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时间:2022-02-10 10:00:03

导语: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摘要】现阶段,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发展,课堂教育已经开始逐渐走出片面灌输学科知识的误区,更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复合教学方式的重要性。目前,在《英语新课程标准》当中已经明确指出,英语教学除了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英语基础知识之外,还要从学习态度、学科素养以及学习方法等多角度入手,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学科综合素质,从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目前德育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并没有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巧妙的渗透,如何在保证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高效完成德育教学的渗透,是相关教学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教学;渗透探究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1.全面激发学生热情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情感是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驱动力。在热情积极的学习情感当中,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会更高,同时能始终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而通过德育教育的巧妙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演讲为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演讲是重要且极其高效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演讲可以从词汇、口语、阅读等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枯燥的演讲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倦的情绪,对于英语学习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在演讲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在演讲的选题方面下一些功夫,选择一些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领域,让学生按照演讲主题自行准备相关演讲材料,这样一来学生在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下就会对英语演讲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演讲教学的话,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生活中比较典型的积极向上的事例融入自己的演讲稿中,这种德育教学的持续渗透,促使学生的学习情感会不断高涨,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2.全面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英语的学习在于不断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到比较多的学习困难,也会付出比较多的努力和汗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的话,小学阶段的学生会受到心智发育的影响,进而失去对英语的学习信心。而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既定德育目标实现以及德育内容精准输出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随着英语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的要点,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价值和必要性,在德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小学生会对当前阶段的英语学习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知,进而在这种情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的课堂学习任务,这也是英语教学实现质量提升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德育教育的渲染下,学生会在掌握相关英语知识的同时,真正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师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目前,之所以一些学校在英语教学中无法与德育教学深度结合,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于德育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观念的束缚,将教学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科知识的灌输上,大多数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应试”这一终极目标展开的。很多教师也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片面地只重视自身的考试成绩,一旦考试成绩下降,就可能出现心态失衡的情况,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功利性越来越强,缺乏德育教学的调节作用,长此以往,对学生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发展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2.英语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方式比较单调。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英语教学出现了很多的新要求和新思路。新课程标准当中也明确指出,德育教育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也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传授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对德育教育引起了充分的重视,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但是在德育教育渗透过程中所用的方式比较单一,单调地为学生灌输一些大道理,小学生受到心智发育的影响,很容易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这样不仅无法发挥德育教育渗透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对正常的英语教学产生影响。此外,在很多教师的固有观念当中,德育教学被视为一种附加性质的教学工作,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将德育教学和英语学科知识教学进行剥离,将二者割裂开来,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没有发挥出德育教学应有的作用。

三、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理念渗透的具体措施

1.全面探寻教材当中的德育教学因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想充分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充分把握教材当中的教学核心,精准找到教材当中隐藏的一些德育教学因素,并通过融合、渗透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将这些德育教育因素充分融入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英语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启蒙性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在理解方面是没有太多困难的,教材当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思维的灵活性,精确探寻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切忌不要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要充分结合课本当中的内容,利用自然渗透的方式开展相关德育教育。例如在“Hello”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日常礼貌问候用语,如“Hello”“Goodmorning”“Thankyou”等。这是小学生接触英语时首先要掌握的内容,也是打下英语学习基础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创设贴近于生活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接近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开展英语操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讲文明,树新风”为切入点开展德育教育渗透,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礼貌、树新风。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礼貌用语交际练习就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不仅掌握了具体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还明白了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进而全面体现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的实际效果。2.不断强化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只有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才能够高效地学习相关知识,最终实现个人知识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的教学意识就尤为重要。现阶段,很多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但是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育渗透没有引起根本上的重视,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方面需要对教师进行督导,让教师全面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全面提升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英语知识点,然后对其进行发散,进而很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在“Myfriend”这一单元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单元当中的内容,告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与自己的朋友相处,如何做身边人的好朋友等,同时还可以讲解一些与朋友相处过程中的小技巧,以及与朋友发生矛盾时如何进行处理等。教师将这些德育教育知识点与英语知识点进行完全整合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课堂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德育渗透的接受程度就会越来越高,最终在英语学习的同时培育起个人优良的人格品质。3.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的人格魅力,也是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特别突出的话,就会对学生产生一个感召作用,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自觉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是为学生讲述大道理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陶冶情操和心智成长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需要展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这对于学生本身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和优雅的气质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优良的气质本身就是道德品质的外化展现,而优秀的板书更是个人文化气息的体现,这些方面都属于德育教育渗透的范畴。此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体现的激情,也会为学生带来一种美的感染力,在无形当中完成责任德育渗透。总而言之,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科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细节,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有所提升,教师本身所带来的人格魅力会形成一种榜样的力量,指引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在聆听教师日常讲课的同时,会在教师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这会给学生工作和学习提供一个非常明显的驱动力,对学生本身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渗透的重点在于积累,如果一味采取灌输方式的话,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因此,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掌舵人”,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最终帮助学生在学习好学科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身道德品质的培育。

参考文献:

[1]马进龙.德育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73-174.

[2]金兰.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绚烂绽放[J].清风,2021(14):44.

[3]张元珠.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1(21):130-131.

[4]严敏.“浸润”德育,建构魅力英语课堂[J].教育界,2021(29):81-82.

[5]邢欢.农村小学英语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28):185.

[6]秦春花.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223-224.

作者:李苏