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德育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18 10:56:04
导语:职业高中德育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职业高中的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教育时,会受到繁重的心理考验。此文主要介绍了当下的职业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一步探析职业高中德育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关键词】职业高中;心理问题;德育教育;人文关怀
一、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分析
当下的职业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人际交往困难。当下大多数的职业高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不愿意迁就别人,这种性格和心理导致他们普遍难以交到知心和长久的朋友,在朋友中得不到支持的力量,往往心理会觉得十分孤独。当下的职业高中学生会出现很多人际冲突的问题,尤其是“宿舍冲突”日益严重。学生缺乏充沛的自我意识:二是生活欠缺自理能力。职业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摆脱了父母的束缚,但是他们也陷入另一种不安当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受到各项规定的约束,他们的生活完全被现有的秩序打乱,丧失了生活处理的主动性。上课是被动的、活动是被动的、生活是被动的,莫名其妙地又会出现一些失落和自卑的心理使得他们面对生活不能报以积极的态度。职业高中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受到他们年龄以及生长环境的限制,他们往往缺乏较强的心理素质。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障碍,具体表现在学生经常会出现逃课的情况。更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缺乏具体的生活目标,没有充足的坚定意志力去面对生活,学生的惰性和自卑压倒了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他们缺乏一定的抗压能力,在外界的恶劣环境下,导致心理走偏,如果不及时梳理他们的心理问题、加强德育教育,将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1.立足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拥有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道德理想、集体主义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师从事德育教育工作,要积极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本着为教学实际服务的原则,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丰富的体验、情感与态度投入在工作当中。实现在班级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思想。学生作为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他们是德育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当中的主要践行者,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课堂上,他们踊跃发言,希望得到的一定是教师的肯定,所以,即使学生表达不当,或者文不对题,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信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告诉学生什么是错的,从另一个角度去赞美学生思维的独到性。践行人文主义关怀,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思想,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特征,实现分层教学,这样才能够将关爱播洒到每个学生身上。2.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职业高中的德育课程,要始终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所服务。职业高中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德育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人状态,为其终身发展、持续发展做出良好的准备。职业高中学生就业之后,并不是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的结束,而是验证德育教育效果的开始。职业高中学生在校园里接受的教育,为适应就业以及达成业绩保驾护航。3.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于其今后步入社会有着更好的帮助。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一些调整的策略,刚到新的环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要鼓励学生及时和教师沟通,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体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让学生通过一些比赛或者活动来展现自我,赢得同伴的支持。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尽快地让学生适应环境,从而为其树立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从心理上尽快地适应集体,适应自己的身份。职业高中的德育课程在信息媒体的支撑下,实现了教育方式、内容的创新与革新。借助当下职业高中的教学环境,利用网络、多媒体、广播等形式丰富德育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凸显德育效果。在职业高中生的日常行为中观察其表现,帮助其成长。让德育教学真正地走进职业高中生的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图文并茂的授课形式,多元化的声形结合,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生活体验,这样更符合他们的接受特点。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利用,激发职业高中生的共鸣体验,更有助于职业高中生领悟能力的提升。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的想法和思想也各有不同,形成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如果德育教育只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让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不断完善,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范宗刚 单位:浙江省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薛赛男.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6(6):113-118.
[2]魏晓锋.在“立德树人”视野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幸福感[J].唯实(现代管理),2016(7):47-49.
[3]张改素,丁志伟.中国梦•人文关怀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6(7):211-214.
- 上一篇:高中德育平台新模式探讨
- 下一篇:农村高中德育工作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