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19 09:24:00

导语:高中政治课堂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政治课堂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深度学习的特点,讨论了把深度学习的某些做法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学习中的可行性,提出了政治课深度学习教师应注意的四个方面。是把深度学习和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的一个新的尝试。

[关键词]高中政治深度学习结合

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强调考查考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文综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而现在不少学生,认为政治是小科,临考时背一下就行了,所以他们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背诵,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和反思,也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为,将深度学习(deeplearning)贯穿于政治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当今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的情况下,深度学习尤其必要。

深度学习(Deeplearning)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它是与肤浅学习(Surfacelearning)相对来说的。深度学习与肤浅学习的对比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研究高考大纲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逐一过关,并通过组织、解释、评价、分析和综合信息,在各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同时把课本上的重点事实资料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结合起业,学会用书本知识来分析、解释社会现象。也就是把知识点“穿成线,连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达到“明理”的境界。

深度学习,正如BarbaraCambridge所描述的,包括反思,是不断发展的、综合的、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深度学习,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注重系统性、反思性学习,强调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的帮助者的角色,起到点燃学生思想火花的作用。

把深度学习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师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笔者以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以经济常识学习为例,应该让学生把握一个学科思想——效益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条主线,而效益是它的灵魂。这就引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一系列的联系: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宏观调控,整个经济常识可以用经济效益构建一个知识网络。

学习哲学常识就应该把握一种“方法论”思想,也就是所有的哲学观点和原理,都是为最后的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服务的。所以,这几年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怎么办”了。在这里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主线,“方法论”思想是它的灵魂。

从分析具体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这里我们以“三农”问题为例,对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我们可以从经济常识来分析,这里面涉及到了价值规律问题。在农村有些农民缺乏经济头脑,大部分人不了解价值规律,更不知道去利用价值规律,所以他们总是等别人尝到了甜头之后,才一哄而上,结果导致市场上同类产品供过于求,于是又一哄而下,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他们总是赶不上趟,常常是增产而不增收,这也正是中国农民勤劳而不富有的一个致命的原因。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党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这里面具体又涉及到了生产力状况、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问题。

从哲学常识的角度,我们可以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政治常识的角度,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我国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

综上所述,依托“三农”,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通过纵向或横向联系,构建成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当然横向还可以与地理知识联系,纵向也可以与历史知识联系,我就不再举例了。

二、善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深度学习提倡一种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的精神。通过这种批判性思考,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并达到解决复杂问题和情景的目的。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教材观点是二者成反比。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遇到的事实却不象那么回事。比如粮食价格,虽然我国粮食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粮食的价格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有上涨的势头;还有“天价月饼”等给我们的表象是价格严重偏离了价值。是不是课本出现了错误?二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些问题,深度学习就要求我们善于调动过去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另外,还会促使我们去查资料,或者从生活当中找出证据。然后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比如刚才所说的粮食涨价,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数量的剧增,可耕地面积锐减,如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建筑、修路用地和土地荒漠化等。饲养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大量用粮。农民种地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再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等原因,所以粮食的涨价主要还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另外还要考虑到纸币的购买力问题,相对于前几年,纸币的购买力总体来看一直处在下降的状态。所以,尽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粮食的价格不但不能降,而且还要升高。但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成反比的结论。

再比如“天价月饼”,这里我们除了考虑以上因素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等因素,比如有些月饼盒里还放着相当贵重的金银首饰等物品,专供某些人行贿之用,所以这样的月饼卖成“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通过对某些问题的置疑和批判性思维,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这些知识离我们近了,我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关注学生思想和行为能力的提升

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深度学习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找准知识的连接点,提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力。

比如整个高中政治的课程内容里都贯穿着一种思想:和谐,和谐是一种美,从哲学的角度讲叫对立统一。比如经济常识里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三大产业”、“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积累与消费”、“东部、中部与西部”“人口与环境”、“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就可能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增进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哲学里面更是如此:福与祸、安与危的转化告诉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人们要有长远打算。进步与退步、骄傲与落后的道理告诉我们应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教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教我们把握机会,促成飞跃,因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扬长避短,敢干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联系现实,针对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自杀现象,思考生命的意义,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明白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所以全社会都应提倡雷锋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四、教师评价方式的改变。

学生的深度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和老师的培养分不开的,所以教师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关于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加注重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最后的一个分数。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每个哪怕微小的一点进步而给予积极地评价,让学生把深度学习持续进行下去。

2、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mentforLearning)而不是学习评价(AssesmentofLearning)应该作为老师的一项关键职业技能。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的好与劣,而在于鼓励他更好的学习,因此,强调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更重要,因为任何评价都有情感上的影响,应该考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应该致力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以及对评价依据的标准达成共同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便于他们能反思和自我管理。“了解自己”,这种观点有助于终身学习,在一个对成年学习者开发档案袋(Portfolio)来证明优先学习的研究中(Brow,2002),JudithBrown发现了以下的结果:增加了学生对他们如何通过工作去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去学的理解,增强了交流和组织的能力,加强了学习中反思的重要性。

总之,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自然所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我们相信,把这方式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必然带来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学习是自我导向的终身的学习,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Weigel.V.B.(2001)《数字时代的深度学习》

[2]《深度学习中的数字故事------电子档案袋(电子作品集)》HelenC.Barrett博士(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