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
时间:2022-07-04 09:14:19
导语: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隐性课程即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其主要特征为非预期性与潜在性,通常反映和表现在环境、氛围、情境等地方,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本文简要探讨了高效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效隐性德育课程;运行机制;实质;价值;心理情感
隐性课程与德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性课程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影响。德育影响对隐性课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想要真正的接触和理解高校隐性课程一定要先意识到德育影响的重要性。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实质就是指隐性课程的外在标志和内在特征,这是与其他事物最基本的区别。高校中的显性德育教育,即正式德育教育普遍是以文本或教材方式出现,隐性的德育课程则是以实践或活动的形式展现。
1隐性德育课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在特征
1.1教学目标的实践性。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普通的德育课程高度统一的,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与健康的人格[1]。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但是在目标的具体方向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隐性德育课程目标的指向更加偏向于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并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而课程目标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拆分来看主要包括知识与理论、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内心情感态度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纬度。从隐性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上来说,普通、正式的德育课程相对于隐性德育课程,更重视知识与理论目的的达成,更倾注于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树立与灌输[2]。隐性德育教育课程的侧重点更偏向于潜移默化地去养成大学生内心及精神方面的素养,偏好于道德价值观的树立、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改变等。此外,隐性德育课程不要求一蹴而就地完成课程目标,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过程指正融合,其目标指向更具有实践性。1.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正式的德育课程有明确的载体,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不明显的,并且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这也代表着隐性德育课程是蕴藏、依附于各个高校关系结构的不同要素中,无论是物质上、制度上、行为上、精神上或是文化上的,都可以作为隐性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并通过这些载体和要素进行有效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判断力。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多样的,也是有针对性的,能够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传授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1.3情感投入的独特性。隐性德育课程有着明显的情感独特性和人本性,这是隐性德育课程与正式德育课程的最大区别之一,更是隐性德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人本性是以学生为课程主体,以人为本,保障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隐性德育课程能够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和真情实感,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调动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对话交流和实践反思,以此得到提升、认同和领悟,从而促使其个性化地全方面发展,现代教育的根本教学价值也正是如此。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们无一不投入了自身不同的、浓厚的情感,这正突出了隐性德育课程中情感性的核心地位。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收获品德上的提升,还能够得到情感的体验,因此情感上的体验也是隐性德育课程中最大的亮点和特点。1.4教学过程的自然性。隐性德育教学是通过非直接的、暗示或隐藏的方式自然地开展,通过不同个体的自觉接受、自主选择,在感悟、体味和反思中达成教育目标。同时,隐性德育课程更加具有多端性,课程内容的触发点可以从任意一种心理波动或心理节点开始,无论是行、意、情、知都可以触发课程内容。正因如此,隐性德育课程是最具有主体性的教学手段。隐性德育课程都是在平等、民主的状态与氛围下进行的,每个学生在课程中都是通过自主的方式接受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教育环境下,每个人都是教育者,每个人也都是接受者。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自身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这也导致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与理解都是不同的,在隐性德育课程中能够因人施教。1.5教学结果的复杂性。隐性德育课程中的教学载体十分广泛、复杂,其中不仅包含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等可控因素,还包括不可控因素。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即有可能会达到积极性的促进效果,也有可能会产生消极性的阻碍效果[3]。高校隐性德育教育课程十分符合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心理特征,它能够间接性地、有效地去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能够通过非特定的、无意识的心理反应得到道德经验和感受,进一步衍生出道德观、价值观与判断力,从而客观地达到课程目的。隐性德育课程是通过传递给学生道德的态度、情感、判断力、价值观来影响学生。由此可见,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结果具有非预见的特征。
2隐性德育课程最有代表性的外在标志
2.1存在形式的潜伏性。隐性德育课程的存在形式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依赖性。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以独立的知识体系存在的,而是非学术型的。显性德育课程的存在方式是通过以教材为核心的完整教学体系,隐性德育课程确是以一些不确定因素为载体存在的,这些载体和因素也不是单纯以德育教育课程的面目出现的。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载体只有通过特定状态下才能够真正转化为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发挥其教育作用。2.2构成载体的多维性。隐性德育课程载体具有多维性。隐性德育课程的潜伏性和依附性导致了其不同形态、不同维度的载体存在于各种关系结构中。它不仅可以以规章制度、校园景观等物态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人际交往、人物关系等行为形态出现,还可以以思维活动等精神形态出现。2.3分布状态的随意性。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分布是随意的、多样的、广泛的。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与教师形成特定的环境、氛围和关系时就已经存在。隐性德育课程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高校校园中的任何领域、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可能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载体。
3隐性德育课程的运行机制
3.1构建课程意会共同体。更好地运行隐性德育课程的前提条件是营造灵动高远的高校校园,以此构建课程运行过程中的意会共同体。只有校园足够生动,才能更加全面地完成隐性德育课程。但在构建高校校园时,不能只单纯注重校园场地、校园设施等学生密集的场所,要充分考虑到每个能够传达精神文明的地点。因此,高校校园的建立需要苦心经营、精心设计,并且经过岁月淬炼。高校校园的经营与设计都要投入庞大的精力,并且要体现出对教育的理念、育人的追求及文化的汇集,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个足够运行隐性德育课程的生动的校园。3.2激发文化活动的作用。高校校园的文化不仅包含了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在主观上为隐性德育课程的运行提供了动力与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说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囊括了行为、制度、物质、精神的各个方面,其覆盖范围也十分宽阔,它以整个校园为活动区域,涵盖了校园所有师生表现出的精神总和。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十分贴合隐性德育课程的本质,都是每个个体之间主观性的沟通和交流,正是在这种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衍生出精神产物[4]。德育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恰恰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中间环节。因此,在运行隐性德育课程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校园活动,使校园生活的角角落落都可以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素材和载体。3.3充分地联系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每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因此在运行隐性德育课程时一定要充分地联系校园精神,并且将两者相互融合。将高校校园中的各个因素与校园精神有效地联系起来,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功效,使各个要素相辅相成,传承校园文明[5]。高校的校园精神引领着校园中的每个部分,也是教育者对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的理解,更是对一个校园历史的彰显。校园精神从空间上来说,是贯穿着整个校园的;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要感受到校园精神。因此,在隐性德育课程运行过程中联系校园精神,能够使教学内容无处不在,使学生在精神和心灵上深入地体会到隐性德育课程的存在。
4结束语
隐性德育课程的多样性、独特性、实践性和外在标志的潜伏性、随意性、多维性等特征,决定了其运行的必备条件和方式。隐性德育课程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利用好每个校园要素,使教育载体能够更加具有德育内涵,同时体现出校园的文化与意志,还要体现出德育价值,使隐性德育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判断力。
参考文献:
[1]李克.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与运行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5~37.
[2]李克.基于校本视角下的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思考和分析[J].学术论坛,2016,39(9):172~176.
[3]彭怡然,凌浩,黄中岩.关于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19):120~121.
[4]张莉莉.高校社团参与式管理: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模式探析——以衢州学院X社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7):186~187.
[5]杨文燮.高校制度创业教育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延伸的新视角[D].南京:东南大学,2016.
作者:彭怡然 单位:蚌埠医学院
- 上一篇:中职德育工作挑战与创新
- 下一篇:现代文学观念下语文教育反思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