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德育分析论文
时间:2022-05-19 11:33:00
导语:新时期德育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在接见中国留苏学生代表时曾亲切地把青年人比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并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邓小平同志也曾对青年学生寄予无限的希望,希望他们能成为为祖国的强盛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息的"四有"新人。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也是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就是播种阳光的使者。向别人心里散布阳光的人,自己的心里就必须有阳光。只有德育工作者的灵魂得以升华,素质得以提高,才能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朝气蓬勃、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面临世纪之交、面临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时,我们作为播种阳光的人,只有真正了解青年学生,才能从中升华出我们自身应具备什么样的责任、什么样的素质,从而才能完成播种阳光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当今的青年学生是复杂的一代,也是幸运的一代。他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远远超过了我们那个时代。在我看来,他们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第一,他们懂得机遇的可贵,但又不知如何把握好机遇。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似乎是突飞猛进,如果你不注重抓住信息和机遇,很有可能被淘汰。所以现在青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是非常之广泛的。但同时也正是由于信息之多,使他们又无法正确地把握,往往失之交臂;第二,参与意识在加强,但合作意识在淡化。他们渴望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渴望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在淡化。他们喜欢自我表现,他们知道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可忽视了竞争应当是有规则的;第三,他们追求效率和实惠,使他们的价值观在日渐发生变化,这同社会的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第四,他们往往是个人为中心,是个性化的一代,但集体的观念在淡化。由于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有个性、有主见,但同时忽视了他人。由此可见,面对如此复杂的、新型的一代,我们德育工作者又应该如何对待呢?这也正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往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注重学习成绩,"升学率",强调"服从""应试""分数",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都具备了这些"共性",千篇一律,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在当今来讲,正由于这种"应试"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最艰巨的就是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德育工作者,就应当具备创新的素质,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打破原有的那些条条框框。多一些"自主",少一些"依赖";多一些"冲刺",少一些"等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才会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人才成长的"百花园"。第二、教育内容的转变。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按照社会和时代的新需求,选择教育的内容,拓展教育内容的范围,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在当前,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合作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等新的教育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能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摆脱出来,改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型人才"变为"现代意识的人才",由"服从型的人才"变为"自主型的人才",由"片面发展"变为"全面发展"。第三、教育方法的转变。好的教育方法可使问题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相反,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必将使教育最终没有任何效果。在以往的教育中,由于教师只注重分数,不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从而往往会忽视学生其他才能的发挥,这样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变"堵"(不准怎么样)为"疏"(疏导),变"禁"(禁止怎样)为"开"(适当地有选择地放开),变"压"(不服压服)为"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爱感人),变"灌"(空洞说教灌输)为"导"(导之以理、导之以行),变"罚"(惩罚、体罚)为"奖"(鼓励、奖励、表扬),变"训"(训斥、甚至辱骂)为"启"(启发引导、使之省悟),变"控"(控制说话、行动)为"放"(放心说放心干),变"推"(推出教室、校门或者推给学校、家长)为"引"(引出误区、指引方向、引向正路)。这样的教育方法,才会更能使学生所接受。第四、教育途径的转变。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显然已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教育的途径上,由以往那种以本为本、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下突破出来,要让学生能走出去、请进来,在更大的范围内、以多渠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内容。这样就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和时代,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结合,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发展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对于德育工作来讲,也就会变单调为生动,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总之,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了解学生在新时期的思想特点,增强德育工作者的教育信仰,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作用,用现代教育思想方法来促使学生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使之能尽快将正确的道德认知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我们德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正如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 上一篇:经济效益概念管理论文
- 下一篇: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