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下普通高中德育论文

时间:2022-09-28 04:17:00

导语:网络文化下普通高中德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文化下普通高中德育论文

一、网络文化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网络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浩瀚的网络资源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大大拓展了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之外的视野。互联网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学习的主动性,为其由传统教育“学什么”转向素质教育“怎样学”提供了机遇。同时,网络还是一个庞大的交流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尽情畅游,结交朋友,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人进行在线交流。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青少年的天性和自主意识得到更多的展示,极大地满足了他们交流、沟通、学习和理解的需要。

(二)网络文化对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严峻挑战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乏反动、迷信、黄色、暴力等消极内容,容易导致学生传统伦理道德丧失,导致学生信仰弱化和价值观偏移。高中生受年龄、教育程度、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其思想道德意识尚处在形成的过程中,加之网络伦理体系不完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弱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动摇,逐渐走向堕落。

二、当前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现状分析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德育大纲等多部加强德育工作的法规及文件。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总体偏低,效果不尽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德育工作的思路不够开阔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学校的德育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主要空间,它与学生心理活动、行为变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学校对学生思想信念、道德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它仅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并非全部。现实中往往易忽视学校德育环境不能脱离社会道德大环境这样一个事实,单纯地将德育工作寄希望于学校,依靠学校来“单打独斗”,这种认识是片面和不科学的。可以说,一些学校以外的因素,如网络文化等所起的作用甚至要超过教育者的说教。

(二)抓德育工作的方法不够灵活

人的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源于个人道德上的需要及行为的自觉性。而实践中,学校往往过于强调灌输说教,忽视了学生的自觉性。科学的德育工作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从教育者的角度去教育和影响他们;其次是在学生群体中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使德育的目标实现更加协调;最后是强调学生本身的自我教育的管理,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然而在现实中,多数的学校仅是做到了第一个层次。

(三)对德育工作的规律把握不准

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学校应当努力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性,并按照这种规律性对学生施教,以确保学生们健康成长。教育者若不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生活阅历等,而是将口号、要求以及规定拿来生搬硬套,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们感到“疲惫”和“厌倦”,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提高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对策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当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更新思路、创新手段、循序渐进,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利用网络优势改进德育方法,巩固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功能

普通高中要充分发挥一线德育课教师的作用,将德育课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同志曾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德育教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按照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育的特点规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将“身教”放在比“言传”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学校要立足已有条件,不断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积极搭建校园局域网和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校园集体活动中去,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灵魂得到升华、思想得到熏陶。

(二)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将德育工作的领地向学生家庭和社会延伸

要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思路,努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工作上的合力。学校要定期到学生家庭走访,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与配合,从而使他们自觉协助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组织他们参与校外活动,建立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具体的形式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等。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并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作为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学生的学业挂钩。

(三)提高学生的网络素质及责任感,发挥学生个体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对青年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新形势下,加强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应借助网络文化的独特优势,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他们以张扬个性、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空间。然而,任何事物都要受到特定规则的限制,网络同样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准则。因此,提高学生的网络素质和责任感,应成为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师应当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需求,为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便利条件,少一些干涉、多一些帮助,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启发,调动起他们自我探求、自我创造、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完善的主动性,逐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以及自立、自主、自强的进取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以及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

作者:梁二霞单位:郑州市第五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