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分析

时间:2022-02-27 03:15:12

导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分析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课标这样论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学要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才能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教育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品读词语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学习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品析词语,既能使学生接受到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获得教益。如执教《詹天佑》这篇课文,重点抓“杰出”和“爱国”两个关键词语统领全文,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是怎样百般阻挠詹天佑修筑这条铁路,学生画出有关的句子。“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了”,我让学生找出京张铁路地理环境,詹天佑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毅然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接着让学生找出詹天佑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通过品读“讥笑”“失去信心”等词语,充分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思想。(二)在朗读训练中渗透爱国教育。语文教学更离不开朗读,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学生更是在朗读中悟情。教学中我注重朗读的指导,而应在教师作技巧的指导,做到寓理于朗读之中,读中入境,读中生情,读中明理,对英雄人物产生敬爱之情,对坏人坏事产生讨厌和鄙视之情。这是朗读的效果。如教《囚歌》这篇课文,课前让学生搜集和了解《囚歌》背景,知道“狗”指的是叛徒、走狗,在朗读时读出对叛徒的忿恨。一个声音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时敌人的心理是怎样的?带着自己的体会进行朗读,学生通过试读读出他们对走狗的理解,面对敌人,叶挺回答的是“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来!”这是一句带感叹色彩的反问句,学生读出了叶挺斩钉截铁地回答反动派的决不投降的坚决的语气。有的抓住“狗”,有的抓住“爬出”加强重音,边读边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在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时,坚强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二、在故事学习中渗透生命教育

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语文作为人文学科,通过文中的故事体现生命的意义价值所在,珍惜生命。在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课文讲了三个事例,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香瓜苗砖缝中生长,静听心跳,体会到飞蛾顽强的求生欲望,香瓜子不屈向上,以及“我”感悟生命的震撼。抓住“只要、挣扎、鼓动双翅”等词语品读,一只小小的飞蛾对生命的珍视,有那么强烈的求生欲望。使我忍不住放了它。而全身瘫痪的杏林子是怎样顽强地对待生命的呢?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杏林子一生病痛,但她不向命运屈服,留下了一篇篇美文。为此,学生被杏林子对待生命的精神所震撼。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自己遇到挫折就气馁,甚至以死要挟父母;有的说,作业都是父母监督下完成的。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抓住“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蝴蝶为什么能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通过品读,学生体会到可爱的安静虽然看不见,但能用心感受。她是个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人。

三、在质疑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不能孤立地说教,才能收到效果。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课文开头宇航员发出怎样的感叹?抓住“可爱、易碎”让学生找出地球的可爱之处?易碎之处?通过品读,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厂资源。但由于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不能再生,人类的生存也受到严重的威胁。通过搜集观察的图片,学生就会发现是人类毁了自己的家园,毫无节制的乱砍滥伐,开采资源,使地球不堪重负,伤痕累累,这是人为造成的,就会自食其果。这时让他们议一议看到那些破坏环境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再引导学生明白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不可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去,所以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以情育人,升华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义务,升华情感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动力,是育人的途径之一,教育对假、恶、丑的无情揭露,对真、善、美的热情歌颂,无不影响着学生的的情感。教《白杨》一课,总结深化:“作者为什么用”白杨为题?通过分析,讨论,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借白杨歌颂以革命工作为己任,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的边疆建设者的形象,于是,我因势利导,谈谈你从那种事物得到启示。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思想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品格得到熏陶,懂得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做人的道理。

总之,德育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要的、坚持的复杂工程。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自然而然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有意、有机、有情、有趣”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学中育德。

作者:周筱欢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后乐园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