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时间:2022-01-14 08:50:00

导语: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一、当前学生存在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

当前学生存在较多的思想道德问题,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当前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主要诱因有:

1.社会因素。

对金钱的盲目追逐,对物质享受的极度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都在严重侵蚀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不良文化思潮的涌入,糟粕作品中的善恶颠倒、美丑不分,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互联网的普及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发人智力、娱乐身心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使一些学生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随着手机的普及,一些不健康的短信也蔓延在学生当中,使其心灵受到污染和毒害。

2.学校因素。

一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落后。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单一,内容空洞;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出现“教书不育人”的状况。二是师生关系紧张。部分教师不理解和不尊重学生,甚至歧视和厌恶学习差、有缺陷的学生;部分教师自身的素质低下,师生关系紧张。三是教育体制陈旧。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考试分数定成败”,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搁置一边,造成教育的偏差。

3.家庭因素。

家庭是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其第一任老师。然而一些家长成才观扭曲,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尺。家长的这种“重智轻德”的偏误,已成为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养成的一大障碍。

4.自身因素。

学生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认知能力较差,人格不健全,其辨别能力、自制能力不强,情绪容易冲动,思想容易偏激,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他们不能客观、理智地对待各种事物,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过于简单,对自己的行为不能作出正确的估价和评断。另外,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世界观尚未成型,对外来的不良侵蚀缺乏抵抗能力。

二、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1.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体育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体育课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

(2)循循善诱。教师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教师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2.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体育教师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

(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体育教师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情感人。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朋友。

3.全面关心学生,体现“主观能动,结合实施”。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体育教师应当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特长,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情、人间的温暖,从而激发强烈的亲情感。同时,在关心的过程中,教师应体现“主观能动,结合实施”原则,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又要启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独立自主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4.充分理解学生,体现“拓宽渠道、双向沟通”。

体育教师只有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沟通艺术,才能使师生相互理解。

(1)相互信任,在坦诚相见中求理解。体育教师要想真正理解学生,就必须信任学生,以诚相待,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用坦诚架设理解的桥梁。

(2)主动接触,在细心观察中求理解。体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主动、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条件,扩大与学生的接触面,既能增强师生间的相互联系,又能在细心观察中了解学生所想、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增进双方的理解。

(3)充分尊重,在平等相待中求理解。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学生才能有话可讲,有言敢发。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求得学生真诚的理解。

5.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因人制宜,有疏有教”。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可激发学生创造热情,使学生奋发向上。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什么是尊重存在错误认识,教师若对他们逢迎迁就,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则。

(1)既不求全责备,又不一味认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错误、问题和不足,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就放弃批评,无原则迁就,而要实事求是,予以恰当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正确意见,督其改正。

(2)引导学生实事求是,正确地看待自我,不苛求他人,对自己盲目尊重,始终保持谦虚态度,以此来博得他人的尊重。

(3)既不压抑思考,又不放任自流。学生敢想敢为,勇于探索,是件好事,体育教师不应滥加压制,堵塞思路,甚至代替思考,而应当因人而宜,予以正确的诱导、教诲,使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蓝图”,校正自己的行为,努力适应社会的现实要求。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工作针对性

论文摘要:学生产生思想道德问题有多方面的诱因。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