动或请老红军讲当年革命战斗的故事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市场等地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伟大成就,感受党的伟大等,这样,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认识总比坐在教室里看书理解课本内容容易得多。
二、处理“三种关系”,改变高标准的德育目标与低水平的德育效果之间的“落差性”。
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目标中只有一个高标准的统一要求,即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并为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而缺乏在基本要求之下的多样性和明确的层次性要求,只注意到德育的典型性,而忽视了它们广泛性和可接受性,这种状况也是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不相适应的。同时德育过程中的内耗因素增多,也消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影响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社会负面的不良因素的“冲击波”冲击着学校德育工作效果,表现在:①社会利益分配和价值观的扭曲现象带来一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失衡;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德育的社会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少人认为“表现再好,不如有一个好爸爸”,“书读得再多,也得打工挣钱”。③音像书刊、电子游戏等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侵蚀着未成年人的灵魂影视文化中积极与消极,进步和腐朽,正面和反面的并存状态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而家庭教育相对畸形发展对学校德育也产生负面影响,家教目标高与教育水平低的矛盾,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值与低信心水准之间的差距,导致子女悲观、气馁的“自卑心态”。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教育方法只停留在“管、卡、压”的低水平上,指责多于鼓励,教训胜过理解,高压强于疏通,使得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家长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灌输与学校教育存在不一致,都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种目标与效果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根据未成年人的一般抽象能力差、情感中感性成分强,往往通过对身边生活的体验来感知事物、分析现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去研究德育主体,探索未成年人的德育基本规律,去改进德育方法,力求德育方法的科学化、艺术化。为此,我们应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统”指统一内容,统一步调,统一要求,教育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时代、社会对公民的思想、生活、道德方面都有着共性的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统”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分”是根据不同群体和个性情况区别指导,将德育内容、步调、要求分出年级、班级、个别教育三个层次,学校、年级、班级分别建立德育工作档案、分级承担教育责任。二是“管”与“导”的关系,“管”在坚持原则、把握方向的前提下,做到“宽”“严”适度,分级把握必要的惩罚措施,“导”要求教师应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念咒”不“告状”不“揪辨”,重德育素质的形成性,评价、积极有效地开展诸如心理咨询一类的心理保健指导工作,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三是“知”与“行”的关系,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有关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与外化的交替过程,一方面,通过认识积累,情感积累与意志锻炼,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这些观念又支配人,外化为道德行为,使人获得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始终应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既有学生行为前的认识上的引导,又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提供德育主题的各种践履的“实习”和“见习”的机会,通过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需要。防止学生知行脱节,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当然,要提高学校德育效果,还必须优化社会环境,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使他们相互协调、同补互衬,使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实现“四个统一”,扭转未成年人成长个性化与学校德育的成人化、智育化的“不协调性”。
纵观目前学校德育现状,现在的学校德育方法上与未成年人的精神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之间存在着差距,大道理讲得多,教育内容抽象,空洞。更何况有部分教师由于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行为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至他们往往以成人的评价标准来匡正孩子们的言行,以一口“成人腔”来训诫学生,使学生必然会感到难以接受这种“成人化”的教育,无形中产生某种“抗药性”,进而出现逆反心理,个性也受到压抑。而对设置的德育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又往往强调对其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机械的记忆,忽视对它的理解,内化和运用,忽视其德育功能,为考试而学习,偏向于“智育化,”导致学生知行脱节,没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需要,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养成其正确的行为习惯。
我们知道,德育是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教育者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思想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摒弃“居高临下”成人化和“一劳永逸”的认识误区。树立平等、友爱的观念,以细致的教育方法、俯下身去说服、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同时,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因材施教”,还必须做到“四个统一”:一是要把对教材的研究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寓思想道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知与行统一起来,这就要求不但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要让学生对的该怎样去做,坚持去做,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要把道德认识与情感激励统一起来,在教育学生应该正确运用的思想道德行为准则去启迪思考,认识辩析生活、学习社会中的好行为与坏习惯的同时,要努力去挖掘蕴藏在美好事物中的高尚和隐匿在丑恶事物中的卑劣,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前者产生崇高感,对后者产生厌恶感;四是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中塑造意图与学生的接受心理统一起来,不但要在教学方法要善于变换,在教学内容上要赋予新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要通过调查研究,对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环境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平时的思想状态,随时对学生头脑中的“意识框架”加以认真分析,一方面,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我们的教学产生认同和共鸣。另一方面,努力发现和消除其中的消极因素,防止其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负效应。这样既避免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成人化”与“智育化”的倾向,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上一篇:乡镇团代会工作报告
- 下一篇:学校德育实效性提高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