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德育”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3-03 03:55:52
导语:“微德育”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秉承“和润于心,竞立于世”之校训,围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努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办学目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微德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倡导德育教育要通过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小”而“实”的话题,深入细枝末节,大育化小、小题大做、见微知著,通过“微德育”,做好“真德育”,实现“暖德育”。
一、“微德育”的提出背景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都会扣错。这第一粒扣子就是青少年的“德”,是青少年心灵的底色、人生的方向。传统的德育内容和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距离较远,德育目标空洞抽象、落地艰难,德育形式古板僵化、实效性差。德育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缺少生活气息和生命张力,学生不易、不乐接受,“立德树人”工作落地艰难、不易推进。
二、“微德育”的核心概念
微德育是相对大一统的德育而言,是指以培育学生的基本道德和基础文明为目的,从小事着手,从细节抓起,以内容短小、时间灵活、形式多样、指向明确为特点的德育教育。重实践、重参与、重体验、重感受,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改变学生的行为。德育微课程是指师生选取实际生活中反映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状态的具体事件,教师依据德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情境、内容、方法进行选择和设计,构建大育化小、小题大做、见微知著的教育策略,并用相对较短的时间,以“一事一议一悟”的方式组织学生对事件进行内涵剖析,辨识植入,形成社会期望的品格教育活动。
三、“微德育”的研究价值
1.创新德育效能。把微课程引入到德育中,与相关专题教育进行整合,提取微课程的“微”性、针对性、生成性与发散性,促使其校本化,从而更好地彰显德育微课程的教育性、专题性与生成性。2.创新德育体系。我们依据《中小学德育指南》,围绕学校德育培养目标,形成“一核心两纵段三横面五主题”德育教育框架。一核心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两纵段是指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发低年级段、中高年级段的微德育课程;三横面是指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展开实施;五主题是指围绕感恩、环保、爱国、法治、礼仪五个内容进行主题教育,形成主题鲜明、板块突出、紧密联系的学校微德育课程体系。
四、“微德育”的实施策略及效果
1.榜样示范。单靠说教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比如课下学生在走廊内追逐打闹、排队拥挤,教师每天都强调,但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四年级一班制作了文明礼仪微视频,展示各类礼仪规范,从到放学,从读书到表达,从课间到活动,从同学相处到师生相处,文明规范无处不在。班会时间,组织全校学生集体观看。第二天学生入校的秩序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排队的现象没有了,在队伍里拥挤的现象不见了等。寒假期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了“德润童心”微视频创作大赛,围绕保护环境、礼仪规范、遵守公德等方面进行了视频录制,要求学生自己编排、参与、录制,鼓励家长配合。开学后,收到了近千个微视频。获奖的微视频在全校进行展播,学生看得非常投入,因为学生所看到的微视频都是他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2.故事启迪。故事总能在讲者娓娓地叙述中开启智慧,化育人心。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启发性、趣味性、生活话为原则,搜集了以“感恩、环保、爱国、法治、礼仪”为主题的中外优秀的寓言故事、成长故事、励志故事、数学故事等。对搜集的微型故事进行甄选、编排,形成学校的德育故事读本。微型故事教育意蕴丰富,能给学生深刻启迪,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贴近生活,能让学生在故事中找到生活的影子。教师讲故事变为学生讲故事,师生一起讲。学校把一个个好故事“变”成一堂堂好课,让学生们从中体验人性的真、善、美,明白人世间的是非曲直,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他们“听着故事长大,讲着故事成人”。3.岗位体验。“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学校一直以来推行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让学生在参与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自主管理的能力。班级层面,学校实行“长管”制度,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理岗位,每个人都是这个岗位的最高长官,灯长、水长、门长、窗长、帘长、黑板长、卫生长等称呼应运而生。学校将每个角色的职责进行细化,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能力以及性格,安排适合他们的角色,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格局。学校还推行“管理体验岗”,实行值周班级负责制,三、四、五学年级每班负责一周的学校值周管理工作,每周通过上岗、检查、日汇总、周评比等体验岗的活动,让体验岗的成员,参与到学校值周管理工作中。少先大队实行大队委竞选,从设计竞选海报、演讲答辩、才艺展示、推荐投票,都是学生自主参与,正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真实体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4.实践锻炼。“哇,这个灯笼做得好漂亮呀!”在学生们一声声的赞叹与惊呼声中,春节过后开学第一天的“传统文化作品展”在学校操场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作品多样:有颇具年味儿的灯笼、春联,具有传统特色的剪纸,根据中国节日以及民俗绘制的连环画以及与齐文化相关的手抄报等。暑期来临,40多支雏鹰动感小队,组建了自己的队名、队徽、队口号、队公约,参与了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植物园、博物馆、图书馆、敬老院、陶瓷馆内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清洁家园、指挥交通、花草浇水、烘焙制作、整理图书、广告清理等,他们做得有模有样,认认真真。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获得了不同于课堂的生活体验,激活了他们的情智资源,完成了道德情感的升华。5.课程浸润。我们关注学生的认知,重视生活的作用,化整为零,以“微”入手,构建了“入学课程、入队课程、艺术课程、诵读课程、阅读课程、毕业课程、戏剧课程、健康课程”八大德育“微课程”体系。一年级入学课程,家长牵着学生的手依次穿过“知礼门”“守纪门”“勤学门”“启智门”,每道门口都有一副对联,表达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让家长们心中多了一份满意与欣喜。校园戏剧课程中,成语故事、社会话题、抗战剧目等被搬上了舞台,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去更自如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和快乐。“微德育”就如推开门窗迎来的缕缕阳光,丰盈着每一个心灵,滋润着每一个生命,让“大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变得有人气,接地气,有暖意,富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方.社会转型时期的德育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84.
[2]施良方.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张力.纵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J].人民教育,2013,(1).
作者:姚丽君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和平小区小学
- 上一篇:初中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
- 下一篇:学校特色德育课程构建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