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时间:2022-05-23 10:44:09
导语:中学隐性德育课程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词语“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首次出现在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的《教室生活》一书中,而实际上杜威早期在有关论述中所谈到的“附带学习”其实就含有“隐性课程”的含义。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相关论述中,可以得知隐性课程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自然流露或形成;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中习得的学校学习经验,其与“显性课程”相对。在我国,对隐性课程的有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后,日益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兴趣。在世纪之交,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又重新审视和研究隐性课程,其进程的大体脉络是由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转向较独立的理论探索,从理论认识层面拓展到实践操作层面。回顾我国教育发展历程,显性德育课程长期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而隐性德育课程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但不被重视并不等于不存在。虽然国内外有一些学者对隐性德育课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不够深入。目前,国内学者对隐性德育课程开发方面研究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过多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忽视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了“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了学生与学生这一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任何一种教育的课程完整体系,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构成的。二者的界定是根据其存在及所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划分的。显性课程是在学校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计划、教材形式上均有明确陈述与规定的课程,是外显的、裸露的,具有直观性,是通过学生能动的、有意识的、特定的、有规律的心理反映起作用的。相对而言,隐性德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隐性德育课程是潜藏在教育体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之内,没有明确陈述的课程,具有内隐性。2.隐性德育课程是融合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的潜在的教育因素,学生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映来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由于隐性德育课程是授课教师在安排授课内容时,有意安排在教学活动中的社会实践形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提前设计的,其结果也是可以预期的;但对接受教育的客体学生的影响来说,是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起作用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对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影响结果是事先难以估计的,因此又具有非预期性。
三、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传统的显性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个作用相对隐性德育课程来说是有一定的时间与范围的限制的。比如,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那么在听讲时,精力未必集中,德育渗透未必能使全体学生接受吸收,因此就存在这样的可能,即:某些显性课程对某些学生群体没产生影响,或者对学生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没有指导规避作用。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将一个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及心理环境完全呈现给每一位学生,完全是在机会均等、自由民主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感知及获得教学经验,从而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隐性德育课程能够将学生的智育放在一个广阔、舒适、自由、和谐的环境里,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的智育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从而加强学生对显性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的智力水平。另外,学生在环境优雅的校园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而且在积极向上优美的氛围中,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当今社会的中学阶段的教育,不仅要在显性课程方面抓,让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完善教育空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学大力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十分必要。1.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对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可以通过开辟学习园地板块,把好人好事宣传出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所起的作用;通过张贴爱国志士、革命家、科学家的宣传画册,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精神;通过打造校园文化、凝聚校园精神,创设健康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向上、乐善好施、阳光励志的学习氛围,从而加强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对道德的追求,才能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和引导的作用。2.中学阶段,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仅仅依靠显性课程是不够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情感的完善、学习态度的端正、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的树立与形成等等,都离不开隐性德育课程的熏陶与陶冶。在一所被隐性德育课程所覆盖的学校里,学生的心理上、行为上往往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不知不觉”就会不断内化为一种“见贤思齐”的动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中学进行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8-101.
[2]熊匡汉.论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质量评估[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10-12.
[3]赵亚静,王艳舫.英国高等学校学术评价制度的借鉴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4(2):149-150.
[4]刘毅,王艳.民族高校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内涵论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1):49-53.
[5]王艳舫.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J].网友世界,2014(13).
作者:王凤辉 钱宜浓 单位:1.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公主岭市西四小学校 3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上一篇:高等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影响
- 下一篇: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